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新技术引领 助推产业快速升级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的西部地区电力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创新实践
近年来,中国特高压电网与智能电网的新技术、新标准、新模式迅速发展,需要一大批掌握新技术的人才支撑。我国西部地区具有丰富的煤电、风电、光伏等多种资源,是我国特高压电网的起点,肩负着电力外送和电网安全的重任,在这方面的需求更加迫切。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作为国家电网公司直属教育培训单位,肩负着电力新技术推广应用及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尤其是2014年以来,学校以培养西部本土化电力新技术人才为使命,与各西部电力公司通力合作,突出新技术人才培养与新技术推广应用,为西部地区培养了大批“上手快、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的新技术人才,有效缓解了当地电力新技术人才紧缺的局面,实现了专业从对接产业发展到引领产业发展。
构建了电力新技术引领的人才培养快速响应机制
2014年以来,国家电网公司加快技术快速升级和更新迭代,发布了以特高压、智能电网等新技术为标志的多达1588项新技术标准,对岗位人员的素质、知识、能力都提出了挑战。为了做好西部电力新技术人才的培养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学校牵头组建了国家电网公司网络大学技术标准学院,构建了以新技术为引领的教学改革快速响应机制,建立了对接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的新技术标准快速响应中心,第一时间将国家和公司新发布的技术标准形成系列培训课程,在技术标准制定与学校人才培养和生产一线应用之间搭建了全天候、全时空的互动学习提升渠道。学校各系部根据新技术标准,同步进行人才培养培训方案、课程标准、整体教学设计、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教学资源库、网络学习课件、活页式教材等教学资源的更新迭代,进行新技术职业环境升级的方案编写与评审、批复与实施、验收与运行等工作,新技术标准第一时间进入人才培养培训的各个环节,确保了新技术人才培养培训的及时性和针对性。
建立了电力新技术引领的课程体系
学校通过深入调研,充分掌握西部地区的电力岗位需求和发展趋势,在提炼电网生产与建设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发掘专业前沿技术技能元素,创新融入人才培养培训方案。面向在校的全日制学生和在培的电力企业新入职员工,优先将新能源发电、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无人机巡检、变电站智能巡视、变电设备带电检测、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调试、配电线路不停电作业、智能电表全自动检定、电动汽车充换电等新技术专项训练以及特高压输电检修、智能变电站运维、变电设备检修、配电自动化、智能量测、智能用电等新技术综合训练纳入课程或教学内容;面向新疆蒙东等西部电力公司的高技术技能参培人员,优先将国家电网公司新发布的技术标准作为培训方案的重要内容,从而实现电力系统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全部环节领域的新技术人才培养。
打造了电力新技术引领的职业场景
学校教师联合企业专家,按照“引领示范新技术、再现工艺流程、锤炼操作技能”的原则,紧密关注电力行业发展趋势,突出新技术人才培养与推广应用,先后设计建设了新能源发电、特高压输电线路、智能调度、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状态监测、配电自动化等新技术型岗位训练场所199个、工位5960个,建成了引领示范新技术的岗位训练环境。同时,建设了电力行业思政中心、能源互联网新技术展示中心、电网安全文化中心。共同开发标准作业指导书193项,标准化开展安全风险交底、工作准备、流程操作及现场恢复等工序,通过反复完成现场工作任务和操作训练,不断强化学生学员安全意识和新技术规范化操作。
学校创设了涵盖技术成果转化的考核验证场景,建设了国家电网220千伏新一代智能变电站和特高压输电线路等新技术新设备考核验证基地。
建设了电力新技术引领的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教师及时掌握电力新技术标准是学校快速引领示范新技术的前提。学校组织教师通过开发新技术标准系列培训课程,提升新技术应用能力。新技术标准系列培训课程的开发涉及专业面广、人员多,课程形式要求创新求变。学校结合专业课程建设,创新业务发展方式,根据每个技术标准宣贯任务,组建了由校内外技术专家、标准编制专家、课程开发专家组成的课程开发工作组。课程开发工作组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深入研究新型电力系统的形态特征,积极收集国家电网公司系统新技术标准应用的典型案例,策划课程展现形式,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开发出系列培训课程。加大专任教师现场锻炼和专业培训,提升教师工程实践能力。通过现场锻炼和专业培训等渠道,促进教师尽快掌握电力前沿知识,掌握新技术、新工艺操作流程,从而形成一支掌握新技术、熟悉生产现场的专任教师队伍。大力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提升电力新技术进课堂效率。在国家电网公司的支持下,学校建成了包含1228名现场专家的兼职师资库,每年从国家电网公司下属包括西部地区在内的60余家电力企业选聘约160名技术骨干为学校兼职教师。专兼职教师共同研讨新技术新工艺,为学生学员传授岗位知识、开展岗位技术技能训练,培训新技术新工艺,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和电力新技术进课堂的效率。
实施了课岗融通的评价机制
学校组建了国家电网公司技能等级评价指导中心,代表国家电网公司负责技能等级证书开发与认证,组织开展并指导有关单位规范开展国家电网公司员工和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技能等级考核评价工作。针对全日制在校学生,对接岗位标准和电力新技术,牵头开发了变配电运维、继电保护检修、电力系统营销服务等9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并经国家教育部门颁布实施,学生经过课程学习训练后即可参加相关证书考核认证。针对职后培训人员,对接岗位标准和电力新技术,牵头开发了无人机巡检工、换流站值班员、继电保护员等60个岗位工种的技能等级评价标准,建立了从初级工到高级技师的五级技能考评体系,并经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批准实施。
夯实了思政引领的育人功能
学校在培养学生学员掌握新技术的同时,建立了“课程+工作任务+岗位训练+基地+活动”多维度思政育人体系,夯实了思政引领的育人功能。
实施课程育人。面向西部地区学员,加强“四史”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实到学员培养全过程。深入挖掘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传统、优秀企业文化、工匠精神、民族团结、创新创业、劳动教育等思政元素,浸入课程标准、行动式教材、课程教学和岗位技能训练。
实施“工作任务”和“岗位训练”育人。通过完成一项项真实的工作任务和反复的、严格规范的岗位技能锤炼,厚植学员爱岗敬业、吃苦耐劳、专业专注、精益求精的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
实施“基地”育人。通过电力行业思政中心、能源互联网新技术展示中心、电网安全文化中心,实施沉浸式、体验式教学,素材鲜活、生动、有互动性、立体、快捷,让西部地区学生学员深入感受百年电力发展底蕴和光辉未来,厚植“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国家电网企业精神,激发学习兴趣,找准职业定位方向。
实施活动育人。开展“思政大课堂”活动,切实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办学宗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立“社团育人、创新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的“四位一体”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培养学员阳光心态和责任感。请大国工匠、企业领导等面对面开展讲座,强化学员和企业的沟通。举行学员拜师仪式,增强学员的企业归属感与职业认同感。
取得了新技术人才培养显著成效
2014年至今,学校从西部地区连续招收了7届全日制高职生共803人,已毕业的4届共434人,同时培训西部地区新入职电力员工38419人、在岗电力员工32110人,进行技能等级评价高级技师711人,他们在电力新技术岗位上发挥了突出作用,支持了中国特高压输电线路与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获得企业高度认可,成为了综合素质高、职业能力强、扎根西部地区的本土化电力新技术人才。
学校以此为主题取得了若干项成果。“电力央企教育扶贫实践研究——基于山东电专新蒙定向培养学生的个案探析”获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主题征文优秀奖,“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创新实施现代学徒制”案例获全国电力行业产教融合案例一等奖,“电工类专业(新蒙班)现代学徒制试点”获批山东省第三批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供用电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获批国家第二批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立项建设项目,“电网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获评山东省高等学校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继电保护传承创新平台”获评首批山东省职业教育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智慧城市电力电缆输电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获评山东省高等学校应用技术优质协同创新中心,“电力电缆”课程获评国家课程思政示范课,“智能电网保护与控制教学团队”获评“山东省高校第二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电力电缆运维与检修”作品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电网侦察兵——北斗+区块链赋能反窃电预警侦别系统”获第七届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行企校’一体化办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获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西部地区本土化电力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获全国电力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道远且阻,志坚者进。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将继续坚持以新技术人才培养和推广应用为目标,大力深化产教融合,努力提升育人质量和为行业企业服务水平,致力打造职业教育的新标杆,为西部本土化电力技术人才培养作出更大贡献。(李勤道 甘言礼 王涛 袁旺 叶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