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天桥区以7天“劳动周”为杠杆,撬动12学年劳动教育
打造新时代中小幼劳动教育新路径
作为全市仅有的地跨黄河两岸的中心城区,济南市天桥区充分依托地域特色,将7天“劳动周”作为引领区域劳动教育的突破口,深耕细作、扎实推进,以小切口撬动12学年的劳动教育大文章,逐步生成了济南市天桥区劳动教育的新样态。
全区针对12学年编写《劳动周活动设计参考案例》,并打造内含45个基地的《天桥区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图谱》。这两大资源包的下发,也为全区劳动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活动指南”和“资源支持”。
全域推进,搭建区域劳动周整体框架
先试先行,打造“范式引领”活动样本。
“在国家和省市的各级文件中都提到‘劳动周’的概念。通过研讨,我们认为,相对于其他劳动教育形式,‘劳动周’有时间跨度长、学习空间大、教育内容易系统规划,学生可经历研究、实践、分享等全过程的优势,是实施劳动教育的绝佳路径。”济南市天桥区教体部门领导张萍说。
找到“突破口”和“发力点”后,天桥教育人面向家长、学生、教师及社会各界调查研究、听取意见,并通过“问卷座谈、确定主题、学校试点、专业教研、专家指导”五阶段探索,打造出“‘1+2’劳动周”品牌。所谓“1”,指的是天桥区《中小学(幼儿园)劳动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2”指的是天桥区《劳动周活动设计参考案例》(以下简称《参考案例》)和《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图谱》。
据济南市天桥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婷婷介绍,《方案》是劳动周的根本遵循、总体要求。《方案》的出台,为全区劳动教育搭建起全面统筹、全域推进的整体框架,从“时间确定、主要内容、工作要求、组织保障、专业评估”等方面对劳动周进行整体设计,解决了劳动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问题,为学校提供了宏观层面的指引。
有了总方案,但学校依然可能存在目标上的困惑、流程上的茫然,为此,济南市天桥区教体部门实行“试点先行”的策略,在全区设立12所实验校,并在每所实验校中选定一个年级先试先行,为区域劳动周活动实施提供范式“样本”。在此过程中,幼儿园让孩子们在“自己穿衣、吃饭、整理”等劳动训练中锤炼劳动技能,形成劳动习惯。中小学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入手,细化“佩戴清洗红领巾、系鞋带、掌握种植与采摘技能”等劳动清单;从“儿童习得劳动技能”入手,设计“玩转厨房电器、淘宝大集、我是田园小当家”等主题课程;引导学生们走进超市、农耕基地、博物馆,在实践探索中感受劳动真知。12所实验校在课程设计上进行年段、年级的梯度设计,为天桥区劳动教育从随意化、碎片化走向体系化、序列化,以及提升学校劳动教育的系统性和有效性进行了积极探索。
为推广试点学校经验,济南市天桥区教体部门萃取12所学校的活动课程,梳理出《参考案例》,为全区学校提供了“课程说明书”。《参考案例》以“时间轴线”为线索,将“劳动地点”转换为脉络,以“劳动清单”为活动内容,重现学校劳动周教育真场景,呈现了一本看后就能操作的指引书。该书根据学校实践经验,重点打造活动内容设计,从认领“劳动清单”入手,详列一周活动框架,细描劳动周每天活动内容,适时给予“教育意图说明、资料卡、安全教育说明”等课程指导,构建起了“研—学—做—展—评—思”六维链条闭环体系,让“教什么”“怎么教好”都有据可依,有本可学。《参考案例》是济南市天桥区开展劳动教育的样本,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励着全区各校劳动教育的深入开展。
值得指出的是,《参考案例》在课程的设计上进行了年段、年级的梯度设计,让济南市天桥区的劳动教育走向体系化、序列化。
深挖资源,构筑劳动教育实践平台
发布图谱,活动开展有了资源保障。
提供“课程”之余,济南市天桥区教体部门还着力打造基地,构筑劳动教育实践“平台”。据济南市天桥区少先队总辅导员张秀丽介绍,早在2020年12月,济南市天桥区就通过各方力量为学生劳动教育的开展拓展实践空间,并从近百个选项中遴选出45个基地作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为方便学校使用,济南市天桥区教体部门还编制出区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图谱”,明确场馆名称、地址、劳动教育类型和联系方式,为推动劳动周深入开展提供了“资源保障”和“实践体验平台”。截至目前,全区60余所中小学先后到齐发农场、火车站大厅、山楂园基地开展农业劳动、职业寻访、工艺制作等活动,参与学生达6万余人。
在建设校外实践基地的同时,济南市天桥区教体部门同步夯实学校“多点位劳动基地”建设。目前,已建设泉星小学的百草园、周闫小学的耕读园、行知小学的生活教室等校内劳动教育微基地200余个。
有框架、有样本、有平台,济南市天桥区劳动教育的“劳动周”育人框架日益清晰。在这一过程中,济南市天桥区注重引导学生在劳动真场景、真任务、真体验中进行劳动学习教育。比如,滨河小学在引导学生进行“地摊经济淘宝大集”的劳动周活动时,让学生全程参与打广告、租摊位、进货品、定价位、拉顾客、搞促销等环节。而周闫小学在引导学生做“田园小当家”时,不仅让学生全程参与耕种,还组织他们到农贸市场调研蔬菜价格、蔬菜畅销热度,并调研桑梓大集的历史,了解大集与节气物候的密切联系。
此外,济南市天桥区劳动教育还注重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的一体化教育模式,让劳动教育不仅体现在学校教育之中,还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行知小学到家庭和社区进行劳动教育成果宣讲;泉星小学教学生制作辣椒酱,与家人一起品尝劳动的幸福成果;官扎营小学开展“家庭养植”,将科学知识从课堂、图书馆、植物园搬进日常生活;汇文实验学校走进劳动实践基地,亲身体验种植、扎染、烘焙等。
济南市天桥区还充分利用社会各方力量,为劳动教育提供必要保障。各学校与社区、养老院、图书馆、博物馆等组织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参与到社区卫生打扫、养老院照顾老人、图书馆图书整理、博物馆义务讲解等志愿服务中,让学生在不同的劳动实践中收获成长。
盘活师资,启动劳动教育教师培养工程
协同推进,编织劳动教育综合育人网络。
以育为先,济南市天桥区依托区域“卓越教师”成长计划,不断提升劳动教育学科教师专业素养,先后开展教师专业培训150余人次。配备专职教研员,定期对学校劳动周活动进行业务指导,先后开展相关培训、组织教研活动、开展劳动教育教学竞赛活动200余次,促进劳动教师更加专业化。育引并行,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挖掘人才资源,聘请家长、校外活动导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300余人充实到教师队伍中,形成“专职+兼职+家长导师+特聘工匠”的劳动教师队伍结构。关注劳动教育教师工作业绩,在绩效工资、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享受同等待遇,保证劳动教师队伍稳定发展,先后有10余名教师获评天桥区百佳教师、学科带头人。
今后,济南市天桥区将在全面推进12年一体化的劳动周实施活动、广泛征集优秀“劳动周”案例、由区域一体化逐渐走向学区一体化、深化劳动教育研究、建立以“劳动周”为核心的劳动评价体系等5个方面继续努力。
在深化劳动教育研究方面,济南市天桥区将重点围绕劳动必修课教学、劳动教育与学科融合、校内校外劳动实践指导、“劳动周”实施、校园劳动文化建设5个方面开展研究,实现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的有机融合,打造劳动教育新样态。而在由区域一体化逐渐走向学区一体化的过程中,济南市天桥区将致力于形成针对每名学生特点、符合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因材施教、按需施教的“劳动周”教育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在评价体系的建设中,济南市天桥区将开展劳动教育特色学校评选、专业劳动教师培训,并最终借助信息化平台建立针对学校、教师、学生3个方面的评价标准,形成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三者相统一的科学评价体系。
“劳动教育事关青少年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天桥区教育人将致力于区域劳动教育顶层设计,扎扎实实地做好劳动教育的有效落实,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中小幼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具有天桥区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将‘劳动周’品牌进一步做出特色,实现知行合一,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努力。”张萍说。
(范开云 张秀丽 段丽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