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础教育> 文章详情页

共你们,细读红楼

  看到《细读红楼:末世里的深情与荒唐》这本书时,心里“喜得无可不可”,不仅仅因为这是我喜爱的老师的教学成果,还因为这本书饱含我那段美好的课堂体验。

  还记得高二那年夏天一节古文选修课上,老师讲到《闲情偶记·芙蕖》中的“予四命之中,此命为最”,许多同学颇感费解。老师又补充介绍了李渔“四命”之说,让我们想一想自己的“命”是什么。

  作为一个曾多遍阅读原著的“红楼迷”,我几乎要将“红楼梦”三个字脱口而出,可犹豫片刻又咽了回去。一方面是因为彼时我恰好在打磨一篇关于《红楼梦》的文章,长时间用解剖刀似的眼光审视作品,欣赏之意已少了大半;另一方面,眼前两位老师对这本书的探索之深让我意识到远不能将其称为自己的“命”。

  这两个人就是开设选修课“《红楼梦》文本细读”的于鸿雁老师和白楠茁老师。选修课开始于暮春,偌大的校园寂静无声,只有我们这些上课的学生走出教室,在校园一隅读红楼。温热的阳光洒下来,静谧旖旎的春光里洋溢着脉脉温情。

  美国教育学家菲利浦·杰克逊在《班级生活》中写道,学生对秩序的忍耐和遵守,来源于教室生活的三大特点:拥挤的人群、评价性的环境和不平等的权利关系。在选修课上,我们可以跳脱出教室局限的空间,并自觉遵守课堂秩序——两位老师为了不打断学生的阅读思绪,并未“监督”分散在校园各处的学生,但每个学生都自觉而安静地阅读。这诚然是《红楼梦》的魅力,但更重要的是两位老师营造的氛围——两位老师的室内课就不是“拥挤、评价性和不平等”的。课堂上,探究文本中富有深意的细节,带动关于生命意趣的交流,充满了“求真、向善、尚美”的启迪性,而我们就在老师的不断启迪之下自发地对《红楼梦》萌生了热爱。

  这种启迪性正是这门选修课的一大魅力,它的另一魅力在于每堂课都有独特的美。两位老师以“美感”为主导,带领我们细读文本,体会曹公遣词造句的讲究;走进一颗颗纯粹澄明的青春心灵,探索生命之美;细嗅大观园曲终人散时那一枕落花香,理解悲剧艺术之别样的凄美。

  朱光潜在《谈美书简》中将人们对待一个事物的态度分为三种: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可贵的是,两位老师也并未忽视“实用”和“科学”,详解“草蛇灰线,伏脉千里”“背面敷粉”等文学创作手法,让我们在文学熏陶中提高文学素养;结合多个场景分析同一人物,打破了人物的标签化形象,让我们意识到人的多面性、复杂性,在人际交往中多了一份包容和理解……

  毕业后回母校,再谈起这门选修课,于鸿雁老师说:“我们上完一学期的课,自己非常得意,甚至都忘了问你们效果怎么样。”

  我理解于鸿雁老师所说的“得意到忘了问学生效果如何”,两位老师在课堂上永远全情投入,迫不及待地把研读文本收获的新解倾囊相授。两位老师陶醉在文本中,时而为书中生动热闹的场面忍俊不禁,时而为衰颓没落的家族唉声叹气,引得我们也时而捧腹,时而心寒;两位老师想尽办法让这鸿篇巨制更贴近中学生的理解层次——一句“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高兴得不要不要的’”立刻消除了半文半白的语言障碍,而引入《小王子》《千与千寻》等文学影视作品的比衬,更加深了我们对主题的理解,也让《红楼梦》走入了每个学生心里。而我这个比别人多读了几遍《红楼梦》的学生,在知道更多细节的同时也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齿颊互芬”。

  如果不曾上这门选修课,《红楼梦》依然是我青春记忆的一部分,但只会是孤独而单薄的。在两位老师的指引下,我与同学完成了一次共读之旅,关于《红楼梦》的记忆变得更丰富,那段青春岁月也被点亮了。

  (作者卢君彦系北京四中毕业生)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华高校网 www.zggx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