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乡土,涵育乡情,传承乡风。”近年来,河北省青龙县基于本地资源,将日常生活劳动教育作为学生终身发展重要内容,将农业生产劳动教育作为前瞻性育人、科技推广、助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将社会服务性劳动作为学校与家庭教育的重要补充,努力办好充满浓郁乡土味的劳动教育。
基地学农亲乡土
“八山一水一分田。”老区青龙是典型山区县。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该县就是“农科教结合,三教统筹”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县,几乎校校有校田。
近年来,青龙县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山场资源,在校内外开辟建设“研”“学”“做”合一的劳动实践基地。春有花、夏有叶、秋有果、冬有绿,马圈子小学利用原有校田开辟了百花园、百果园、百蔬园,并顺应节气变化开展“春种夏管秋收冬藏”实践活动。
一棚三地四园九小种植区,青龙县祖山总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基地建设格局。祖山兰亭中学建日光温室大棚,引入智能设备,全天候开展数字化设施农业劳动教育。打通围墙为学生劳动实践开拓空间,没有校田的凤凰山益海学校则租赁西邻农户菜园,建成了种植园……
据县教体局教育股股长王进仕介绍,全县建有校内外劳动实践基地68个,面积近百亩,设置“生活与体验”“种植与养殖”“科技与实验”等主题,每所学校都在基地使用上下足了功夫。
如今,劳动实践基地已成为孩子们亲近乡土的乐园。孩子们在农业生产实践中与土地亲密接触,学习劳动技能,感受劳动喜悦。
同时,青龙县还创新基地管理,探索科技兴农新路径。头道沟寄宿制小学是样板之一。该校通过养殖生猪、家兔,种植农作物创造经济效益,建沼气池产生沼气烧热水供学生使用,沼气池废料作为基地肥料,种植果蔬、粮食供给食堂,食堂剩饭剩菜再喂养生猪、家兔。“这种微循环模式对当地村民致富起到了示范作用。”校长鲍万飞很自豪。
丰富课程育乡情
近年来,青龙县开发《美丽的青龙我的家》《中学生生产与生活技能》等地方教材,并指导各校形成食育、手工、艺术、科技、创客等特色课程,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品尝幸福滋味,涵育浓厚乡情。
食育课程助力学生成为“美食小达人”,全县寄宿制学校开设烹饪课,培养学生基本生活技能。青龙五小将劳动教育与语文、数学、英语等11门专业课程融合,构建课程体系。烹饪课上,老师和家长代表指导学生制作黏豆包、桲椤叶饼,学习满族饮食文化。
三星口初级中学则利用种植的葫芦进行烙画、雕刻、创作,形成本校独特的葫芦文化。大森店小学利用农耕园植物进行种子画、叶贴画、植物标本制作,定期进行优秀作品展。娄丈子小学将丝网花、衍纸画、钻石画、纸艺、玉米皮编织等纳入课程内容,开展“一班一特色,一生一特长”创建活动。
学校还通过设置艺术课程引导学生成为“审美小专家”,各校挖掘利用沙、石、土等身边自然资源,形成校本课程,开展劳动审美教育。双山子初级中学的“沙画”、安子岭初级中学的“石头画”、凤凰山益海学校的“蛋壳画”、七道河小学的“版画”、祖山兰亭中学的“树枝装饰”“麻绳编织”等均成为品牌。
各所学校还通过实验探索科学有效的农业生产方式,激发学生成为“探秘小先锋”。山神庙小学在生态智慧小农场开辟农家肥自制区,推广绿色生态种植理念。开展漫灌、滴灌、喷灌等对比实验,实现节水灌溉、高效灌溉。
此外,学校还利用创客课程引领学生成为“少年小创客”。青龙四小组建机器人、3D打印、无人机等社团,设计STEAM课程,开展项目化体验活动。学生作品《智能生活伴侣》《乐享生活,闻声起舞》在2020—2021学年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成果展示大赛中分获一、二等奖。
丰富的劳动课程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了乡土资源特点,山水乡音乡情浸润灵魂深处。“课程开发,劳育结合,有效破解了之前‘有劳无育’‘有育无劳’的弊端。”该县教师发展中心主任贾兴国说。
多元融合传乡风
青龙县满族人口占68.6%,该县通过多元融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树文明乡风,成立满族文化教育研训中心,各校开设满族文化教育项目,邀请当地民间艺人做辅导教师。教育内容囊括体育类、器乐类、歌舞类、手工类等七大类28项。
剪纸、猴打棒、寸子秧歌等是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龙王庙小学满族剪纸参加了CCTV-14《金螺号》栏目百所风采校园展播;2019年,三拨子小学猴打棒《金猴闹金秋》参加CCTV-7《乡约》开场表演;大森店小学满族寸子秧歌参加四省满族文化联谊会展演……双山子高中、三拨子中心小学、草碾初级中学分别被评为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
近年来,青龙县引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村庄和社区,通过考察探究、社会服务等方式开展劳动实践。孩子们知家乡、爱家乡、建设家乡、服务家乡的主人翁责任意识愈加浓厚,为树立文明乡风打下坚实基础。
去年,青龙县获评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我们将继续因地制宜,开展有乡土味的劳动教育,让孩子们亲近乡土、体悟乡情、传承乡风,为他们终身幸福成长发展奠基。”县教育和体育局局长马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