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的推出,旨在进一步校正教育发展方向,重张教育规律,回归教育初心。“双减”工作的重点在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构建教育新生态,进一步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在推进“双减”的进程中,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按照问题导向、标准引领、研究驱动和资源支撑的路径,发挥专业研究、指导、服务的关键性作用,推动区域教育观念、育人方式、教育评价等多方面深刻变革。
全面深入调研,找准焦点问题
在“双减”启动之初,朝阳区教科院对区域整体情况进行了专项调研和分学科调研。通过面向全区学校干部、教师、学生的系统调研,摸清了区域“双减”工作底数,为教育行政部门推进“双减”工作提供决策依据。专项调研以课后服务为主题,对服务内容设置、学生参与率、教师参与率、引进外部资源、不同类型服务操作方式等进行数据搜集和问题分析。分学科调研针对学校课程设置、教师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作业设计、教学评价方式、学科建设等方面进行全面了解。
通过调研,结合教师对教育政策理解、课程标准与学科本质把握、优质课程资源应用、作业与考试评价设计、课堂教学环节优化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开展针对性、系列化主题研训活动。同时,将相关内容纳入区域中小学教师全员基本功培训展示活动中,将岗位练兵与“双减”推进紧密结合,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制定评价标准,做好专业指引
落实“双减”的核心在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质量决定于标准,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朝阳区教科院根据“双减”工作要求,完善《朝阳区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以育人为本,以素养为导向,以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为抓手,引导教师依据标准进行教学设计,课后依据评价标准诊断、反思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帮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深刻思考、理解和把握,促进教学研究重点从“如何教”转向“如何学好学足”。
同时,建立系统的课程思维,关注教学评的一致性,以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标准为工具,建构和应用区域“一核二层四环节”课堂教学改进模式,持续推进“素养表征—标准导向—反思改进—监测评价”为四个循环优化环节,推动区域全学科教师关注教与学方式的变革。通过区域、学区和学校三级联动教研全覆盖路径,同时加强学校教学视导和学科课堂教学改进指导。2021年“双减”工作启动以来,朝阳区视导学校覆盖率超过60%,教研员下校听课6000余节,有效促进了区域教师教学专业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整体提升。
开展专项研究,提升专业化水平
以落实“双减”政策要求和专业指导为主题,朝阳区教科院深入开展专项研究,以项目推动问题解决和教研成果创生。
国家级教学成果推广应用。为促进区域基础教育整体提质增效,朝阳区教科院立足“马芯兰小学数学教学法”和“小学数字化教学的实践探索”两项区域本土国家级教学成果,借鉴三项区外成果,建构了“课程建设-教学改进-质量评价-信息化支撑”的结构化四元研究格局,形成以国家级成果推广应用为核心,以基地校为依托,辐射带动区域内更广泛的学校(特别是薄弱区域和薄弱学校),形成变革、改进的长效工作格局。通过发挥成果推广与应用工作的专业引擎作用,实现优质资源互通,促进区域教育体系的整体优化与高质量发展。
作业样态与效益研究。朝阳区教科院结合教育部文件精神,制定了《朝阳区义务教育阶段作业指南》,从基础性作业、拓展性作业、个性化作业3个层面和作业意图、内容、形式、载体、时长等5个方面对小学、初中学段各学科作业进行了细致梳理;结合北京市“双减”工作的专业导向,启动对原有义务教育阶段《目标评价手册》的同步修订,挖掘作业实践典型经验,汇聚个性化作业、创意性作业的典型成果,指导区域作业管理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小学零起点教学研究。为了解决调研中儿童差异化明显、部分儿童存在过度重视知识准备,忽视学习习惯、社会适应性等非智力因素的过渡与衔接等问题,朝阳区教科院建立学前教研部与小学教研部协同工作机制,开展常态化主题协同教研。组织教师重新学习探究儿童认知特点、发展规律和课程标准,充分利用低年级学生喜爱的“游戏化教学”,有效减缓学段间学习的坡度。从儿童非智力因素和思维水平两个维度系统开展小学阶段零起点教学研究,从关注知识衔接,走向关注儿童身心发展、思维水平的衔接,在全区推广适应儿童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
区域统筹,优化迭代资源建设
高质量设计、安排和实施课后服务课程资源,是贯彻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保障。我们以育人为核心,系统规划,结构化设计区域课后服务资源。以北京市和朝阳区已有优质资源为基础,以遴选学校优质资源为载体,整合社会优质课后服务资源,促进区域统筹与共建共享,为学校提供基础性优质资源供给。同时,我们积极回应社会减负关切,在学科辅导类、劳动教育、美育与体育等方面实现突破,突出评价对课后服务资源质量提升的促进作用,推动资源的优化迭代。
系统架构,专业引领,真抓实干,务实创新。朝阳区教科院切实落实区域教研部门服务学校教育教学、服务教师专业成长、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服务教育管理决策的工作任务,为区域教育新生态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作者杨碧君系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