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职教育> 文章详情页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人才培养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探索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中国航天事业栉风沐雨、顽强拼搏、奋力创新、不断进步的65年发展历程,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文化,形成了中国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等多种精神,这里的每一种精神都值得学习和崇尚。北华航天工业学院(以下简称“华航”)作为一所源于航天、长于航天的高等院校,建校43年来,始终与中国航天同频共振,坚持工程、工艺和航天特色人才培养,学校校训“进德修业、精益求精”与航天精神一脉相承,并在长期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中以航天精神为引领,并融入“用航天文化育人、以航天精神铸魂”的理念,构建航天特色校园文化育人新途径,使之切实成为塑造华航师生中国梦、民族魂、航天情,并引领广大师生健康成长的丰厚滋养和精神支撑。

  做好顶层设计,融通内外资源,唱响航天特色育人“大合唱”

  学校注重统筹谋划,强化制度设计,引领广大师生形成思想认同、理念认同、责任认同,并以航天精神为基础,以“进德修业、精益求精”校训精神为内核,从办学特色、时代特征两个角度撷取“航天文化、校训文化”为学校主流文化,并使之充分融于学科、专业、课程、队伍等多项建设中,构建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育人体系,为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强基铸魂。学校自2011年起,聘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孙家栋院士做名誉校长,在孙老的倡导下,重点建设了航天遥感信息应用技术省级工程实验室、院士工作站、跨气水介质飞行器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创新平台和航空宇航、遥感信息工程两个航天特色二级学院。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导航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等7个航天航空特色本科专业应运而生。学校支持引导科研人员主动出击,与航天院所对接交流承接科研任务,将航天精神融入到科研工作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学校航天遥感信息技术应用中心已取得多项重要成果。学校与航天两大集团和中国航天基金会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航天科普教育等领域密切合作,先后有80余名教师获得航天科技人才培训基金会(SHATF)奖教金,300余名学生获得航天(CASC、CASIC)奖学金。年均为航天两大集团输送毕业生百余名,连续多次获得“航天人才贡献奖”和“航天人才突出贡献奖”。

  凸显航天特色,构筑空间环境,激活铸魂育人“强磁场”

  学校自2011年开始,集中打造了航天博物馆、人民科学家钱学森生平事迹展两个航天特色育人阵地,其中航天博物馆展厅面积为4622平方米,珍藏着我国发射的第一代导弹东风一号(代号1059)发动机、东方红四号卫星等20余件珍贵实物展品,长征火箭全家福、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各类模型6个系列60余件展品,神舟八号飞船校旗搭载物等近40件展品,孙家栋院士为航天博物馆开馆揭牌,人民科学家钱学森之子钱永刚教授受聘担任馆长。目前,航天博物馆是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河北省科普示范基地、河北省国防教育基地。“人民科学家钱学森生平事迹展”由钱学森之子钱永刚教授亲自主持设计、布展,展览占地约500平方米,包含奠基航天、矢志报国、德馨品高、科学楷模4个板块,涵盖珍贵图片、照片、手稿等300余幅。通过“实而活”地开展主题展览和航天精神、科学家精神阐释,回溯中国航天发展历程,并赋予科普功能,创造出丰满完整、有力量的环境氛围,让广大师生以航天人为榜样,以航天精神为激励,坚定思想信念,树立远大理想,把个人梦想与中国梦有机结合,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厚植航天基因,夯实教学主基,打造课程育人“精品课”

  学校着力挖掘航天精神的育人元素,持续深入开展理论与实践研究,设立“航天精神研究中心”“航天文化研习社”“航空航天类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等航天精神研究团队,积极申报课题,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成果。

  学校将航天精神与航天文化融入学生课程,面向全校学生开设“航天概论”必修课。同时将其融入到各类课程建设中,要求教师深入挖掘各门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例如通过“飞行器总体设计”“航空材料基础”等专业课程,鼓励学生关注世界局势与军事科技发展,培养投身国防事业的热情和信念,通过“飞行器制造工艺与装备”“无人机通讯系统”等专业课程,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航天等制造技术对国防建设的重要性。

  学校着力打造航天精神特色思政课,让学生通过学习,在精神上受洗礼、文化上受熏陶、作风上受锤炼,成为华航学子立学、立身、立命的精神基因与人格特质。制定《航天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施方案》,其中“思想道德与法治”以讲好航天故事、走近航天功勋为主,将航天精神嵌入到中国精神专题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航天发展史为主,回顾航天历程,展望空天未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以航天文化为主嵌入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专题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将航天系统思维、创新思维等嵌入到科学思维方法论中。同时以“中国航天日”、航天重大发射等为契机,设置专题讲座、时事快递、现场授课等教学环节。开设“航天精神谱系”“航天史话”“航天功勋”等微课程群,邀请航天专家进校园,到航天院所开展实践研学,建立“航天文物声音档案”,进一步弘扬航天精神、讲好航天故事。

  赓续航天精神,做精特色项目,赋能文化育人“创品牌”

  学校依托航天资源培养拔尖人才,组建“钱学森班”和“高凤林工匠班”,创新两个航天特色人才的培养模式,全方位注重学生的科研能力、实践能力训练和航天精神传承,成为学校航天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一张亮丽名片。2020年,学校学生发起了给孙家栋院士写信、向老科学家致敬的活动,并得到了《河北日报》《中国航天报》等国内主流媒体的宣传报道。学校每年开展50余项“中国梦·航天情”主题文化活动,连续20年在“华航讲堂”开设航天专家专题系列,梁思礼、张柏楠、孙家栋、戚发轫、高凤林等航天领域院士专家和航天英雄翟志刚、吴杰等到校与青年学生分享中国航天发展历程,激励学生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

  源于航天,长于航天,服务航天,华航自成立以来一直流淌着航天血脉,在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新征程中,学校将继续传承航天精神,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培养身心健康、品格优良、专业扎实、能力突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的贡献。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党委书记郝玉龙)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华高校网 www.zggx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