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7年9月开办专业以来,长沙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已培养900余名毕业生。近5年来,学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平均在92%以上,专业对口率90%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总体评价为优良的达97.5%。
毕业生就业率高,用人单位好评如潮,长沙学院培养的人才为何如此“吃香”?
紧扣“产业链”,打造“人才链”
长沙学院是长沙市政府部门举办的一所本科高校,入选国家“十三五”应用型本科规划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省“双一流”高水平应用特色学院建设项目。学校致力于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地方大学,坚持“两型”(教学型和应用型)、“两性”(地方性和多科性)和“一体两翼”办学定位,即以工程应用类学科专业群为主体,现代服务类与文化创意类学科专业群为两翼。
经济与管理学院是学校学生人数较多的学院,共2697名学生,拥有由旅游管理、物流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物业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6个专业组成的现代服务类学科专业群。
“我校的物流管理专业是首批湖南省一流专业建设点,是高等学校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教指委首批新文科试点专业。”长沙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建设负责人、省一流课程建设负责人、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所负责人、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大数据与电子商务教研室主任杨芳说。
学校位于省会城市,属长株潭中心区域,专业紧密对接地方主导产业,与地方政府部门、相关企业、物流园区、物流与供应链行业协会等建立了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是中国物流学会产学研基地、中国商业经济学会产教融合·“三教”改革创新示范基地。
该专业每年70%的毕业生留在长株潭区域。“长沙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非常明确——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该专业一方面为制造业企业、商贸流通企业提供物流与供应链人才,另一方面,为跨境电商企业、电商平台提供电子商务物流人才。
紧抓“资源圈”,筑造“学习圈”
如何将学生培养成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长沙学院充分融合校内校外资源,为学生打造了一个全面的“学习圈”。
一方面,充分运用校内师生资源,将学生“引进门”。
一年级新生刚入校,学校专门开设物流管理导论课程,请有经验的教师授课,同时还请从该校毕业的学生回来当“小老师”,分享大学学习经验。
“我们学校采取本科导师制,所有的专业教师在学生入校后就与学生见面,每名学生都会有一名导师指导。”杨芳介绍。
目前,该专业团队教师已立项一门国家课程、两门省级一流课程、一门省级精品课程、两门校级精品课程,出版14本物流系列教材。
另一方面,充分运用校外资源,将学生“领出门”。
从一年级第二学期开始,学校就会安排学生走进企业去看去学,让学生全方位了解物流行业。
据杨芳介绍,该专业大力建设政行校企资源平台,与25家单位签订校企战略合作协议和实习基地共建协议,拥有企业导师24名,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与中国物流湖南分公司等联合共建“两业融合”产学研基地、与政府部门及跨境电商企业共建跨境电商人才孵化基地等。
“我们学院还创建了乡村振兴—直播电商供应链产学研基地,运用‘直播助农+创业孵化’新模式,培养复合型人才,充分发挥高校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长沙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戴恩勇说。
紧握“比赛场”,锻造“教学场”
长沙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一大特色是“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要培养高质量人才,学生的学、教师的研和教、企业的产一定要打通。为此,学校将比赛场锻造成教学场,让学生在赛中学,让教师在赛中研究教学方法,让企业在赛中发现人才并引进人才。
“2019年,我从长沙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毕业后开始创业。我非常感谢我的母校,这次回来准备从学校招人。”“95后”吴盛兴在校期间,曾参加了2017年度的湖南省大学生现代物流设计大赛,并荣获一等奖,毕业前一年他参加学校组织的跨境电商创业比赛,得到与校外导师交流学习的机会。
学生在校期间可参加的比赛非常多,如“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等。“学生的参赛积极性强,竞赛成绩也非常突出。2021年,我校荣获中国外运杯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二等奖,是省内高校冠军。”杨芳说。
近年来,该专业90%的学生都参加过各级各类竞赛活动,学生获各项创新竞赛奖项达97项。
“现代服务业专业群是我校‘一体两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接地方主导产业的先驱,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类专业积极探索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果,培养了大批产业急需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长沙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曾广胜说。
(戴恩勇 冉轩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