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职教育> 文章详情页

西华大学工程造价专业靠党建带动形成好教风与好学风—— 摆开“雁阵” “群雁”竞飞

  在西华大学有这样一个专业,教师常常因为争论教学问题面红耳赤;学生上课,前四排的座位需要提前三个小时“占座”;他们编写的教材,被全国许多高校采用;他们制定的标准,成了行业的“标杆”;他们培养的学生,往往还没有毕业,就被用人单位“抢订”一空……

  这就是在业界有“南西华”之称的西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工程造价专业。这样的教学成果从何而来?这样的教风、学风从何而来?

  “党建让专业里的每一只‘大雁’有了‘向心力’,有了高飞的动力和远翔的方向。”工程造价系主任熊伟从教近30年,在他看来,一代代“造价人”传承发扬重视党建的优良传统,运用党建的思维和办法破解发展难题,“探索了新路径,形成了好风气,锻造了好队伍”。

  “组团阵”:群雁教学打造一流“金课”

  多名教师“组团”同上一门课程,在不少人看来是“稀奇”,但在工程造价专业已经成为常态。“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是该专业传统专业课之一,主要内容是房屋建设配套工程的计量与计价。“以前,这门课程仅涉及供电、供暖、给排水等领域,一个教师完全能‘包打天下’。”教师卢永琴教授该门课程20余年,近年来由于行业的快速发展,让她这样的老教师很不适应,“如果再像以往一样教,学生出去怎么就业?”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新技术、新理念给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提出了更高要求。“除了传统的水、电、气,我们还要教授消防、通风以及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知识。课程涵盖的面越来越宽,难度大大增加。”她说。

  在工程造价专业,像这样一位教师上不下来的课程还有很多,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方法改革成为专业发展中绕不开的问题。2017年,工程造价专业开始探索教师组团授课,上什么?怎么上?如何分工?如何评价?一连串的问号打在教师心中。

  面对这一新课题,工程造价系教工党支部书记李海凌和党员教师卢永琴、郭丹丹,组成“头雁攻关”小组,争分夺秒、挑灯夜战,从进企业调研到完善课程内容、从集体备课到研究课堂组织流程、从划分课程模块到探索使用新的教学手段……经过两年多磨合、碰撞,“组团授课”模式日臻成熟,“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也获批省级一流课程。

  由党员教师协同攻关,探索打造的教改“样板”,引起了专业教师热烈反响。除了“群雁授课”,近年来,为了满足行业对“既能全算、又能全管”工程造价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该专业党支部牵头,突破传统单兵作战的学生指导模式,组织不同专业背景教师开展“群雁指导”,跨专业、分学段指导学生,真正实现多专业交叉融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熊伟说,如今,专业教师人人思改革,人人想创新,“群雁”竞飞忙教学,让课程的“含金量”越来越高。

  “混合阵”:把教学和思政工作“拧成一股绳”

  “每一张造价表的背后,都是一张复杂的关系网。”今年9月的“开学第一课”上,辅导员黄佳祯用电视剧《理想之城》中的案例,结合工程造价专业课程,给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职业道德主题班会课,让学生深受触动。

  像这样既有专业视角,又有温度、深度的班会课周周都有。“在我们学院,一专多能是辅导员的基本素养。”黄佳祯说,辅导员除了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还要了解学生的专业、课程,“尝试把‘两条线’融合起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新格局,构建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协同育人新局面。”

  工程造价专业有一个几十年来“雷打不动”的传统,就是每周四的“政治学习”。专业发展的大小事务都要党员讨论、民主评议;该专业把职工活动和党性教育结合起来,理论学习读书会开展得有声有色;同时,把党建与课程建设相结合,教学搞得怎么样,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针对问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在李海凌看来,通过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群雁”围绕教学科研谈问题、谈想法、谈措施,将党组织生活融入业务工作,以支部会议辐射系部会议,使其常态化制度化,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开启了“头雁引领方向、中雁开拓进取、尾雁紧追不懈”的工作模式。

  党员开会学习,其他教师、辅导员干什么?“列席参加!”李海凌说,工程造价专业把党建工作作为教学、科研、思政工作深度融合的牵引,着力摆好“混合阵”,专业教师说思政,辅导员谈专业,一起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在教师们看来,党建工作再也不是虚化的、抽象的,而是和教学管理紧紧融为一体。

  “和同学们在一起的时候,我们辅导员就是‘头雁’,要扛起重担,担起价值引领的责任。”黄佳祯说,在“雁阵”中,每一只“大雁”的位置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会根据不同的场景、面临的问题来调整队形和角色,充分激发团队中每个人的独特作用。

  “长线阵”:护航“雏雁”振翅高飞

  临近毕业,生活节奏的变化、选择就业方向的压力,让工程造价专业研三学生让兴燕情绪低落。

  党员教师卢立宇看到学生状态不好,马上联系让兴燕询问情况。当了解到让兴燕是因为择业问题而焦虑时,卢立宇帮她分析了市场行情和行业发展走势,鼓励她坚定信心,随机应变。

  师生间的无话不谈、高效交流,源于让兴燕从大学进校开始,便与卢立宇结成的“飞行对子”,到现在已经整整7年。在工程造价专业,学生是“雏雁”,新生入校开始便与专业课教师结成“对子”,教师不仅要在专业上引领学生,更要在生活上、思想上关照学生,长线“护航”。

  “老师在学生身上花了多少心思和精力,学生的表现最能说明问题。”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顾鸿飞说,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都很忙,忙着上课,忙着问问题,忙着进实验室,忙着规划自己的未来,忙着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形成这样的学风,原因在于‘群雁领航’让‘雏雁’更加明晰自己的位置,更加明确努力的方向。”

  据悉,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即便毕业多年后,也会常常给老师打电话交流工作和生活情况。有的学生还给学弟学妹分享工作经验、介绍工作岗位,有的学生为专业捐赠资金,用于教学改革。“毕业不‘断线’,一生师生情,良好的风气就这样代代传承。”顾鸿飞说。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华高校网 www.zggx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