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职教育> 文章详情页

坚毅勇敢 生命绽放 ——记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参演师生

  3月4日晚,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举行。开幕式的参演人员中有30%的残疾人,体现了平等、参与、共享的理念。升国旗,奏唱国歌、国际残奥委会会歌……来自教育系统的残疾人师生代表亮相缤纷开幕式“舞台”,展现残疾人坚毅勇敢的精神、生命绽放的动人时刻,向全世界人民生动诠释残疾人自强不息、突破自我的魅力品格。

  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聆听他们的故事!

  “这份荣耀值得每一个人全力以赴”

  开幕式上,一群视障学生组成的“扬帆管乐团”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只听管乐团指挥一声指令,44张小脸凝神静气,国际残奥委会会歌——《未来赞美诗》在他们的唇边、指尖跳跃奏响了,随着庄严悠缓的旋律,国际残奥委会会旗在国家体育场上空冉冉升起。

  这44名盲孩子,全部来自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段从小学二年级到高中二年级,年龄最小的10岁,最大的22岁。“扬帆管乐团”成立于2011年,现有盲孩子70余人。

  自去年11月接到演出任务以来,“扬帆管乐团”加紧基本功训练,最终从学生团员中选拔出44名参演。今年1月中旬以来,管乐团师生放弃了寒假休息,进行高强度集训,师生同心,克服了时间短、任务重、难度大等困难。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改编后的国际残奥委会会歌《未来赞美诗》标准演奏时长1分58秒。为了完美展现,对于盲孩子来说,记谱、演奏、排练只是完成了第一步,最大的困难是站立、队列行走和持乐器姿势的训练、表情的管理。

  因为没有视觉经验,普通人看起来非常简单的动作,比如出场时持乐器的姿势,预备演奏时上乐器的动作,孩子们经过了一对一、手把手的纠正,重复了上百次的训练,才做到了节奏一致、整齐划一;普通人习以为常的表情,比如自然的微笑,全盲的孩子经过衔筷子,甚至手触摸他人的笑脸,才慢慢学会。

  封闭的生活环境、艰苦的训练、高强度的联排,孩子们都一关一关地闯了过来,“苦!累!但是这份荣耀值得每一个人全力以赴。”就是他们的回答。

  18岁的王太樊是“扬帆管乐团”的首席小号手,每次吹起小号,他都觉得有一束光从头顶上照下来,照亮了他脚下的路,照亮了他的内心世界,“只要心是雪亮的,世界就会对你微笑”。

  改编后的会歌,引子是由小号奏出高亢嘹亮的乐声。为了演奏好这段旋律,王太樊没少下功夫,经常一个人在驻地房间里刻苦练习,“必须不出任何差错”,是他给自己定下的目标。

  18岁的胡新雨是管乐团里唯一一名高三学生。面对参加冬残奥会开幕式演出和即将来临的高考,经过慎重思考,他选择了随乐团同行,努力做到演出和备考两不误。

  “感谢音乐,照亮了盲孩子前行的路,打开了他们看世界的另一扇窗;感谢盲孩子,用最执着的坚持,让我体会到了教育的真谛和神圣意义!”看着自己的孩子,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校长李龙梅感慨万千。

  2月11日,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张海迪看望慰问冬残奥会开闭幕式全体演职人员,在观看了“扬帆管乐团”的演奏后非常感动,赞扬“演奏得特别好,孩子们特别棒”。

  “盲人学生走出中国青年的精气神”

  距离开幕式还有3个小时,北京联合大学的48名学生演员早早在鸟巢休息区候场。“孩子们的状态非常好!”带队教师张爱民说,“从1月14日开始,大家就在为这一天做准备,都对演出成功充满了信心。”

  在本届冬残奥会开幕式上,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的48名学生承担了升国旗、奏唱国歌和点火环节演员返场谢幕两个环节的任务,他们中有24名视力残疾学生、12名听力残疾学生及12名普通学生。

  “对盲人学生来说,能像常人一样走路就已经特别困难,他们还要走出中国青年的精气神。”张爱民说,“那需要一种从心底深处涌出的情感。”

  从1月14日起,每天10个小时,48名学生和6名带队师生集中封闭,训练笑容、站姿和整齐行进。在训练中,聋人听不到,盲人看不见,很多动作包括转身等都需要不断磨合和训练。几名带队教师克服困难,全程陪伴在学生身边。从走路姿势到步幅大小,从笑容、眼神到精神面貌,每一个细小的动作都经历了无数次的打磨。

  两个月后,教师和演员们终于找到了那种感觉。“你能从孩子们脸上的表情看出来,随着音乐的起伏,他们的表情在变化。”张爱民说,“有青春的活力,有青年的自豪,还有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3月3日,在演员们的微信群里,张爱民发了这样一句话:“今天的舞台属于我们,人生只此一次,尽情绽放自我。”学生们用强有力的声音回应:“竭尽全力,不留遗憾。”

  在冬残奥会开幕式演出团队带队教师、北京联合大学特教学院团委书记赵磊看来,师生们在冬残奥会开幕式上的状态不是表演,而是他们真实的人生状态。

  北京联合大学特教学院是北京唯一的特殊教育本科院校,一直秉持融合性的办学特色。学院经常邀请北京市残联、中央音乐学院等单位的高水平艺术团,和学生们同台演出、面对面交流,增强学生们的专业认同感、学习获得感和生活幸福感。

  “这些年,毕业生不仅就业率高,还出现了就业模范、创业先进。”赵磊说,“学生们感觉到在新时代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也是他们的时代。”

  “以心中的梦想来塑造自己”

  开幕式上,北京市盲人学校乐之声合唱团的17名残疾人师生以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和《乘着歌声的翅膀》亮相。在会徽展示环节,学校五年级学生谢宇菲和一年级学生刘润泽与其他演员共同演绎了“残健共融、平等共享”的理念。

  精彩演出的背后,是全体参演教师、学生及家长长达3个月的艰辛付出。他们牺牲了节假日和寒假的休息时间,每天排练时长达10余个小时,凌晨两三点结束是常态。教师们累病了、学生们累哭了,但这样的光荣使命让他们不断凝聚前行的力量。合唱团学生周冠祺说:“以后不管多累的排练或者活动,只要一想到冬残奥会开幕式的排练,就会充满力量。”

  北京市盲人学校教师杨世峰说,学生们以冬残奥会顽强拼搏的精神来激励自己,以心中的梦想来塑造自己,以良好的个人修养和艺术素养赢得了所有人员的高度赞扬。他们用行动表达了拥抱阳光、追逐梦想的心愿,用出色的表演为国家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在此之前,本届冬残奥会的火种采集和火炬传递在北京市盲人学校的操场上进行。

  在学校合唱团30名师生演唱感人歌曲《光明》的同时,冬残奥会的光明之火点燃,也点燃了全场对冬残奥会的激情与梦想。由盲人和健全人共同组成的17名火炬手,接力穿行在有着历史沉淀的美丽校园里,展现了一幅残健融合、永逐光明的温馨画面。

  作为一所百年老校,北京市盲人学校长期坚持“以心育人、以德树人、以文化人、以体强人、以劳启人”育人理念,班主任文化是“播撒师爱阳光,一切为了学生”,班级文化是“无碍进取”,家长文化是“理解共识”。充满阳光的校园文化,让这里的学生身上洋溢着别样的活力。

  (统稿:本报记者 余闯 采写:本报记者 胡航宇 施剑松)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华高校网 www.zggx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