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础教育> 文章详情页

华中师范大学:发挥融媒优势 培育时代新人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随着有“网络原住民”之称的“00后”大学生群体进入校园,华中师范大学融媒体中心以硬件建设为基础,以项目实施为抓手,以队伍建设为依托,多措并举加强网络育人。

引导大学生演好网络角色

  《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全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角色”的应然与实然如何?这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中,首先要廓清的现实问题,也是时代赋予的重要课题。华中师范大学充分发挥信息化优势,紧密结合全媒体时代大学生的角色特点,不断创新形式载体,突出互动性和体验性,引导大学生演好网络角色,构建健康网络文化,让思政工作充满活力。

  优化网络思政供给

  ——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

  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全媒体时代以其开放性、互动性、交互性,为大学生搭建了一个平等而富有活力的虚拟社会空间,网络交流交集频次和场域的不断扩大,使大学生更深度地参与网络社会,利用网络构建自己的虚拟世界。从传统时代只用扮演现实角色,到如今拥有了现实和网络双重角色,网络社会的虚拟性极大丰富了大学生社会角色的内涵和外延。

  与此同时,网络角色的衍生也给高校思政工作带来挑战,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备受社会关注,大学生知识技能的专业化受到“草根阶层”的挑战,“饭圈”等各类文化圈层突起,网络思政生态复杂。可以说,在全媒体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高校思政工作的前沿阵地,而实现大学生“网络角色”的精准画像,是开展网络思政工作的关键一步。

  华中师范大学将互联网作为思政工作改革创新的支点,突出互动性和体验性,推出一系列符合“00后”大学生网络角色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新产品新平台新阵地——

  充分考虑全媒体时代快速阅读和图像阅读的特点,采用图片、微视频等可视化模式,在理论宣讲中使用“五分钟读懂”“一图读懂”“数读”等形式;

  在爱国主义教育中运用微视频方式,推出大学生自编自制的华师版《少年》,全网推送《携笔从戎参军报国》等短视频,开展“画说百年辉煌网上展映会”等活动;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采用音频方式,推出“桂子山夜话”等网络广播,生动直观的内容让大学生好理解、易接受。

  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在内容生产上既要连接“现实世界”,又要渗入“虚拟世界”,既要以理服人,也要以情动人,只有在理念、文化和情感上实现共鸣共情,才能达到网络育人的效果。具体来说,就是在网络思政供给上实现3个维度的转变:使宏大叙事向人文叙事转变,使文本载体向可视载体转变,使理论宣教向榜样力量转变。

  正视网络角色困惑

  ——从“单一角色”到“多重角色”

  作为教育部门首批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教育融媒体建设“双试点”高校,华中师范大学充分发挥信息化和融媒体优势,依托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网络媒体中心、学校融媒体中心、网络思政教育基地等平台,连续多年开展网络用语、大学生网络行为习惯等深度调查,构建全面、精准、多维的大学生网络画像体系。

  从这些研究来看,“90后”“00后”大学生作为活跃的网络力量,其网络角色呈现出自主化、多元化的特点,大学生在现实角色、微博大V、UP主(上传者)、网络热点当事人等不同角色之间快速转换。同时,有赖于全媒体时代知识和资源获取的自主性,大学生对角色的自主选择权增大,特别是在新技术、流行文化等方面有着明显的网络话语权。

  面对全媒体时代纷繁复杂的信息资讯、多元多变的价值观念、日益增大的就业压力、不断加快的生活节奏,大学生有时候是不知所措的。面对这样的个人困惑和社会审视,要发掘、对接、满足大学生的网络需求,创造出可亲可信、可知可感的网络育人空间。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教育部门华中师范大学心理热线援助平台提供了专业的免费心理援助,开展了一系列社区支持陪伴、亲子关系等主题网络团体心理辅导项目。基于此成功经验,华中师范大学建立了23个院系二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站、10多个网络思政工作室,将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作为重点工作,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网络心理素质。

  规范网络角色行为

  ——从“新新人类”到“时代新人”

  在传统时代,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预备队,一直保持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光荣传统,顺应社会潮流,走在时代前列。在全媒体时代,大学生也是掌握更多智力资源,靠近社会新技术、新思想前沿,承载着国家和民族希望的群体。

  面对这些“新新人类”,构建网络思政体系不仅要完成从课堂到网络的场景转换,更要把握网络思政的育人属性,在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表达意愿的前提下,加强思想引领,引导大学生从网络世界的“新新人类”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为引导大学生文明上网,华中师范大学出台了《华中师范大学网络与新媒体建设管理实施办法》《华中师范大学互联网群组管理办法》等文件,举办“‘争做中国好网民’工程暨湖北省第十三届网络文化节”“高校网络文化节”“融媒体盛典”等活动,从制度上、文化上将依法上网、文明上网纳入师生行为规范,融入校园文化氛围。

  面对全媒体迅速发展、社会转型、各式各样的信息冲击,大学生在社会规范真空领域容易发生失范行为,影响其正常社会化过程。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和网络行为教育,提升大学生的网络文化素养,帮助他们将社会规范和网络行为规范内化于心。(马俊)

引导大学生加强社会参与

  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环境和场域,全媒体正深刻影响其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教育引导数字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关注社会议题、推进社会议程,是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华中师范大学坚定不移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抓住党史学习教育的契机,打造一体化网络育人“融”模式,引导大学生加强社会参与。

  “理论+实践”,赓续红色血脉

  “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2021年清明时节,桂子山麓,细雨绵绵,师生齐声诵读《狱中诗》,以纪念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恽代英壮烈牺牲90周年。

  社会是生动的成长课堂,大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宣传教育、社会调查、环境保护、社会兼职、普法支教、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主动融入社会,将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增长见识、知识、智识和胆识,增强对困难群体的同理心、共情力,提升对社会问题的辨识度、驾驭力,进而激发学习工作热情、增强实干本领。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华中师范大学通过组织专家讲述、清明祭扫等活动,学习恽代英、光未然等前辈校友的事迹;以网络直播、艺术展览、文艺汇演等方式,推出百名师生百日传唱百首赞歌等红色活动,让大学生在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淬炼中加强社会参与感和责任感。

  以经典文献、新闻报道、影视作品为教学内容,以作品相关联的地理区域为教学空间轴,带领学生学习考察红色文物、红色人物、红色纪念地,重温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并挑选百名师生百日传唱百首红色赞歌。

  大学生拥有活跃的思想、掌握先进的文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思想主体和实践主体,承载着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继往开来、薪火相传的历史使命。青年力量的崛起、大学生群体的参与将有助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线上+线下”,打造华师品牌

  “1895,中国正处迷雾,救国之路印刻他的执着脚步……他还是从前那个少年,初心从没有改变……”建党百年之际,学校借助流行歌曲等载体,将思想政治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百年校史教育融为一体,在桂子山徐徐奏响一曲教育报国之歌。

  当前华中师范大学推出《少年》《寻梦追梦圆梦》《青春版校歌》等网络爆款融媒体产品,打造“华师故事”“走读红色经典”等教育专题品牌,试图以“00后”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进行思想引领,引导大学生加强社会参与、争做时代新人,力图改变以下种种社会参与主动性不够、辨识度不强、驾驭力不足和责任性缺失的问题。

  全媒体时代信息爆炸和信息过载,带来大量的泛娱乐化、碎片化和无价值信息,使得部分大学生沉醉于浅层次、瞬时性的即时快感,以内卷化、圈层化方式沉浸其中,进而放弃对严肃社会问题的认知自觉、鉴别能力和参与意愿。

  全媒体背景下各类社交媒体批量打造“流量工厂”,信息过载拉低传播伦理品格,各类媒介运用算法技术,根据用户偏好推送信息,让人们停留在舒适圈,使得大学生群体的视野和认知不易拓宽。

  全媒体格局下各类社交媒体匿名性、即时性、交互性和去中心化等特点带来新的媒介环境,一方面降低了意见表达门槛,另一方面则加剧了群体极化,可能导致群体意见更加极端、偏颇,甚至挑战法律和道德底线。

  受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价值观的影响,部分大学生群体以切身收益作为衡量社会参与的重要标尺,基于报效祖国、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理想型和责任型动机缺失,难以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

  “国内+国外”,传播中国声音

  “红色传承,忠诚担当;矢志奋斗,淬火成钢;参军报国,不负韶华;投身绿色军营,追梦无悔青春……”在华中师范大学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立志报国、携笔从戎,从桂子山出发又回到母校进行故事分享。

  为引导大学生主动关心社会事务,自觉参与社会议程,积极推动社会进步,华中师范大学坚持主导与引导、释明与辨明、赋能与强能、明责与履责等策略,《携笔从戎参军报国》宣传视频全网推送,引爆了不少师生的朋友圈,激起了不少学子的军营梦。云上欧洲“湖北传媒周”活动走向世界,2021年毕业典礼视频受海外点赞,以实际行动不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主导与引导,提升大学生社会参与意愿。进一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力、研究阐释力、思潮批判力、教育引导力和舆论引领力,强化主流社会价值的主导作用,教育大学生群体形成对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行动自觉,激发大学生的社会主体意识。

  释明与辨明,涵养大学生社会参与理性。不断增强大学生社会参与的规则意识和程序意识,引导大学生群体形成明辨是非、冷静理性、谨言慎行的道德约束,理性对待媒介,保持舆论定力,自觉承担社会参与过程中的道德责任、文化责任和公共责任。

  赋能与强能,增强大学生社会参与能力。主动适应全媒体格局下内容立体化呈现、沉浸式渗透等传播特点,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优势,构建线上与线下、学校与社会联通的社会参与体系,着力增强大学生媒介自律、信息辨识和诉求表达能力。

  明责与履责,厚植大学生社会参与情怀。引导大学生积极履行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遵守宪法法律,维护国家利益,遵守社会公德,履行公民义务,践行听党话、跟党走的笃定初心和青春底色,积极践履立志报国、奉献社会之责。(梅旭成)

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三观”

  “‘80后’‘90后’是互联网移民,‘00后’是互联网原住民”是人们的一种形象表达。但在日益频繁和泛化的使用中,“互联网原住民”就慢慢变成了他者安排、“00后”自我接受的一种社会身份符号。如何帮助当代大学生摆脱“网络原住民”的内卷视域,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华中师范大学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网络育人中加强价值引领,注重资源融合,促进方法创新,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与新媒体新技术有机融合,着力构建高质量网络育人体系。

  突出思想价值引领

  “网络原住民”社会身份符号的不断强化,会进一步结构化、系统化、逻辑化和图式化“00后”的认知模式。这种思维对认识互联网是一种优势,而在认识更为宽广复杂的整体社会时,就容易成为一种认知误区。作为“00后”“网络原住民”社会身份符号的安排者,也会不自觉地论证和强化这种社会安排的合理性。

  久而久之,所谓的合理性便会内在化、认知化,甚至固化为安排者头脑里的概念典型。提到“00后”这一社会群体,就自然而然地从“网络原住民”的认知语境出发。这种刻板印象,对快速了解“00后”群体的特征是一种认知优势,但也可能陷入夸大该群体内成员相似性和夸大该群体与其他年龄群体间差异性的认知误区。

  为帮助师生脱离此类认知误区,华中师范大学突出思想价值引领,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强化制度引领、优化顶层设计,从更高站位出发,再认识、再深化、再设计、再推进高校网络育人工作,健全完善网络育人新体系,让立德树人主旋律“唱得响”,让思政工作主动权“抓得牢”,让网络育人新阵地“靠得住”——

  通过开设报纸专栏、“两微一抖”推送、微课程教学和微视频学习等方式,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数字化迎新、信息化事务、网络化课程等育人育才各环节,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细落小落实;

  开展“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党史学习教育”等系列网络专题,重点建设网络思政精品课程,大力构建网络育人新体系。

  突出文化资源融合

  “移民、原住民”原本是一种族统概念、地域概念,更是一种基于文化的社会概念。对于“00后”“网络原住民”社会身份符号的安排者来说,可能会不自觉地陷入“我们”与“00后”的简单二分,将“我们”的文化视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统文化、多样文化、大规模文化或整体文化,将“00后”文化简单化为网络文化、亚文化,而无意中夸大了“00后”群体与其他年龄群体间的差异性。

  这种文化误区一方面会强化安排者“互联网移民”等的身份符号,从而影响其自身在网络时代的再社会化和全面发展;另一方面,“00后”是“网络原住民”这种文化认知,本身就是一种片面认知,可能人为制造或加深各群体间的年龄代沟。华中师范大学通过突出文化资源融合,精心培养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校园网络力量,“烹制”出色、香、味俱全的文化大餐——

  举办“网络创意文化节”“学生工作自媒体建设优秀成果评选”“画说百年辉煌网上展映会”等网络文化精品活动,培育和弘扬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统筹推进各级各类网络与新媒体平台建设,积极参与全国高校思政网、全国高校校园网站联盟建设,推动资源融合、平台共建与内容共享,着力构建网络宣传思想工作高地;

  深入实施“网络名师培育计划”“校园好网民选树计划”,落实网络文化成果评价认证,逐步建设“新闻发言人、信息通讯员、文化宣传员、骨干评论员”等网络育人队伍……

  教育引导“00后”的过程中,必须要认识到任何社会身份符号都会通过叙事逻辑、话语系统和符号指称进行社会建构和群体社会符号边界再生产,从而不断“内固”和“强化”这一社会身份符号本身。“网络原住民”这一社会身份符号已不宜继续被过度强调和使用,而需要以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重新界定和认识“00后”。

  突出方式方法创新

  “原住民”是一个中性概念或者过渡概念,会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与自身成长发展的需要,因为不同选择而有不同归属,或者沦为“土著”(陷入小规模互联网文化的自我循环,思想与行动表现出基于对互联网深深依赖的封闭与守旧),或者成为“难民”(不能跳出互联网看互联网,以更宏大的社会文化与小规模的互联网文化互动),或者成为“移民”(具有较强的包容和适应能力,基于互联网本身的不断交流交融推进互联网的迭代升级)。

  对“网络原住民”社会身份符号,需要科学辩证地认识,更需要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引导,从而帮助“00后”更好地成长与发展。华中师范大学突出方式方法创新,将网络深度融入校园管理、生活服务和学习平台——

  推行“一张表”数字化管理,加强学生信息数据的统一集成管理与智能定制服务,及时掌握学生学习与生活数据,实现学生在校情况统计、家境经济困难状况认定、课程学习预警、人际关系图谱分类、学生多维画像等大数据决策分析;

  推行“一站式”自助化服务,统筹全校公共服务资源,建立网上办事大厅及线下师生服务中心,实现网络缴费、事项申报、证书证明打印等50余项学生事务服务自助化,让信息多跑路、师生少跑路;

  打造“全天候”学习型平台,研发“华师匣子”“掌上华师”等大学生学习生活服务APP及“泛课”“微助教”“云课堂”等网络育人创新平台,系统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泛在学习空间……

  一方面,仅在互联网建设有教育引导阵地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怎么建设阵地、怎么教育引导“00后”,这就要求必须用与之相融的叙事逻辑、话语系统和符号指称来教育引导。另一方面,更应该加强传统阵地、融合阵地和创新阵地的建设,将“00后”吸引到这些教育引导阵地上来,从而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叶雷)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华高校网 www.zggx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