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全党全国全社会都要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团结一心,英勇奋斗,坚决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更大的胜利!
——习近平
解读
脱贫攻坚精神,刻写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凝聚着举国同心接续奋斗的坚强意志,彰显了一任接着一任干的坚守执着,构筑起各方参与众志成城的精神丰碑,必将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一往无前、砥砺前行,实现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脱贫攻坚精神的形成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反贫困始终是古今中外治国安邦的一件大事。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同贫困作斗争的历史。”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除了遭受残酷的本国封建压迫以外,更遭受了帝国主义势力残暴的民族压迫,国家积贫积弱、政局动荡、战乱频仍、民不聊生,贫困的梦魇深重地困扰着中国人民。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任何革命精神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之后,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成为我们党的重要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实现中华民族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在全国范围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减贫事业的历史高度,精心谋划中国精准脱贫工作,对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战略指引并躬身践行。任何精神形态的孕育都具有一定的历史条件和实践基础,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了伟大脱贫攻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中国人民意志品质、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充分彰显,赓续传承了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脱贫攻坚精神的内涵阐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
上下同心。“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号召下,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履职尽责、不辱使命,通过抓好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和五级书记抓扶贫的责任机制,有效将脱贫攻坚的顶层设计与贯彻落实相结合;通过动员和利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人力、物力、财力优势,撬动西部地区发展潜力,有效实现了区域协调发展;通过开展“万企帮万村”活动、推进“企业组团促扶贫,就业脱贫全覆盖”,构建起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机制三位一体扶贫模式;通过有序开展定点扶贫,查漏补缺,补齐短板,最终形成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汇聚起排山倒海的磅礴力量,使贫困地区的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尽锐出战。“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累计选派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名村干部一道奋战在扶贫一线,带领着“精兵”来打“硬仗”。高校教师、大学生奔赴贫困县支教、支农、支医,作为“尖刀班”扛起扶贫“刀尖”责任,对接贫困县实际需求,探索出了教育扶贫、智力扶贫、科技扶贫、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消费扶贫、文化扶贫等具有“高校品牌”的特色扶贫路径。他们中有“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农民院士”朱有勇、有深入贫困地区开展调研评估工作的“扶贫教授”廖和平、有婉拒高薪聘请主动来到偏远贵州山区无偿支教的“全国名校校长”陈立群等。
精准务实。“天下大事,必作于细。”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湘西州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同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围坐在一起,亲切地拉家常、话发展。村民们谈变化、讲困难、道实情,习近平总书记边听边问。也正是在这次交流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各地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坚定信心、勇于担当,对扶贫对象实行精细化管理、精准化扶持,对扶贫资源实行精确化配置,建立全国建档立卡信息系统,确保扶贫资源真正用在扶贫对象上、真正用在贫困地区;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真正发挥拔穷根的作用;下足绣花功夫,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扶到家庭,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不搞花拳绣腿,不搞繁文缛节,不做表面文章,实施经常性的督查巡查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切实防止形式主义,使脱贫成效真正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
开拓创新。“不日新者必日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采取了许多具有原创性、独特性的重大举措,组织实施脱贫攻坚战。我们党立足国情,把握减贫规律,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精准扶贫”被写入第73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消除农村贫困,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丰富和发展了全球减贫治理理论,为全球减贫贡献中国伟力;出台一系列超常规政策举措,构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责任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投入体系、监督体系和考核体系,创新了扶贫制度体系,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创造绿色生态减贫、电子商务扶贫、异地搬迁扶贫等新模式,扶贫成效显著提升;创新社会帮扶方式,形成了人人愿为、人人可为、人人能为的社会帮扶格局。正是在这种敢为人先、奋力进取、勇于探索的开拓创新精神激励下,中国实现了快速发展与大规模减贫同步、经济转型与消除绝对贫困同步,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
攻坚克难。“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国际经验表明,当一国贫困人口数占总人口的10%以下时,减贫就进入“最艰难阶段”。2012年,中国减贫大业迎来了这个关键节点,进入了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面对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的现实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战考验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干事能力、工作作风,既要运筹帷幄,也要冲锋陷阵。我们党聚焦“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实施挂牌督战,发扬不畏艰难、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奋斗精神,啃下了最后的硬骨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特大洪涝灾情带来的影响,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顽强拼搏、不懈努力,做好“加试题”、打好收官战,在困难面前勇于亮剑。久久为功、锲而不舍,我们党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坚中之坚,以坚强决心和顽强斗志砥砺前行。
不负人民。“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们党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坚持脱贫攻坚为了人民、脱贫攻坚依靠人民、脱贫攻坚成效由人民评判,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在脱贫攻坚斗争中,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恪尽职守,不怕牺牲”的优秀品格,用宝贵生命践行了共产党员“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铮铮誓言。我们不会忘记,电视镜头里,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的父亲替女儿出席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听到女儿名字后,不禁潸然泪下;我们不会忘记,江西“90后”夫妻吴应谱、樊贞子牺牲在扶贫路上,当时樊贞子肚里还有两个月大的胎儿,家人痛心不已;我们不会忘记,湖北扶贫干部谢睿殉职后,他幼小的孩子整天在纸上摹画爸爸……他们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我们每一个人心中。
脱贫攻坚精神的时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脱贫攻坚精神就是当下的中华民族和中国社会最为亮丽的精神标识。
脱贫攻坚精神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重要法宝。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以热血赴使命、以行动践诺言,积极维护贫困群众的根本利益,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广大扶贫干部舍小家为大家,常年加班加点、任劳任怨,困难面前豁得出,关键时候顶得上,把心血和汗水洒遍千山万水、千家万户。他们在与当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对基层实际情况的了解,而且提高了处理基层工作和复杂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成长为可以担当重任、能打硬仗的高素质干部。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工作全过程和各环节,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基层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脱贫攻坚精神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力武器。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脱贫攻坚取得了物质上和精神上的累累硕果,极大地推进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
脱贫攻坚精神是全球减贫领域中国经验、中国智慧的生动体现。在全球贫困状况依然严峻、一些国家贫富分化加剧的背景下,中国立足国情、把握减贫规律,构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在这场硬仗中,脱贫攻坚的重要经验和认识,是共产党人的智慧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在中国的最新发展,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
脱贫攻坚精神不仅展现了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面貌,而且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和治理绩效,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优越性。将脱贫攻坚精神发扬光大,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必将凝聚起中华民族砥砺奋进的磅礴伟力,鼓舞起中国人民永不停歇的奋斗热情,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作者张翔系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
联合主办:中国教育报刊社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高等学校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