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础教育> 文章详情页

西安市高新区立足学校特色,以需定供开展课后服务—— 学生欢心 家长安心

  ■“双减”在行动·学校教育篇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教育部新闻办中国教育报刊社合办

  “我会煎鸡蛋、包饺子、凉拌黄瓜……”近日,在陕西省西安高新第九小学厨艺馆内,五(7)班学生张嘉萱一边自豪地说着,一边端出刚和小伙伴做好的五香花生请大家品尝。每周三下午的厨艺社活动,不仅让她厨艺渐长,人也更阳光自信了。

  像张嘉萱这样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实现多面发展的学生,在西安市高新区中小学比比皆是。今年以来,西安市高新区教育局充分发挥学校主体作用,聚焦责任和需求,提升课后服务水平,统筹做好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教育,积极推进“双减”政策落地落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目前,全区中小学课后服务覆盖率100%,学生覆盖率达95.8%,教师参与率达98.4%。

  聚焦责任,确保课后服务落地见效

  “高新区强化政府主导,将课后服务纳入政府保障和民生改善项目,多部门联动,建立起党工委、管委会统筹,教育局牵头、各部门协同、学校落实的责任机制。”西安市高新区教育局局长饶小华说,“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全区共开展检查36次,排查校外培训机构326所,取缔无证机构18家,压减学科类机构7家,切实减轻了学生校外培训负担。

  今年秋季开学前,西安市高新区教育局与各学校签订《“双减”工作目标责任书》。各学校结合校情“一校一策”制定实施方案,统筹作业完成和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用好每天“两小时”。同时用好校内教师、盘活校外资源,创新实施“空中课堂”“双师课堂”,扩大优质服务受益面。

  “秋季开学后,全区课后服务实现义务教育学校‘5+2’全覆盖,结束时间不早于18:30。”饶小华说,各校针对不同学段,课后服务内容和形式也有所侧重,在普遍开展体艺活动、课外阅读、团队活动、作业辅导等项目基础上,小学一、二年级侧重手工操作、游戏活动;三至六年级侧重兴趣小组、综合实践;初中阶段侧重科技创新、答疑解惑。

  为更好地落实“双减”,确保课后服务质量,西安市高新区创新管理方式,制定教师“减负清单”,创新实施“行政人员+教师+志愿者”分担机制,为教师提供“爱心专车”“温馨晚餐”“亲情假”等暖心服务,让教师无后顾之忧。财政专项资金支持课后服务开展,在绩效奖励、评优选先、职称晋升等方面向参与课后服务教师倾斜。目前全区教师课后服务参与率达98.4%,群众对课后服务满意率达98%。

  同时,建立“双减+督学”制度,遴选社区志愿者等组成社会监督团,组织52名责任督学和12名“督导专员”组成督导专班,分片包抓,双线监督学校“双减”和校外培训,确保在“双减”落实中,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下降,并用监测结果指导学校工作,回应社会关切。

  聚焦需求,优化教学让学生学得好

  西安市高新区立足需求、以需定供,做好顶层设计。通过召开家长座谈会、问卷调查等了解家长需求,科学合理确定课后服务内容、方式和保障措施。立足学校特色,结合“一校多品”计划,开展适合学校、学生发展的“作业辅导+特色课程”,确保学生在校作业有统筹、完成有指导、特长有发展,做到小学生作业不出校门,中学生在校完成大部分作业。通过“家长课堂”“家长学校”等引导家长转变育人观念,努力让家长“理解多一点”“焦虑少一点”。

  高新第九小学组织年级组长、学科主任、教研组长开展“落实‘双减’教研先行”专题培训,将作业设计纳入日常教研,进行每日作业公示,通过建立周汇总台账、月检查常规、不定期抽查等方式,保证作业布置不超量、内容形式有创新、作业批改不减质。

  高新第七小学聚焦课内提质,助力课外减负,多次召开专题工作会研究实施方案,形成“学生‘双减’教学双优(优化课堂结构、优化作业设计)”的特色模式。开学仅三周就开展各类名师能手示范课、新人展示课等教研展示40多节,全力推进课堂教学变革。

  “课后服务切实解决了‘三点半’难题。学校提供的不是简单的多管几小时,而是综合服务的延伸。既进行学业辅导答疑、发散拓展,还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艺术、体育等活动,兼顾教学质量与兴趣发展,这样的课后服务,我们家长欢迎。”高新第七小学学生家长李萌说。

  聚焦发展,为学生成长全面赋能

  西安市高新区立足优质教育资源集聚、各学校第二课堂有声有色等优势,将课后服务与提升育人质量相结合,统筹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资源,突出“五育并举”,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提供“菜单式”服务。各校普遍开设体育、美育、科技等社团课程,组织开展“幸福农场”“秦岭小卫士”“全运志愿者”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连接生活和未来社会的能力。

  “我们开设了170余门特色课程,按照学生兴趣爱好选课组班,打破班级、年级界限,实行‘走班制’上课。”高新第二中学执行校长程霖说,学校将特色课程融入课后服务,努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其中,“舌尖上的二中”让学生会做四菜一汤,“生活技能”让学生可自主缝补衣裳、装钉纽扣等,“幸福农场”让学生体验从种子到饺子、从油菜籽到菜籽油的过程,“健康直通车”让学生学习各类急救常识……20多门特色课程要求所有学生必修。

  高新第九小学以校内教师为主体,优化课程设置,整合校内外资源,实现了课后服务“课程优质化、师资专业化、服务品质化”,共开设音乐、体育、舞蹈、美术、劳动技能等7类88门社团活动课程,学生参与率100%。

  在高新第七小学的课后服务时间,“润思政”“慧语文”“智数学”等课程群缤纷绽放,师生们根据主题自主组合,通过任务驱动激发自主探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高新第四初中丰富多彩的特色校本课程与“双减”无缝对接,六大类28个社团个个办得风生水起,给学生提供了多元化选择。“十四运”期间,学校橄榄球队30余名队员到现场给运动员加油助威。话剧社排演的《张骞出使西域》等得到社会各界人士好评。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华高校网 www.zggx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