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职教育> 文章详情页

以诗为媒学好党史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到“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将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明天”生动概括为“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和先进分子创作的红色诗词,生动再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凝聚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传续着党的伟大精神血脉,是学习党史的鲜活教材。

  以诗为媒,学史明理。学习红色诗词,从党的百年奋斗中汲取真理的力量。一首首红色诗词记录了党的百年奋斗实践中,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激励中华儿女“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记录了在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写下“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诗篇;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和历史唯物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对历史的正确解释,发展成“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始终坚信人民伟力,动员人民力量,组建“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的人民武装,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浴血奋战。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今天,通过认真品读红色诗词,能更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的真理性,增强自觉贯彻落实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性。

  以诗为媒,学史增信。要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汲取信仰、信念和信心的力量。革命前辈董必武写下“遵从马列无不胜,深信前途会伐柯”,正是因为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自然看得到光明的前途与未来;“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在面对敌人屠刀时,夏明翰烈士挥笔写就成为千古绝唱的就义诗,坚信自己信仰的主义就是真理,也坚信“还有后来人”前仆后继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拼搏。“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这是被周恩来评价为中国青年热爱的领袖恽代英同志就义前在狱中写下的豪迈诗篇。回望党的百年奋斗史,无数像恽代英这样的中国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就是坚定崇高信仰的最有力证明。当今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更需要我们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汲取力量、增强信心。回顾党的百年史,无论多少困难我们都有信心克服,无论多少高峰我们都有信心攀登,无论多少强敌我们都有信心战胜。在面对反动派的围剿时,毛泽东写下“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以坚定的信心突破险境;面对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朱德写下“自信挥戈能退日,河山换尽血流红”,以坚定的信心战胜强敌。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胜利,依靠的正是“革命理想高于天”和“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迈自信。

  以诗为媒,学史崇德。学习红色诗词,从党的百年奋斗中树起对党忠诚的大德、造福人民的公德和严于律己的私德。党在百年奋斗中涌现出无数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的先辈先烈,我们既要弘扬陈毅“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的高洁傲岸,也要秉持蔡和森“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的忠实坚毅。对党忠诚,光明之处风霜雨雪再多也要正道直行,这样的人才可信、可敬。“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这是习近平同志追思人民的“好官”焦裕禄同志时写下的诗句,高度赞扬了焦裕禄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习近平总书记称赞“四有”干部谷文昌“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始终以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笔下“高举革命红旗,走过十年征里,把荒岛勾销,将苦难葬埋海底”的誓言。“严”的是党性修养、纪律规矩,“律”的是我们的思想品德和行为操守。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元代诗人王冕的题画诗“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来言志,赞赏的是墨梅不慕虚名、绽放清芬的品格。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就要时刻用陈毅的诗句警醒自己:“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

  以诗为媒,学史力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把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的成果转化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实际行动,在锤炼党性、为人民服务、推动发展上力行。要在党史学习中充分发扬党的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用伟大建党精神滋养党性,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高毛泽东笔下的“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的判断力、“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的定力,胸怀赵一曼烈士“一世忠贞兴故国,满腔热血沃中华”的伟力,服务人民要有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吃苦耐劳精神。要把在红色诗词中获得的精神营养同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坚持求真务实、担当作为。毛泽东曾在党的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推动中国革命“而今迈步从头越”向前发展;周恩来曾在探寻中国救亡图存之道时,立志“面壁十年图破壁”求变求新;朱德在面对日寇强敌时冷静思考“从来燕赵多豪杰,驱逐倭儿共一樽”的退敌战略。今天,不论遇到什么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着力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就一定能做出无愧于党和人民、无愧于历史和时代的新业绩。

  (作者秦恒 赵云龙系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分中心)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华高校网 www.zggx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