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职教育> 文章详情页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资源融通式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实践

  2017年,国家教育部门在复旦大学举行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探讨新工科的内涵特征、建设与发展的路径,形成了“复旦共识”。随后,“天大行动”“北京指南”陆续展开,掀起了全国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新高潮。旨在为国家培养一批多样化、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为我国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提供智力与人才支撑。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环境工程专业于1998年获批建设,2000年开始招生。专业建设成效包括:首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6年)、首批环境类省级品牌专业(2009年)、首批省级战略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专业(2010年),湖北大学首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环境教育,2010年)、首个国家教育部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环境工程,2012年)、首个产教融合的本科企业冠名班(环境工程天鸿班,2017年),湖北省一流专业建设点(环境工程,2019年),湖北大学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受理专业之一(2020年)。

  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经过不断探索与实践,通过开拓内部资源整合增效、外部资源融合集成的多元融通渠道,强化工程实践,有效破解了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资源瓶颈,创建了“1—2—3—5”链式人才教育体系,逐渐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一主两翼,互为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融通教学资源

  支撑实践教学

  根据课程需求深入挖掘和整合校内教学资源。一是“课程捆绑”融通校内资源,将通识教育与学科大类的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捆绑,划分为“生物类、化学类、物理类、校内实验基地”等外包课程,和课酬一起配置给本校相关学院,达到全校资源“为我所用”的效果。二是“板块集成”优化院内资源,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专注于水、土、气、渣、噪声、环境监测、CAD等专业实验室建设,并出版了《环境工程实验指导》,强化专业核心课程实验训练。三是“空间叠加”融通科研资源,专业方向课程实验室和综合导师制的自主实验室空间叠加,12个自主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创新实验实践的空间。

  根据实验实践教学需求融通校外资源。一是与地方政府部门合作,兴办了湖北省战略新兴产业环保班,与省级政府部门和新天达美、天澄环保、都市环保等大型环保企业深度合作,建立实践基地,获得了地方政府部门的扶持。二是与企业联合培养,开办了“环境工程海南天鸿班”,每年招收10人左右,班级教学经费和实践资源由企业资助,实现定向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方案与“行业+产业+企业”双向对接,专业课程增强实用性,毕业设计与企业岗位匹配,实现“校+企”零距离就业。尤其是在企业学习阶段,学生不仅学习企业的管理文化,而且学习企业的工程技术,实际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工程开发。实践证明,“天鸿模式”促进了学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改革落地生根,育人成效明显,实现了校企共赢。三是与国外联合办学,与澳大利亚迪肯大学联合办学,三分之一课程由澳方承担,采用“2+2”教学模式,澳方每年提供10名学生的访学奖学金(每人1500澳元)。外部资源的输入使得环境工程专业完全实现了“小班化”教学、“个性化”培养,完整构建了层递式实践教学体系,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融通内外部资源,构建了涵盖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创新实验、社会实践4个模块,跨越基础型、综合型和创新型3个层次的“三层次、四模块”层递式实践教学体系。在专业技能、创新实验和社会实践3个模块中,始终将“两污(污水和污泥)”处理贯穿其中,以强化学生培养的地方特色。3个层次逐级递增,4个模块贯彻“三合”式教学理念,定位明确,致力于服务学生知识成长、引导能力提升、支持素质发展、塑造工程人才。

  融通课程思政

  优化课程教学

  学院结合学科专业在生态文明建设、环保时政热点、国家大事、突发事件中的应用,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引导学生思考,强化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以立德树人为指导,以国家需求为导向,以“三全育人”理念为根本目标和主要内容,以生为本,构建环境工程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体系。课程“重新出发”,修订教学大纲,将具体思政内容有机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大纲中,不断探索教学方法,显性与隐性相结合,深耕课程思政。例如“环境生态学”课程大纲中,将“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刻内涵和理念融入到生态系统、生态恢复以及生态工程等章节中。

  学院围绕思政教育,已开设通识教育课程7门,建设在线开放课程18门,编写30部参考教材,采用探究式、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将时政与科研成果实例、典型人物等融入教学环节,建立起涵盖思政课程、通识课程、专业理论课程、专业实践课程等的课程思政体系。

  融通师资力量

  培养工程能力

  一方面,建立“老中青”教学团队,“传帮带”年轻教师。教师利用科研资源,进入企业至少学习半年,增强工程实战经验,反哺教学。环境工程教师自主设计A^2/O工艺、MBR工艺处理城市生活污水、UASB工艺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氧化沟工艺城市污水处理模拟实验装置,自主研发微污染水净化设备、生活污水脱氮除磷的方法及装置、曝气孔管及曝气管装置等,开发湖泊生态系统修复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软件,深化实践教学,自主研发课程达成度评价演示、计算模拟系统,持续改进教学评价体系等。

  另一方面,学院从行业、企业聘任“产业教授”“企业导师”“创业导师”“实践就业导师”进驻学校授课,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学校讲学,强化师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融通导学关系

  构建育人体系

  以“思想引导、学习辅导、就业指导、心理疏导”为核心的“四导”综合导师制,将学生通过双向选择分配给教师,建立相对固定、连续的导—学关系,变距离教育为贴近教育,将教学场所与科研实验室空间叠加,建立个性化的工作坊,打破了教学与科研、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历史壁垒,促进教学与科研的相互渗透,构建了研究性学习和贴近式指导的师生互惠互动机制,激活了科研存量资源的教学功能。“四导合一”的综合导师制,有效克服了教师重科研、轻教学与重课本、轻实践的情况,强化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意识,为2019年全校推广本科生学业导师制提供了经验。

  不同角色的导师从不同的角度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朋辈好友导师通过人生经验和阅历,以自己的亲身感悟,与学生促膝相谈,形成共鸣;辅导员导师主要关注思想政治、学生生涯规划等方面,完善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等;学业综合导师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方位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培养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培养卓越的环境工程专业工科人才;行业导师开拓了学生的眼界和见识,为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经过多年的实践,已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环境工程师、学者和创业人才。

  打造培养链条

  优化教育模式

  提出了基于OBE理念的“1—2—3—5”链式人才教育体系,即“1个目标、2个层面、3个要素、5项举措”。1个目标——以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为目标;2个层面——实践训练条件、师资体系的构建;3个要素——学生视野、工程素养和工程能力;5项举措是指从体系、机制、师资、平台等方面所采取的做法,其内涵是以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实践平台、师资队伍、认证体系”为支撑构建条件,以“工程意识、工程视野和工程能力”培养为目的营造氛围,以“传帮带—入企业—学海外”多维度师资队伍的建设、以“实验室—校外基地—合作企业”阶梯式实践平台的搭建、基于“工程认证—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的不断优化、“启蒙—参与—训练—实战”递进式训练模块的构建、“企业—行业—政府部门”并联式竞赛的参与等5项保障措施,涵盖4年大学的“过程化训练、多维度实践、螺旋式上升”的创新链式教育体系。

  立足湖北,面向产出,分类培养,形成“一主两翼,互为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环境工程创新班”紧盯湖北乃至中部地区水环境问题,采用“导师制”模式,为本土企业培养环保一线的工程技术人才;“环境工程天鸿班”紧盯海南及热带地区环境治理,秉承“师徒式”理念,培养专门的工程技术人才;“环境工程国际班”追逐国际工程技术理念,引进迪肯大学教学资源,1/3的课程采取国际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环保工程师。

  同时,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不断优化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校内评价—毕业跟踪—企业反馈”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评价反馈机制,持续改进,动态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追求卓越工科

  彰显改革成效

  环境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交叉复合型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显著增强。大学4年,超过80%的学生承担或参加过国家、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超过90%的学生参与过暑期社会实践调查、各类竞赛和比赛等。参与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80余项,发表论文150余篇,授权专利80余项;获得省级以上奖项120余项。

  2004年,首届41名环境工程毕业生就业率达98%,此后毕业生就业率稳定维持在90%以上,毕业一年后达到全部就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环境工程师、学者和创业人才。经调查发现,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达81%以上,毕业生对现状的满意度达95%以上,毕业5年后月平均工资达9500元。用人单位对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学历、专业知识、敬业精神、执行能力等方面满意度在95%以上。

  在新产业、新经济背景下,新工科旨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教育模式,培养能够服务国家战略、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卓越工程师。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将坚持扎根中国大地、立足我国实际国情,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质量、问题和需求为导向,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融通前行,积极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李兆华 赵丽娅 陈红兵 彭宇)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华高校网 www.zggx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