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职教育> 文章详情页

四川仪表工业学校 以标准研制构建专业人才培养新生态

  当前,我国正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急需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专业标准的制定成为重中之重。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重庆市首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四川仪表工业学校从2017年1月起,依据《工业自动化仪表及应用专业教学标准》,总结示范校重点专业建设项目精髓,开展了以标准研制引领中职仪表类专业人才培养新生态建构的探索与实践。通过试点、总结,扩大试点、再总结,推广应用取得突出成效。该成果荣获全国机械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等,在提高中职仪表类教育教学质量和育人质量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多方聚力

  对接产业发展研制标准

  充分发挥行业主导作用。学校在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机构主导下,与多家校企开展联合调研,面向“仪表制造”“过程控制系统安装”等16个典型岗位,形成《工业自动化仪表及应用专业人才需求与课程改革调研报告》《工业自动化仪表及应用专业岗位能力分析报告》,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工业自动化仪表及应用专业教学标准》。同时,通过解析岗位知识、能力与素质需求,制定了《仪器仪表制造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标准的研究成为规范专业建设的基础。随着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的变化,学校继续承担了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机构重点科研课题“中等职业学校自动化类专业目录修订”及子课题“工业自动化仪表及应用专业目录修订”,并已顺利结题。

  优质企业深度参与。学校与中国四联仪器仪表集团有限公司等在专业标准研究、示范校重点专业建设等项目上深度融合,按照“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能力标准对接、培养目标与人才要求对接、课程标准与人才质量标准对接”,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编写教材、建设实训基地、实施教学及评价,形成了“三对接六共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基于岗位能力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

  多所学校共同研制。学校集聚5所院校,进行专业标准研制和人才培养方案、“模块化”课程体系、教学资源等的建设。通过实施“项目化与信息化教学融合、产学赛融合、书证融合”,按照“基础能力→核心能力→综合能力→拓展能力”四递进方式,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研究已在仪表类专业30个教学班级中实施,成效显著,同时实践成果带动了专业群建设,10个专业近万名学生受益。“基于‘三对接六共同’合作模式共建中职专业群的研究与实践”入选重庆市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典型案例。

  完善升级

  对接生产任务开发课程

  一是优化课程标准。针对16个典型岗位,制定了《调节阀装调与维修》《压力变送器装调与维修》等5门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并新建了智能终端配电实训室、工业4.0智能教学工厂等5个实训室。其中,建成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工业控制、工业4.0项目2个中国集训基地,1个仪器仪表维修工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1个全国机械行业工业自动化仪表先进制造技术促进与服务基地。二是开发活页教材。针对专业核心课程,研判新型产品,结合学生认知特点和教学要求,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开发了“调节阀装调与维修”“压力变送器装调与维修”等课程的活页式实训指导书,实施项目式教学,并开发了《A3000过程控制系统》《液压与气动》等工作手册式教材33本。三是建设课程资源。校校联合,以工作任务为载体,辅以微课、动画、视频、虚拟仿真等形式,开发了《仪表机构与装配》《认识传感器》等76个实训教学资源。其中“调节阀装调与维修”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获全国信息化教学大赛二等奖。

  学以致用

  对接生产方式改革教法

  强化素养:针对企业员工应具备的品德、安全、规范等职业素质要求,将企业文化、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引入校园“仪文化”育人环境及教学情境建设中,以社团建设为主线,组建了50余个“仪文化”社团。学校先后荣获重庆市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特色学校、教育部门读书活动集体一等奖等多项荣誉。注重实战:针对仪器仪表制造工岗位标准,对接国家、市级大赛标准,以学生为中心开发教学资源,实施“产学赛”融合,侧重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智慧教学:对知识点“多”、内容较“散”、校内实训设备较“难”实现的项目教学内容进行碎片化拆解,教师实施线上教学活动,企业工程师线上“在线运行操作”,线下师生面对面进行互动教学,有效提高了学习效果和课堂教学质量。

  综合考量

  对接行业标准优化评价

  首先,研制指标。对接专业标准,建立学分银行,细化毕业条件,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毕业条件相对接。毕业条件由原来的4个粗放型考核指标细化到人文素质、专业能力两个方向的9个指标点,评价更加科学全面。其次,优化机制。建立以学校、企业、社会、家长为主体的四方评价机制,采用定量评价、定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发展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从知识、能力、素养三个层面测定学生学习情况,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再其次,改进应用。基于仪表企业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实施“1+X”书证融通,将“职业资格标准、技能大赛标准、行业技术标准”融入到课程标准和核心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中,探索多种形式的学习成果认定工作。

  面对行业发展需要和教育改革需求,四川仪表工业学校大胆创新,提出了“标准引领建构中职仪表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新理念,制定的《工业自动化仪表及应用专业教学标准》成为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形成的“基于岗位能力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有效解决了中职仪表类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与产业发展对接不足的问题,依据此理念制定的《仪器仪表制造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成为国家新的岗位职业技能标准。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就业率等不断攀升,很多毕业生成长为企业一线技术骨干。学校已建成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并建成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一个、重庆市技能大师工作室两个和教学专家工作室一个。实训基地作用凸显,数千名企业员工和学生的能力经过培训得到提升。学校成功承办“川仪杯”全国首届仪器仪表制造工职业技能竞赛,并多次在全国机械行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现场推进会等活动中交流发言。在建设制造强国的伟大征程中,四川仪表工业学校将乘势而上,在专业内涵建设上狠下功夫,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成就更多学子的出彩人生!

  (李波 柴彬堂 王戈静)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华高校网 www.zggx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