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30日,华应龙名师工作室数学课程思政研讨会上,工作室领衔人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华应龙执教《陶先生教我们学数学》,以“创课”的形式,让我们感受“数学+课程”的奇妙之处。
作为工作室成员,我在现场参与学习研讨。从华应龙老师《陶先生教我们学数学》的课堂实践中,我读到了华应龙老师“跟陶行知学做大先生”的高远境界。
有哲学味道的“半块糖”,也有红色味道的“半条被子”。上课伊始,从师生关于陶行知先生“两件宝”的谈话开始,“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当华应龙老师展示出这首诗时,分成小组的三年级学生发言踊跃,他们不仅关注到了双手实践和大脑思考一个都不能少,还有人想到了陶行知的名字,从陶行知姓名的“行”与“知”谈实践与思考的关系。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陶行知鼓励创造,也鼓励提问。”大家本来接下来以为要听到华应龙老师讲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没想到他话锋一转,抛出一个问题:陶行知先生问过一个问题,最好吃的糖是什么糖?
讨论中,学生从个体意义喜欢的“某种糖”到群体意义下不同的人喜欢“不同的糖”,实现了认知思维的自我跃迁。而当华应龙老师揭秘陶先生认为最好吃的糖是“没吃了的半块糖”时,孩子们一起发出了认同的感叹,从差异化表达又回到了共识性思考。
如果说“半块糖”的故事是带着哲学味道的,那么“半条被子”的故事就是带有红色印记的。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半条被子”的长征故事不仅感动了上课学生,也感染了听课教师。“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这段话不仅回荡在课堂,更回荡在每个人的心间。
是分数学习,也是学科育德。从“半块糖”到“半条被子”,接着华应龙老师从学生最熟悉、最了解、最有生活经验的“一半”开始关于分数的实践研究,开始引导学生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是认识分数的起始课,也是分数学习的核心课,还是学科育德的种子课。
引领学生从半块糖(画数学)到半条被子(话数学)再到用二分之一表示(化数学),在根上探讨,在核上研究,在关系上着力,华应龙老师引导学生整体构建对数的理解、对量的认识、对率的体验。
当然,这其中也有难点。对于学生而言,生活中的“半”往往是个约数,半块糖、半条被子不一定是数学意义上精准的二分之一块、二分之一条。而数学中对于二分之一的创造和理解又应该是基于想象的、理想化的、精准的、精确的。如何把生活素材转化为数学素材,引领学生用数学的方式研究数学,从而在本质上聚焦分数的价值与意义呢?
华应龙老师巧妙地设计了两次“比一比,谁最会创造”的活动,留出足够的探索空间,由学生自主在点子图上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对“一半”的理解。以“半”为载体,在少而精的主题下,深入研讨、深度展开、深化建模,实现教学目标的深度覆盖。
在讨论“最好吃的糖是半块糖”时,由学生自由创造,用自己的图式表示出半块糖。在学生作品展示交流中,华应龙老师先请更为具象的半块蝴蝶糖的作者进行介绍,接着请更为抽象的半块口香糖的作者进行展示,随后在作品对比中寻找共同点,形成用不同的线条区分吃了的半块糖和没吃的半块糖的共识。在讨论不同点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感受“数学化”的价值与意义,感受美术式的写实与数学式的抽象的区别。
在“半条被子”的自主创造中,学生均能主动吸收、自觉借鉴他人好的经验,在原来具象“画数学”的基础上自主选择“数学化”,并深入探讨准确表达“半条被子”的前提,是把表示红军的半条被子和老百姓的半条被子的两部分画得同样大,也就是要平均分。
通过“半块糖”“半条被子”的两次讨论,学生发现创作的过程相似、表达的意义相近。尽管讨论的对象有所不同,但两者数学意义上的共同点显而易见。于是分数的表达方式应运而生,师生合作创造出“1/2”。基于前期对“一半”充分的操作性理解及抽象化表达,学生对于1/2的读法、写法及意义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
而在随后的对于分数认识的系统建构中,华应龙老师充分运用学生创作的点子图,引导学生观察,“除了1/2,还能看到哪些分数”?学生不仅关注到了2/2也就是“1”,还在此基础上继续均分,找到了4/8、8/16……在点子图这一自由创造的空间中,学生通过画一画、连一连、说一说,用“双手和大脑”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具有独特意义的分数。
更具挑战的是,当教师提问“每个红军战士平均盖了多少被子”时,学生在讨论中发现,因为是送走了半条被子以后再平均分成3份,所以不是1/3条。这样的思辨、挑战、合作,让人不禁鼓掌点赞。当全班学生通力合作、深入思考、共同研究,发现每个红军战士只盖1/6条被子时,已然超越了对分数本身意义的理解,走向了对数据所承载的情感意义的体悟。
如盐入水,更如天然矿泉水。思政与课程的关系,在华应龙老师的课堂中,不仅如盐入水,更如天然的矿泉水。这节课以陶行知先生的“半块糖”、长征路上“半条被子”为研究载体,以分数的意义建构为研究核心,从“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的数学本质聚焦,将分数的学习放置于宏大的背景之中,引领学生感受分数与生活息息相关,体会动手与动脑协同创造。
更重要的是,这节课上“两件宝”的关系是学生自我阐释的,“数学化”的表达是学生自我迭代的,“二分之一”的理解是学生自我建构的,“几分之几”的意义是学生自我归纳的,“几份之一”的读法是学生自我质疑的,分数乘法的图式是学生自我突破的,假分数的猜想是学生自我提出的,分数乘法的推断是学生自我迁移的……
当学生在小组中相互分享时,当伙伴彼此之间讨论争辩时,华应龙老师总是用期待的眼神、竖起的拇指、温暖的掌声,以同伴式学习的姿态投入其中。自由思想的交汇生长,深度学习的真实发生,教学相长的美好样态,就这样在华应龙老师和孩子们共同构建的数学课堂中自然流淌。
课程与思政的浑然天成,数学与人生的相互融通,时时皆有数学,处处皆有教育,不仅源自华应龙老师的“大教学观”,也源自华应龙老师的“大教育观”。
华应龙老师不仅在用“教学做合一”的理念设计数学教学,也在用“教学做合一”的理念设计教育人生。华应龙老师与孩子们一同“跟陶先生学数学”,背后的教育哲学其实是和老师们一起“跟陶行知学做大先生”。
(作者 王 岚系特级教师,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广华学校副校长、小学部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