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校理论> 文章详情页

落实“双减”政策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指委专家谈“双减”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作业负担,其根本目的是要让教育回归本源,使学生享受到真正有质量的教育,让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准确把握人才培养方向,自觉提高对“双减”的思想认识,深刻领会“双减”的重大意义,为党和国家培养人才,担负起历史的使命。

  学校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能否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过重的学业负担,关键在学校。学校应提高认识,主动作为,转变教育教学行为,做好落实“双减”的“加”“减”法。

  减轻作业负担,学校应立刻行动。一是根据相关作业管理的文件精神和具体指导意见,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作业管理机制,并发挥班主任在控制班级作业量工作中的统筹作用。

  二是切实减掉那些低质量、低效率、惩罚性、机械重复的作业,学校通过对作业布置情况的抽查、评价、公示等,促进教师认真对待作业布置。

  三是减轻学生对作业的恐惧心理,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创新作业的设计、布置,如分层布置、分类别布置,再如设计体验型作业、调研型作业、探究型作业等,学生可根据各自的实际能力和特点进行自主选择,充分发挥作业的正向教育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励学生爱学、乐学,改变恐惧作业、厌恶学习、谈作业色变的心态,使完成作业不再是一项巨大的包袱和负担,而是能让自己发展、成长的学习过程。要制定基于“双减”精神下的评价机制,在正确的教育思想、教育质量观指导下,做好学校教育质量评价的统筹设计,扭转“唯升学”“唯分数”的评价观念,注重对教师、学生实施综合评价。加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严格把控好教师备课、教学、研究、指导等教学常规的质量关。

  教研部门既要准确把握“双减”的要义,更要深入一线与校长、教师、学生甚至家长进行交流,实施有质量、有深度的调查,获取在作业布置、批阅、学生睡眠、体质健康等方面具有普遍性的真实、可靠的信息,准确掌握学校、学生、家长的实际需求,尤其是在课后指导方面面临的实际困难情况。在落实“双减”的决策部署上,提供准确的信息,提出有独到见解、有推广价值、有实操性的实施建议。重点研究“减什么”,多角度探索“怎样减”,要在学校管理、教师教学上提质增效,由此,才可能以落实“双减”为契机,加大义务教育学校综合治理力度,从而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双减”的实施主体是学校,市、县、校教研部门要通力协作,共同做好学校相关管理机制制定、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校本教研开展的指导及实施效果监测等工作。市、县教研部门应主动作为、积极跟进,既要利用好教研平台,精心设计教研活动,以聚焦教师作业设计、布置、批阅、讲评及课堂教学能力提升,又要通过下校指导活动,深入学校、教学一线,追踪“双减”实施效果,及时了解基于减负提质的校本教研开展及作业管理等实施情况,并给予调整指导。推动“双减”在学校高质量落地生效,切实为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提供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为培养适应新时代的未来人才,贡献教研人的力量。

  (作者赵兵系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语文教学专委会委员、贵州省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华高校网 www.zggx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