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观察·“以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系列评论之一
编者按:今年两会,多位来自基层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教育赋能乡村振兴鼓与呼。例如,全国政协委员雷鸣强表示,今年全国两会他将继续围绕文化教育和乡村振兴发声,并重点就进一步筑牢中小学生生命防线、推进中小学美育发展等内容建言献策。全国人大代表王银香呼唤将更多目光投向乡村家庭教育等。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教育到底扮演怎样的角色?如何以乡村教育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从本期开始,我们推出“以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系列评论。
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世界经济复苏脆弱,贫富差距拉大。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202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继续着眼“三农”问题,通过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达到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目标,这一决策的确深谋远虑、高瞻远瞩。
乡村发展长期滞后于城镇发展,且发展差距有拉大的趋势,这是中国一直以来面临的挑战。从世界经验看,一国之内一部分群体的发展长期滞后且差距拉大,容易带来社会风险,加剧社会矛盾,教育系统也易受到冲击。
我国同样面临着解决城乡之间公共服务权利不平等、发展不平衡问题的挑战。主动补齐乡村发展短板,将乡村振兴问题放在更高优先级率先考虑,是直面问题、主动解决的勇气与智慧,有助于提前避免意想不到的冲击。在此过程中,我国教育系统应培养自觉意识,主动服务乡村、服务基层民众。
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重点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乡村教育的振兴,主要着眼于补齐教育公共服务不平等的长期欠账,做好“人的基础设施建设”,其工作重点是补齐乡村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短板,提升乡村基础教育质量。乡村教育振兴是判断乡村振兴的尺子,乡村是否发展得好,先要看位于这里的“职中小幼托”等教育服务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因此,尽量实现教育公共服务的城乡均等,全周期地培养好每一个农村孩子,乡村教育工作者重任在肩,责无旁贷。
另一方面是教育振兴乡村。振兴乡村的教育主体不再局限于位于乡村的学校,而是涵盖全国城乡地域、全行业、全类型的教育机构。教育振兴乡村的方式也不局限于办好教育本身,而是包含农民培训、支教助学、提振产业、促进消费、医疗服务、生态改善、促进组织建设等多方面。现阶段,教育振兴乡村主要采用高校定点帮扶、职业教育东西部协作、基础教育对口支援、其他企事业单位教育援助等多种创新手段,发挥教育系统丰富的人才资源、科技资源、智力资源,形成服务乡村振兴的“教育军团”。
教育振兴乡村的工作虽然开展时间并不是很长,但已取得很大成绩,特别是很多高校、高职院校的帮扶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创新做法与项目层出不穷。然而,考虑到教育系统的庞大体量,教育振兴乡村工作仍然有巨大的资源潜力,亟待进一步挖掘与整合。部分学校完成乡村振兴任务多是基于政治任务的考量,主动作为的内生动力还不够。因此,要大力做好统筹乡村教育振兴和教育振兴乡村两项工作,特别要切实提升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水平。
释放教育振兴乡村的潜力,必须激发高校、高职院校等帮扶主体的内生动力,改变“什么才是优秀教育机构”的定义标准,大力提升服务基层的主动意识和能力。首先,对促进教育振兴乡村工作出台长期性的专门配套政策,加大对乡村振兴相关领域的引导资金投入、人才培养体系引导、创新创业工作支持,在全行业倡导“一流学校来源于一流服务”的理念。
其次,加大在“双一流”等既有评估中对社会服务工作的评价力度。既要考虑到学校服务国家高精尖战略的贡献,也要考虑学校对欠发达农村地区的直接服务与支持,让乡村振兴做得好的学校在评价中有体现、声誉上有提升、社会上有认可。
再其次,弱化教育中“贤能主义”的影响,倡导师生形成愿意为基层发声、善于为基层服务的品质与能力。帮助师生建立对欠发达地区农村、农民的认同感,破除歧视,形成共同体意识,激发帮扶热情与责任感。
通过设定激励相容的政策,促进学校基于自身利益考虑来主动参与教育振兴乡村工作,应是当下工作的重点。下一步要培养教育全系统师生干部关注和改变群体间权利不平等现象,让教育系统从业者以饱满的深爱之情,感同身受的共情之心,主动服务基层,塑造城乡命运共同体。
(作者潘昆峰系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