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实施后,湖南省长沙高新区麓谷小学将“三点半课后服务课程”升级为“三点半课后服务儿童新生活学程”,探索“学程”的开发与实施,聚焦学生成长。
放学后,学生喜欢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需要什么样的课程呢?通过问卷和访谈,学校向学生了解并征询意见。学生的答案是:放学后他们渴望有“玩”的时间、“玩”的生活。“玩”包括参加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艺术活动、游戏活动、科创活动、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技术活动等,这成为学校三点半课后学程开发和实施最重要的依据——为学生减负,为成长赋能。
诚——“小小志愿者”学程。调查发现,学生非常愿意参加具有奉献意义的实践活动。于是,学校组织学生课后走进社区,成为一名“小小志愿者”。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选择与社区红军老战士聊天、帮助社区孤寡老人、开展社区居民垃圾分类宣传和社区居民防电信诈骗宣传等志愿服务项目。
勤——“运动小达人”学程。小学阶段是学生奠定身心健康成长基础的关键时期,运动是儿童天生热衷的项目,又是放学后学生身心减负和体质增强的良好方式。在课后服务中,超过一半的学生选择了“运动小达人”学程。根据学生需求,学校开设了不同年龄段的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武术、花样跳绳、跆拳道等学程。与日常的体育课不同,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运动项目,教师则根据学生个性差异设定相应的运动量和挑战任务,帮助学生根据自身运动潜质确定学习和练习目标,让学生“有挑战、没压力”,也让课后服务具有“玩”的味道。此外,学校还开设了校园“劳动小达人”学程,帮助具有种植、养殖、厨艺、烘焙、手工等兴趣的学生,在劳动中分享游戏快乐、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动手能力。
博——“小小研创家”学程。儿童是天生的探索者,他们对大自然、宇宙、发明创造都充满了无限的探究热情。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学校开设了“自由阅读”“发明创造”“科学探索”“人工智能”“机甲大师”“无人机”“3D打印”等学程。在阅读学程中,学生可以自由阅读经典绘本、童话、名家名作等;在科创学程中,学生手脑并用,不断尝试解决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雅——“小小艺术家”学程。小学是学生主动感受美、欣赏美、追求美的初始阶段,许多学生喜欢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活动。基于学生对美的体验需求,学校开设不同学段的审美学程,如合唱、舞蹈、儿童画、国画、书法、主持、戏剧、戏曲、民族乐器、湘绣、摄影等。教师引领学生在艺术学程中感受自然之美、韵律之美、色彩之美、线条之美、语言之美。
影响学程实施效果的关键因素主要有:师资调配、课程安排、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学校在课后服务环节坚持“一规两整三自主”的基本策略。
规划学程实施。学校以校情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制度为保障,以政策为依据,科学规划课后服务新学程。在学程规划研发过程中,学校深入研究相关的政策和文件,确保把握政策导向和政策底线。
整合师资和场地。学生的需求是多样化、个性化的,但学校的师资却非常有限。学校需要盘活校内教师资源,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业余爱好,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的帮助。如果校内教师无法满足学生需求,学校还要突破办学“围墙”,充分挖掘校外资源。在场地资源整合方面,学校首先整合校内资源,充分利用教室、功能室、廊道、花园、运动场、种植园等场所,因地制宜为不同学程安排相对固定的场地;其次整合校外资源,争取社区支持,将学校附近社区内的游泳中心、敬老中心、公园、科创园、文化中心、花圃、种植园、养殖场等场所作为校外学程基地。
坚持学生“三自主”。自主选学走班:学校开设方便学生自主选课的分类学程和分层学程,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选课方式。自主合作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组成若干“小伙伴团”开展合作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的角色定位是一名辅导员,是学生学习的陪伴者、发现者、鼓励者。自主学习评价:学校采用生成性评价方法,教师与学生商量后确定学习目标,指导学生自我记录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目标达成情况。
为学生重构“三点半课后服务儿童新生活学程”是麓谷小学深入推动学校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学校回归教育本真、走好高质量办学之路的重要途径。
(作者左 鹏 刘小勇均系湖南省长沙高新区麓谷小学,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中小学‘三养’教育综合实验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FHB160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