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走上了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快车道”,加强校园文化软实力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秉承办学110周年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耕校园文化建设,创新实施“五育协同”模式,打造文化育人高地。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于2018年成立了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方案》,切实加强了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和统筹,校园文化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育魂,传承红色基因
学校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2019年以来,组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40余次,开展全校性政治理论讲座70余场,形成“弘毅大讲堂”“袁博士说”“百名思政名家进校园”等品牌。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独创“知行融通”教学模式,实践教学项目《学问梁家河》《八月桂花遍地开》《梦回原子城》等在“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中获佳绩。常态化开展党校培训、“青马工程”、青年大学习等。以110周年校庆为契机,启动校史文化传承工程,建设校史馆,编纂校史册,举办“校史中的红色印迹”展。
育根,弘扬国粹经典
学校在110年办学历史中,培养了誉满全球的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吴冠中,画坛巨匠钱松喦,民族音乐家杨荫浏等杰出校友,为学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沃土。学校始终高度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课程建设、社团建设、工作室建设等方面完善体系、扎实基础,在国乐、书画、竹编等传统技艺传承上成效卓著。学校开设了中国画、书法、民族器乐等课程;创办了杨荫浏国乐社、民乐社、书画社、竹编及草木染工坊等社团;成立文化中心,设立大师工作室,打造泥人、紫砂、书画、篆刻等地方特色馆藏群;资助出版《敦煌书法史》系列丛书,举办“敦煌书法艺术国际学术研讨会”“无主题变奏书法展”等高水平文化活动;连续多年举办学生书画作品展、国乐音乐会、“艺术与生活”教学成果展、“创意梦工厂”等,师生走进地方幼儿园和中小学,传播国粹经典,广受欢迎。学校获评“全国职业院校传统技艺传承示范基地”。
育匠,厚植工匠精神
学校聘请国内优秀艺术家、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艺术大师来校宣讲、上公开课、参加座谈会,拉近学生与工匠大师的距离。同时,建立了大师工作室,开展课程教学、技艺传习和作品创作。举办“劳模进校园”活动,通过分享全国劳模的成长经历和奋斗故事,激励师生发扬实干精神。每年举办校园技能节,通过技能比拼,提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水平,培养了一大批能工巧匠。近年来,学生在各级职业技能大赛上获奖550余项。学校重视劳动教育,开辟种植园,开设“亲自然”育人项目和“传统劳动文化”系列课程,提升学生的劳动实践技能。
育美,提升艺体素养
积极开展各类特色鲜明、参与面广的大学生文化、体育、艺术活动。举办“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三大典礼”“弘毅大讲堂”“高雅艺术进校园”“新年音乐会”“体育节”等品牌活动,成立艺术中心,成立“弘毅合唱团”“新媒体中心”等高水平学生团队,学生在大学生艺术展演中多次获得一等奖。开展的《我和我的祖国》等红歌“快闪”活动广受关注,网络流量突破10万。学校高度重视体育课程育人功能,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建有龙舟、射击等高水平运动队,曾在江苏省高校“校长杯”乒乓球比赛、全国青少年啦啦操精英赛、全国U21射击锦标赛、江苏省第十九届运动会群众比赛龙舟项目等赛事中摘金。
育境,美化人文景观
学校为校园道路、景观、建筑“冠名”,美景美名相得益彰,擦亮校园文化“新名片”。精心打造一批标志性景点,校园人文景观进一步优化。每逢重要节庆,在校园内升挂国旗,悬挂道旗、横幅,设置桁架,激发师生爱国荣校、干事创业、为民服务的热情。围绕“国家精神”“国家功勋”“国家重器”“国家工匠”“国家文化”等主题精心布置文化墙。设计建造陶行知教育名言雕刻墙等,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让每处环境都能育人。改造办公楼、教学楼等公共场所配套设施,提升师生幸福感。
“五育协同”模式实施以来,学校育人成效显著,连续多年荣获“江苏省文明校园”和“无锡市文明校园”称号。学生拼搏在技能大赛场上,在国家和省级的各类技能大赛中摘金夺银;拼搏在抗疫抗洪一线,成为家乡的“守门员”和“安全员”;拼搏在志愿服务现场,将博爱精神传递到千家万户。学校毕业生遍布教育、金融、互联网、文旅、基建等各行各业,积极参与“三支一扶”和西部计划,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事业,在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杨旸 魏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