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状。”正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所强调,教师要切实打破学科本位的思想,注重学科知识的横向联系;《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也明确指出了“融合发展”的行动方向……当下,无论是课程改革的导向,还是中高考的“指挥棒”,无不清晰地表明:跨界,已成为课堂教学的新常态;融合,已成为课堂教学的新方向;混合,已成为课堂教学的新方式。所以,走向融创课堂是大势所趋。
跨越学科鸿沟,选好融合切入点。教师要跨越学科鸿沟,首先要选好融合的切入点。为此,教师要在深入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找寻与学科教学内容相关联的其他学科内容,最大限度地回归知识的整体性,体现学科的融合性。例如,语文课本开篇《我上学了》,以“我是中国人”为主题,旨在激发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数学课本以“可爱的校园”为主题欢迎新同学走进新学校,学习新知识;科学课本中讲到“服装与科学”,带领学生探索各式各样的服装以及服装的变化;英语课本第一单元《School》带领学生在“What’syourname”的问答中认识自我,交到更多的朋友;美术课本第一课“让大家认识我”,学会造型和表现……各个学科都在给学生传达一种认识自我、认识环境和认识社会的理念。教师可以将“开学第一课”作为切入点开展学科融合。
钻研教学内容,找准资源链接点。进行融创时,教师要熟悉各学科教学内容,努力找到各学科内容的共同点,并多方整合课程资源,看看这一内容前后是如何关联的,看看学生对这一知识是否有所了解、了解的情况如何……这样,教师就能真正找准资源的链接点。例如,在教学“数”这一内容时,有位教师在“认一认、读一读、写一写、比一比”的数理逻辑训练中,找准资源的对接点:一是从语文的角度出发,将识字写字、量词的搭配、课文的朗读、数字诗的创作比赛等相融;二是挖掘数学文化,讲一讲生活中关于“数”的故事,增强数学的趣味性;三是与体育相结合,从“走”与“跑”的正确姿势、教师发布数字指令、学生自行按数字组团等运动技能中看“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四是与艺术结合,开展艺术制作,为每个班级设计门牌号……这样以“数”为纽带找准资源的对接点,有效增强了各学科的联系。
明晰统整方向,确立设计对接点。在找准教学资源链接点的基础上,教师还要立足教学实际,根据教情与学情确立教学的目标点,拟定好统整的方向、路线与技术。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数”这一主题时,有教师这样确立教学目标:融语文,通过“数字歌”让学生学会用数词表示事物的“量”;融艺术,以“奇妙的数字”让学生学会观察艺术数字、模仿作画;融体育,让学生在“数字运动”中掌握走与跑的方法;融生活,通过“生活中的数”切实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由此,将数学与各学科相融,实现目标的融合:认识数字的外形和内涵,能把数字灵活运用到生活中。当然,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还可以用思维导图从知识网络和知识点上着手,将零散的知识进行统整,进而处理好知识与目标、知识点与分目标的关系,使学生更容易产生知识的迁移,形成对知识的整体认识。
深耕课堂教学,引导课堂生成点。精心的预设为课堂的有效生成提供了空间,但要有效生成还取决于教师的实践智慧。为此,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教师要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切实遵循“创设生成点→捕捉生成点→引导生成点→拓展生成点”的逻辑主线,促进课堂教学精彩生成,让课堂成为学生的一段快乐旅程。例如,在教学《中国石拱桥》时,语文教师、科学教师、美术教师联合以中国石拱桥的“形式优美,结构坚固”为主题,着力打通语文、科学、美术学科整合的通道: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品析文学之美,科学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结构之美,美术教师引导学生品鉴艺术之美。这样,教师在整合、融合、综合中重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实现了多学科、多视域的融合,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落到了实处。
观照后续学习,拓展知识延伸点。知识是环环相扣的,学生学到的知识、经验又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停留于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还要让学生明白所学知识与后续知识的关联性,并激发学生后续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带着好奇、怀揣兴趣行走在知识的殿堂。例如,在执教《中国石拱桥》一课后,教师以“桥”为主线,通过作业、考察、研究等多种形式深化对“桥”的探究:从中国石拱桥到现代桥,再设计未来的桥;从校内延伸到校外,设计综合性、层次性、关联性、实践性的学习活动。这样,学生对桥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
总之,课堂不但连接着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融合着广阔的社会空间,而且还关联着人类社会的历史和未来。走向融创课堂就需要紧紧抓住“选好融合切入点、找准资源链接点、确立设计对接点、引导课堂生成点、拓展知识延伸点”五个“点位”。
(作者王建强系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