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础教育> 文章详情页

奔赴更美好的未来

奔赴更美好的未来

本报评论员 执笔人:刘钰

  2021年,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是特殊的一年。这一年,恰逢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我们回望历史,汲取建党精神的无限力量,看清教育的来路与去路。

  2021年,在每个孩子的成长轨迹上,亦是特别的一年。这一年,以“双减”为代表的重磅教育政策密集出台。我们见证改革,奔赴更加美好的未来,以教育之力赓续百年初心。

  “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这是党中央对教育未来发展的总体部署,也是教育工作者前赴后继的一场奔赴。

  回望2021年的系列改革举措,指向于构建一个更高的教育起点、一个良好的教育生态、一支过硬的育人队伍……每一分努力皆为了教育美好蓝图的实现,每一位身处其中的学生、家长、校长、教师都会感受到教育的巨大变化。在课上课下、在校园内外、在成长路上……教育正成为每个孩子实现美好未来的通道,而非一场筋疲力尽的竞争比拼。

  我们所奔赴的是公平且优质的教育,在尊重育人规律的前提下,确保每个孩子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2021年,“五项管理”“双减”等基础教育领域重磅政策的出台,为实现这个目标筑起更高更新的起点。一组数据会让我们清晰地感受变化:中小学体质健康优良率由2016年的26.5%上升至目前的33%;76.2%的中小学生睡眠时长达到或接近要求,比去年提升近四成;九成以上中小学生“双减”后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书面作业,85.4%的家长对学校课后服务表示满意;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已压减八成以上……这证明了2021年的教育改革已取得学生学习负担减轻、教育质量提升的显著成效。

  良性的教育生态是实现教育强国的外部环境和必要前提。不可否认,教育生态中长时间存在着“唯分数、唯升学”的错误价值取向,以及学校招生失序、发展不均衡,家长育儿焦虑、教育消费过高等问题。这些问题的积累一定程度使教育偏离了党和政府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初衷。

  可喜的是,2021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重塑教育生态,治理教育痼疾。推进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改革,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出台幼小衔接指导意见,落实对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尊重;理顺“公参民”的办学体制问题,采取雷霆行动整治“以学区房等名义炒作房价”,减轻人民负担;完善规范艺考体考,促进人才选拔更加理性、公平;实施县中振兴计划,确保乡村生源享受优质高中教育……这些政策有一条清晰的脉络:以各个学段百姓最关切的教育难题为切入点,在不同领域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为实现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打下必要而坚实的基础。

  校内是教育的主阵地,教师是攻坚克难的主力军,教育美好愿景的实现必须依赖我国近1800万人民教师的辛勤付出。优秀的教师队伍是根基、是关键所在。

  回顾2021年,我们必须对教师说一声感谢!感谢他们扛起教育改革的重任,不计付出地投身于课堂教学提质、作业管理升级、课后管理服务。而国家也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和举措保障教师权益,完善教师管理制度,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乐于从教。特别是教师法启动修订,进一步明确了教师权利义务、提高教师准入门槛、突出师德师风评价标准,并在教师待遇和保障方面作出规定,体现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立法表达。

  2021年已经进入尾声,2022年的钟声即将敲响。告别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奔赴,一步步脚踏实地接近梦想。当世界教育的赛道不断升级,透视教育改革的未来,还有诸多现实的挑战,比如“双减”后新生的教育问题、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改革、高中阶段职普分流的推进、大学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紧迫并富有挑战。唯有中国教育人勠力同心、风雨兼程,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汲取前行力量,始终将人民群众所急所想的教育大事放在心上、落于行中,方能早日实现中国教育的壮丽未来!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华高校网 www.zggx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