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础教育> 文章详情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第六中学校 “唤醒教育”辟新径 立德树人践初心

  道德,是人才成长的核心素养;为国育才,是德育工作的初心。哈尔滨市呼兰区第六中学校从道德需要、道德实践、道德内化、道德养成出发,按照“坚持以人为本,大德育小处抓”的德育工作思路,全面实施唤醒教育,深入挖掘学生发展潜能,帮助学生成长、成人、成才、成功,为每名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优化顶层设计

  确保“唤醒教育”的实效

  传授不如体验,说教不如唤醒,德育工作必须改变育人方式。

  学校充分整合各种有效教育资源,以“唤醒教育”为孵化项目,实施以“发现—唤醒—助长—提升—自醒”为主导的“五步”渐进唤醒法,以养成教育为基础,以生活德育为主线,强化体验式和实践性德育,通过认知性、实践性和隐性德育课程,采取具有理念现代化、活动自主化、内容多样化、形式创新化等特征的教育手段,突出爱国主义教育、行为塑造教育、提高心理素质和树立理想信念等四项主要工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拓宽德育渠道,努力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大格局。

  强化学科渗透

  筑牢“唤醒教育”的阵地

  学科德育渗透是德育课程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在各学科教学中寻找适合德育渗透的切入点;科学利用德育素材,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学会选择,培养学生的道德理解力和道德批判力。

  同时,学校把德育理论问题引入政治课堂,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例诠释德育理论,并运用所学德育理论指导学生的现实生活,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时事问题引入学科课堂,组织学生讨论感兴趣的道德、信仰、情感等方面的话题,强化他们自主探究的意识,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把品德教育引入各学科课堂,尤其是在自然科学学科教学中广泛开展“讲好学科背后的故事”等活动,用科学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坚韧不拔的探索意志、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团结协作的优良作风等,感染学生、激励学生,潜移默化地增强他们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

  坚持知行合一

  抓准“唤醒教育”的关键

  依据“五步”渐进唤醒法,唤醒是“唤醒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不是终结;行为的改变,才是“唤醒教育”追求的最终目标。

  一方面,注重学生意识方面的唤醒。凡是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与本校发布的各种规章制度,学校都通过拍摄短剧、发布短评、张贴海报、撰写标语等形式,在寓教于乐中引导学生对规章制度进行深层次的体验与理解,明确规章制度的意义与价值,帮助他们牢固树立正确的法纪观念、集体观念、责任观念、审美观念、信誉观念以及其他积极向上的观念。

  另一方面,注重学生实践行为的塑造。学校精心设计,为学生创造更多道德实践的契机,让他们在参与、体验、收获、感悟中享受道德实践的成果。以学校为基地,让学生参加学校劳动、校园文明社交、各种社团活动等道德实践,帮助学生增强行动意识,形成一定的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能力。以社会为基地,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社会服务,参加学军、学农等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军人铁的纪律、钢的意志,感受农民朴素的作风、坚韧的耐力;让学生参加其他职业的访谈活动,了解各种职业道德。学生在德育实践中增强社会认同感,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学会审美,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发展。

  凝聚内在动力

  提升“唤醒教育”的品位

  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学校注重德育认知内化的过程,让自我教育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使唤醒的方式由他人唤醒转向自我唤醒,更高效地提升唤醒的层次水平。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原理,学校按照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全力推动他们从道德认知向道德行动转化,促进他们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对高一年级学生,着重进行以“学会做人”为目标的行为塑造教育,让他们逐步适应集体生活,学会关心集体、关心他人、团结合作;让他们在探索与反思中学会正确地进行自我认知、自我定位。对高二年级学生,重点抓好理想信念教育,通过“学生论坛”让他们自我思考、自我表达,适时适当引导他们,增强他们对道德问题的判断能力,帮助他们规划个人的美好未来。对高三年级学生,偏重于观念的内化,通过生涯规划课程让他们自觉认知自己未来的社会角色,做好走进社会的心理准备。通过分层次、分阶段教育,学生的自我唤醒意识显著增强、自我教育能力逐步提高、道德动力有效凝聚,学校的德育实效与日俱增。

  调配多方资源

  提供“唤醒教育”的保障

  “唤醒教育”,需要从方方面面唤醒学生。只有调配好各种优质资源,才能更便捷高效地实现德育工作目标。根据“唤醒教育”的需求,学校力求优化有效教育资源的调配。

  一是注重开发隐性课程资源。学校从环境育人出发,坚持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相结合,打造高品位的书香校园,建设文化长廊、橱窗报栏等宣传阵地,宣传身边的好人好事,充分体现“人—校园—环境”三者之间的和谐,让学生在优美高雅的环境中自觉接受各种文化的熏陶,激发学生崇真尚美的内驱力。

  二是注重“唤醒教育”的师资培训。学校根据实施“唤醒教育”所需,有针对性地开展“唤醒教育”的理论培训,并以研代训,通过微型课题研究解决“唤醒教育”中遇到的焦点难点问题,不断提高教师的“唤醒教育”能力,逐步培养出适应“唤醒教育”的合格“唤醒师”。

  三是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工作机制。学校成立班级、年级、学校三级家长委员会,定期开展家访、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日、教学开放周、家长课程培训等活动,共同探讨家校沟通、亲子沟通等方面的方式和技巧,实现家庭教育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四是积极构建社会共育机制。学校充分发挥“五老”作用,搭建社会育人平台,实现社会资源共享共建。

  学校认为教育的本质在于唤醒学生的智慧潜能,实现学生的生命价值。哈尔滨市呼兰区第六中学校将继续找准调动点、深化延伸点、提供保证点,进一步完善“组织有保证、落实有措施、创新有方法、发展有舞台、示范有群体、辐射有效应、评价有体系”的“唤醒教育”立体运转机制,帮助学生寻梦、筑梦、追梦、圆梦,不断开创充满活力、富有实效的新时代德育工作的美好未来。

  (王滨 刘作军 杨新风)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华高校网 www.zggx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