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身兼评论员、评论教员、评论研究员多重身份的跨界人,很高兴看到这几年“大学生评论”作为一种教育现象的兴起,看到了时评这种文体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热度,大学生写评论蔚然成风。是的,这不是个案而是一种现象,全国数个“大学生评论擂台”在深耕后已累积出品牌影响,包括中国教育报的“青年说”。学界、业界、教育界以评论为媒介的合作邀请,对大学生形成强大的感召力。每天舆论场上“七嘴八舌”的评论,很大一部分都是这几大平台吸引的大学生作品。一边在媒体版面上创造自己的校园代表作,一边参与公共热点,以评论为触角与时代发生有机联系,这就是如“青年说”这些平台、擂台、舞台最吸引大学生的地方。
“青年说”这个形式尤其值得推广,有公信力的平台与新闻学院合作,把评论课堂延伸到舆论场上,从理财到恋爱,从学历焦虑到就业,就关涉大学生切身利益的话题,展示出大学生的不同视角。这个各大学轮流“坐庄”的擂台,也呈现出不同大学的思想气质。我一直不遗余力地鼓励学生去“打擂台”亮观点,最看重的首先不是写作和思维的训练,也不是“发表”给学生带来的自信,而是把评论当成一种与自己所处的时代、思想和文化发生有机联系的一种方式,使自己的人格发展跳出校园束缚而向大社会去舒展,塑造出一种开放、宽广、饱满的公共人格。
“青年说”这一观点擂台,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创造了一个引领学生立足校园向外看社会、向外舒展自我的平台。有学生通过这种表达尝试,发现了自己在写作上的兴趣和优势,树立了表达的自信,考研和就业有了清晰的奋斗方向。还有的通过评论对时事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有的通过评论结识了其他大学志同道合的评论爱好者,有的通过参赛养成了每天千字的写作习惯。
大学生活不仅是大学里的那个世界,社会很大,世界很大,“大学生评论舞台”就开启了一种对“外面世界”的想象力。在我看来,它不仅为个人提供了多元发展和选择的机会,更在心灵上跳出了狭隘空间的束缚,面向广阔的社会。有人评价鲁迅先生,他在读书写作中找到了一种最适合自己以及他和自己时代关系的一种文体,就是杂文和时评。他也正是通过这种文体,自由地出入于现代中国的各种领域,迅速地吸纳瞬息万变的时代信息。是的,写作不仅是写作,更是一个感受舆论水温、与时代对话的过程,一个吸纳时代信息滋养自己思想的过程。
大学生看社会,社会看大学生,这是一种双向的凝视。我的感受是,一个保持着评论写作习惯的学生,他的思维更加灵敏,总善于像米尔斯在《社会学的想象力》中所说,将个人的困扰转换成公共问题,并将公共问题同社会整体的结构和历史进程联系起来,保持着对所处时代敏锐的“问题意识”。一个通过评论大赛养成了关注时事热点习惯的学生,思维内化的“时事感”,总能赋予抽象的理论和概念以现实的灵魂,善于用当下的时事和现实作理论的诠释,使理论更有实践的活性。养成写作习惯的学生,找到了与社会有机联系的连接方式,对个人的职业发展也有了更从容的心态,不那么盲从和焦虑。这也是“青年说”能在全国各大新闻院系受到欢迎的重要原因,让学生有很多实践获得感。
为什么我们需要写作?它是打破人生瓶颈的最好工具,是人生的通用能力。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基本上大家都被框定在一个职业范畴内,很少在固定之后再打破,写作是一种通用能力,不管你从事什么职业,写作和表达能力都是给人加分的。只有这个通用能力,能够在成年职业固化之后,突破你的天花板,让你跨过职业之间的鸿沟。这也是像高考、考研、公考、招聘之类的考试都要求写一篇文章的原因,支撑“文字输出”的是一个人读过多少书、批判性思维的活跃度、日常动笔的自律度和勤奋度。
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开设了批判性思维和写作课程,写作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评论实践是检验写作能力的标准,“青年说”这一擂台,也从外部视角检验着这些大学写作必修课的教学成色。
(作者曹林系媒体评论员、新闻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