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高考改革、“双减”等政策的相继出台与落地,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面对教育的各种不确定性和可能性,一个县级市怎样立足实际,办适应满足未来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教育,吉林省磐石市构建了“六化”体系,探索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深化文化内生、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教育要发展必须坚持立德树人使命,弘扬人本思想和人文精神。因此,我们立足本土文化和自身基础,着眼于师生的发展,提炼办学思想及办学主题形成学校文化。各学校基于时代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制定和规划学校发展战略,明确学校发展愿景,梳理提炼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办学宗旨、办学方向、办学思路、管理原则等。如实验小学的“塑人教育”、烟筒山三小的“立耕教育”等都是基于内生文化基因,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教育标识。
精化以学为主、整体建构的学校课程。课程是育人的载体,教育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课程的支撑。各学校围绕办学思想和育人目标,建构了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在强化课程内容的全面性、基础性、均衡性的同时,更加突出课程设置的多样性、差异性、创新性和可选择性,满足学生学习、生活和个性发展的多样化需求。一是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在落实国家课程基础上,基于教材、学情做好国家课程的二次开发,把国家要求、社会需要、学校追求融入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二是加强跨学科融合的综合性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探索建构主题式、跨学科、综合性实践课程,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与方法,提高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强化以德为首、勤能专创的教师队伍。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一专多能、善教乐教、结构合理的专业化教师队伍,是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是坚持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积极宣传正面典型,如开辟“平凡教师平凡事”专栏,开展“楷模教师”“优秀教师”“磐石好人”评选等,发挥典型正面引领和辐射作用。二是建立教师成长长效机制。建立名师工作室,发挥骨干教师辐射作用;开展“立体式拜师”,构建县域、学区、学校三级教师培养网络;持续、深入开展基于问题解决的学科教研和科研活动,提高教师创新实践能力。
具化以足为先、科学适用的教学设施。教学保障设施充足、信息化设备符合需求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磐石市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按办学规模合理配置实验室、实训室和功能室,结合学校实际建设学科教室、心理咨询室、生涯指导规划中心等特色功能教室,实现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规模化、常态化,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成长需求。
细化以精为要、规范高效的教学管理。以《磐石市星级学校评选管理办法》为依据,强化学校教学管理科学化、精细化;以“五新学校”评选为载体,推进规范化,逐步走向个性化,优化学校教学管理结构,完善管理功能,不断提高教学管理制度的激励性、人文性,逐步实现由制度管理向文化管理的转变。
优化以全为基、个性彰显的学生发展。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因此,区域内各学校重视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创建“一点一微课、一生一作业”公共资源平台,尊重学生差异,让每个学生学会、学足、学好;建立科学的综合评价体系,健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坚持结果性评价与增值性评价相结合、外部评价与内部评价相结合,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通过评价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龚小杰系吉林省磐石市教育局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