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张晓华是吉林省吉林市第二实验小学原副校长,她一辈子都耕耘在教学一线,为人谦和,热爱生活,总是用敏锐的思考、丰厚的教学智慧引领我们成长。
相信大多数青年教师与我一样,在做教学设计时总是有意无意拔高教学难度,或者将掌握的新技巧、新方法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以期让人眼前一亮。记得我准备某次全国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大赛时,当时参赛内容是一节习作指导课《与众不同的联想》,要求从点、圆、线、三角形和波浪线等图形中引发学生联想,找到与生活中对应的人或事,最后明确写作内容。
为了上好这节课,教学设计已经被修改、推翻多次,但这并不是最大的难题,最难的是学生由图形引发的联想太简单——看到圆就想到太阳,看到三角形就想到金字塔,学生的想法总是与我“高大上”的预想有差距。
看我急得团团转,师傅帮我分析了原因:“多次试讲你应该已经感觉到了,学生的想法都是与生活紧密相关的。但你每次听到这样的回答,不是顺势而导而是一味拔高。一旦有了你的拔高,举手的学生一下子就减少了,学习热情也就下降了。”
我默默点点头。看到我认同的表情,师傅叮嘱道,上课不能总想着教学设计,要眼里有学生,心中想着学生,根据学生的想法施教,这样课才能上好。
为了让我真正明白她的想法,师傅走上讲台亲自示范。当学生说“看到圆就想到了太阳”时,师傅引导学生说“是啊,你们就像八九点钟的太阳一样,充满活力。说到这里你们又想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我们应该好好珍惜现在的时间”;当学生说“看到三角形就想到了金字塔”时,师傅引导说“金字塔的修建是一段时间漫长、付出了巨大代价的历史,回顾那段历史你脑海中出现了什么”,学生回应“看到了法老的残暴”“看到了烈日炎炎下,监工扬起鞭子抽打无辜的百姓”“看到了每一座金字塔都是一部血泪史”……坐在台下的我,被师傅精彩的教学深深折服。
走出教室,师傅告诉我,与学生交流要用他们听得懂的话表达,而不只是大段的陈述甚至是煽情或堆砌辞藻,要根据学生的反应包括语言、眼神和表情,读懂他们感兴趣的是什么,再确定接下来要讲的重点。
就这样,我学着师傅的做法一点一点改变自己。课上得有趣味了,我也更自信了。那次活动的最终评审结果是我获得了一等奖,接过证书时我心潮澎湃。
此后,我转换视角,不再做“繁难偏”式的教学设计,不再生搬硬套别人的教学技巧,而是沉下心来用心研究学生想什么,看他们是如何学习的。
如今,我已成为学科教研员,看到那些朝气蓬勃的青年教师,看到他们在课堂上对专业成长的渴求,我总会想起自己成长的日子里师傅的叮嘱,便将师傅的话讲给他们听,也把自己从学生视角做好的教学设计分享给他们,还会到课堂试水,看看自己的想法有没有远离学生。
一直不能忘记师傅给我指导、助我成长的温暖时光,她平实的话语带着朴实的教育智慧:只有心里始终装着学生,课才能上好,才能上出应有的味道来。
(作者唐德喜系吉林省吉林市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