首页 > 高校理论> 文章详情页

切莫让孩子在“艺培”上赶场

  “双减”政策着眼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从源头治理泛滥的校外培训,减轻学生过重的校外培训负担,让学校回归育人初心。然而,就在学生周末、假期告别学科类培训之际,艺术等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正热火朝天、走俏兴起。

  一项关于“双减”之后家长是否继续给孩子报培训班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八成的家长愿意给孩子报音乐、舞蹈、体育、美术等非学科类的素质教育培训班,而前往芭蕾、器乐、国画等艺术培训机构咨询的家长更是络绎不绝。学生刚从学科培训机构出来,又赶场走进了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双减”背景下,“艺培热”的新现象迫切需要冷静思考。

  让学有余力的孩子参加艺术等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有助于提升其综合素质,促进孩子全面成长,本无可厚非。正如一位家长所言:“艺术能陶冶人的情操,比起学科类培训,我更希望孩子能培养一门自己的兴趣爱好,对孩子的未来和身心健康都有好处。”但是如果艺术类培训演变为孩子扎堆赶场、家长盲从攀比,就有问题了。

  其一,存在艺术类校外培训脱离孩子兴趣,受功利化心态驱使的现象。艺术类培训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但是如果脱离孩子的兴趣,过分追求艺术考级就变了味道。近年来,人们对中小学生艺术考级问题热议不断。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建议取消中小学生各种艺术考级,冲上热搜。艺术培训的初心在于提升孩子的艺术素养,但是让孩子终日反复练习固定的考级曲子、舞蹈或者画作,培训目标、内容与方式围绕考级设计,这种功利导向的艺术培训,对孩子的发展危害很大。

  其二,不少艺术类培训机构为抢占发展风口,制造焦虑。“双减”政策从源头上全面规范校外培训,但是一些培训机构却将“双减”政策中“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的内容,曲解为“双增”政策。许多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借机更名,快速切入素质教育赛道,通过线上线下多种营销平台,推广美术、舞蹈、音乐等培训。在此过程中,培训机构虚假宣传乱象横生,免试包过成为常用伎俩。

  其三,部分家长盲目跟风,为孩子的未来过度加码。很多家长还是摆脱不了“抢跑”思维。从原来的学科类校外培训到现在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很多家长的育儿焦虑并没消失。特别是不少家长没能理解国家逐步推进艺体改革的初衷,一味给孩子施加不必要的压力。没有基于兴趣和科学规划,不少孩子的艺术培训之路最终面临学也难、放弃也难的尴尬。

  这些“双减”后出现的问题,迫切需要政府、学校、家庭与社会多方携手共进、合力破解。

  政府要提前预案、统筹部署,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双减”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注定是一项长期工作。针对“双减”过程中出现的学生赶场参加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新情况,各级政府与教育行政部门要及时调研、提前预测、出台预案。“双减”政策已明确规定:对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各地要区分体育、文化艺术、科技等类别,明确相应主管部门,分类制定标准、严格审批。浙江、天津等地已出台相关文件,开展专项整治,规范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的健康发展,经验可供借鉴。

  学校要发挥好美育的主阵地作用,“五育”并举促进孩子全面发展。我国部分中小学校长期存在着重智育轻美育的不良现象。落实“五育”并举,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就此而言,学校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要发挥美育主阵地作用,开齐开足开好各类课程,不断提升师资专业素养,完善评价机制与方式,启迪青少年梦想与兴趣,让孩子真正能够掌握受益终身的技能。

  家长要尊重孩子意愿,平等协商、量力而为。家长要放平心态,理性看待当下火热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活动,既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孩子意愿,加强亲子之间的平等协商,选择培训前多倾听孩子的想法,培训过程中多肯定与鼓励孩子的进步和成功,侧重发掘孩子的艺术兴趣,不要刻意追求结果。用平常心看待这个问题,也许孩子更容易找到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感受学习艺术的乐趣。

  艺术等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要继续强化行业自律,回归教育初心。遵守教育规律、不一味向钱看齐、办出质量,培训机构发展才会长远。因此,艺术等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要坚守公益属性,自觉遵守国家的规章制度,加强行业自律。与其过度逐利,不如潜心钻研,努力改进教育教学质量,帮助孩子在培训过程中收获成就感,进而赢得家长和学生的认可。

  (作者刘世清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华高校网 www.zggx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