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职教育> 文章详情页

为了天汉大地更富美 ——陕西理工大学校地融合发展纪略

  打开陕西理工大学官网,近期一系列有关校地融合的新闻非常亮眼:2021年9月11日《开发生态产品、助力汉中“生态+”战略暨汉中生态产品技术创新研究院成立大会在我校举行》;9月18日《天汉数字经济研究院在我校揭牌成立》;9月27日《市校共建汉中汉文化研究院在我校揭牌成立》;10月14日《我校与汉中航空经开区举行共建航空制造产业学院签约仪式》……

  近年来,学校铆足干劲儿推进校地融合各方面工作,出台政策,成立院所,签订协议,一项项举措紧锣密鼓实施,校地共建、资源共享、多方共赢的格局逐步形成。

  扎根秦巴坚守服务使命

  西部地方高校与地方繁兴休戚与共,如何履行社会服务使命,为区域发展建功献力?陕西理工大学60多年的发展给出了明确的答案,这就是始终秉持在贡献中求支持、在服务中谋发展的理念,紧盯区域产业和社会发展需要,始终与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同频共振。

  汉中大学、汉中师范学院和陕西工学院时期,学校分别以培养紧缺的农业、医疗、基础教育师资和工程技术人才为重点服务区域。两校合并成立陕西理工学院,到成为涵盖文、理、工多学科,陕、甘、川、鄂、渝毗邻地区较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综合性大学——陕西理工大学,学校全面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等职能,确立了“立足陕西,服务基层,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面向定位,累计输送的13万名高级专门人才中绝大多数奋斗在西部地区。陕南基础教育78%的师资来自该校,陕西省工业重镇宝鸡聚集着大批陕西理工大学毕业生,很多人成长为企业及行业中坚。与此同时,学校始终以服务社会、服务地方发展为己任,主动统筹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为地方发展助力。

  学校依托省级重点实验室和省级工程中心等平台,建立政校企战略联盟。近5年,与汉中11县区及陕甘川鄂豫周边地区,建立政产学研服务机制,先后与5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建立了产品研发、技术服务、规划设计、人员培训等合作模式,转让成果1400余项。

  在学校看来,地方繁荣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更大空间和更多需求,只有融入地方,学校才能获得更多支持和发展契机,更加有作为。因此,在校地融合方面站得更高、谋得更全、做得更实。

  对接需求 促进协同育人

  学校在坚持工程教育和教师教育特色的基础上,根据地方发展战略具体需求,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近两年新建食品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等地方急需的本科专业,新增应用经济学、电子信息、资源与环境、土木水利、生物与医药等硕士学位授权点。现有62个本科专业,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满足地方发展需要,目前正在积极申报医学、药学、康养等专业。在汉中及周边建立200余个生产实习实训基地、100多个教育实习实训基地,地方科技人员和富有经验的教师指导实习实训。从2012年开始,学校承担了培训基础教育师资的“国培”和“省培”计划项目,连续10年对汉中及周边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进行短期培训,培训各类教师3000余人。2020年,学校自筹资金,为对口帮扶的南郑区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作了培训。

  学校为所在区域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人才,毕业生也以各种方式回馈母校,积极参与校地共建、协同育人。2021年下半年,学校协同育人打出“组合拳”:与陕建六建集团、汉中秦航精密机电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了校企战略合作协议;首个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在汉台区红星菜园子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挂牌;陕西省汉中公众科学素质与创新发展研究中心在学校成立。

  为全面加强教育交流与合作,促使基础教育与高校有机衔接,推动“学研在汉中”城市品牌建设,2021年10月22日,学校与汉中市教育部门签订了校地合作协议书,涵盖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制定、教育教学改革、师资培训研修、教学团队发展、本科生和研究生招生培养、实践基地建设、就业创业等内容,以协约形式建立了常态化合作机制。

  搭建平台 聚焦汉风古韵

  学校地处汉水上游的历史文化名城汉中市。汉中有“汉人老家”之誉,汉水、汉朝、汉文化一脉相承。这里是古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故里,刘邦、诸葛亮、张良曾经演绎了金戈铁马的两汉三国活剧,形成了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深入挖掘、研究、利用、保护汉文化资源,为地方文化和经济建设献智献力责无旁贷。

  早在2005年,学校就成立了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汉水文化研究中心,下设秦岭与蜀道文化研究所、文学与文化研究所、两汉三国文化研究所。研究中心聚集一批校内外学者,每年定期出版《汉水文化研究》辑刊。由于成果突出,中心被确定为省级重点人文社科基地和全国人文社科普及基地。2013年,70多万字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科研项目成果《汉水文化史》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引起了海内外学人和地方政府部门的关注。

  为进一步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学校先后与地方联合成立了西北联大研究所、地域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汉水中上游文化遗产研究会等10多个平台。近10年,学校与地方政府部门联手,举办了百场以地域文化和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发表了200多篇学术论文,出版了《三国文化研究》《汉中地域生态文学与文化研究》《蜀道诗与蜀道文化的发掘与研究》《汉水流域新时期小说研究》等专著20余部。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汉文化内涵、拓展了教育教学资源,也提升了城市品牌,有力促进了地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经济繁荣。

  为更好地研究陕南、服务陕南,助力秦巴山区跨越发展,2014年陕西理工大学联合安康学院、商洛学院等陕南3所高校,共同成立了陕南发展研究院。该院以3所高校的平台建设和人才资源为依托,每年召开“陕南发展研究论坛”,为陕南发展提供战略谋划和项目建议,建设新型智库。从7届论坛确立的主题:“水资源保护与区域生态补偿”“陕南资源开发与循环经济发展”“陕南脱贫攻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与陕南特色小镇建设”“陕南绿色循环发展与乡村振兴建设”“大秦岭生态保护与陕南循环展”“陕南核心城市建设与高质量发展”,可见理论与实践的有效对接。2020年9月,在陕西理工大学举办的论坛收到论文和研究报告80多篇,为推动秦巴山地与黄河、长江“一山两河”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献智献策,在省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陕南地区生态产业化战略及其实现路径》等3篇文章,被《中国社会科学报》以《保护大秦岭,抓住新机遇》为题整版刊发。

  近年,汉中市明确了“绿色循环、汉风古韵”的战略定位。2021年,市校共建“汉中汉文化研究院”,学校成立“汉中历史建筑研究院”,通过研学交流、互学互鉴,聚人气、养文气,并通过国际合作和留学生教育,持续扩大汉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把汉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为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注入了新动能。

  融合创新 赋能区域产业

  陕西理工大学所在区域是川陕革命老区、秦巴连片扶贫开发重点攻坚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涵养地、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近年来,学校围绕秦巴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水源地绿色循环经济补偿、工业应用和智能制造、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骄人成果。

  依托陕南秦巴山区生物资源综合开发协同创新中心、秦巴地区生态与环境保护协同创新中心等省校级平台,聚焦秦岭生态保护,开展秦巴地区生物资源多样性与生态保护研究。进行秦岭及汉江湿地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落实守护秦岭生态安全国家战略。“秦巴地区食药用菌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在陕西省多地推广应用,项目入选科技部门“扶贫好项目”。“一园、三季、多茶”技术体系被大力推广,改变了陕茶单一生产模式,使茶产业量价齐升。

  围绕秦岭生态保护和秦巴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技术开展协同攻关。仅陕南秦巴山区生物资源综合开发协同创新中心就承担各类项目3033项,其中包括国家级别项目26项,省部级项目126项,累计经费10401万元。通过协同攻关,解决了制约中药材、食用菌、茶产业的系列共性关键技术难题,产出了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转化经济效益超300亿元。

  2017年以来,学校积极投入人力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选派科技特派员等300余人次,承担陕西省“双百工程”扶贫工作,工作事迹入选教育部门精准扶贫典型案例,有力助推柞水、平利等秦巴山区23县脱贫摘帽。学校对口帮扶的南郑区和镇巴县实现整体脱贫摘帽。镇巴县中药材基地建设项目获教育部门“全国第三届省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陕南移民安置点人居环境使用后评价及宜居性研究”等研究受到关注,扶贫工作得到各级政府部门高度肯定,多次被评为省市区先进单位。

  发挥智库作用,为政府部门决策、助推“四个在汉中”等提供咨询。参与陕南三市绿色循环发展咨政研究,先后制定《陕西汉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十四五”发展规划》《汉中市中医药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等6项产业规划,《安康富硒品牌建设现状与对策》等4份调研报告,得到地方政府部门和行业的充分肯定。

  今年以来,学校在校地融合方面举措更多、步子更快。全体校领导深入汉中各县区调研,全力助推校地融合发展,汉中市政府部门领导多次来校调研,共商校地深化合作。瞄准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需求的研究机构先后成立:起落架及飞机结构件加工检测陕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秦巴中药材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海智基地”,与汉中市汉台区共建“乡村振兴研究中心”“汉中生态产品技术创新研究院”“天汉数字经济研究院”与汉中航空经开区签约共建航空制造产业学院……11月,汉中市科技部门给学校发来200多家企业的技术需求清单,学校相关学科及科研团队正积极对接。政校企、产学研全方位合作,成果可期。

  汉中自古有“天汉”美称,《诗经》“维天有汉,监亦有光”,把汉江与银河对应。愿陕西理工大学校地融合实践探索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天汉大地如银河般更加亮丽多姿。(张赟 袁平夫)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华高校网 www.zggx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