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大类招生、“宽口径”培养正逐步被各大高校采用。这一指向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变革,对高等教育的教学组织形式和育人方式等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切的变化,都要从“头”开始。大一年级是高中升入大学的转换关键期,新生教育如何因势而变,这是所有高校都无法回避的问题。本期,高教周刊从高校实践出发,为这一问题求解。——编者
“水与健康有什么关系”“环境科学涉及哪些交叉学科”“面对碳排放,青年一代如何担当”……10月底,随着线下教学逐渐恢复,南京大学“科学之光”这门课正式开课了。让新生们感到诧异的是,课程的主讲教师竟然是环境科学领域著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任洪强。
什么样的课程需要院士亲自出马?据了解,这门课专门面向新生开设,由院士等学术“大咖”领衔,高水平师资团队以及各行各业顶尖学者走进课堂,直接和大一新生面对面。而课程的缘起,则源于2020年以来南京大学在大类招生背景下启动的新生学院建设,对学生实行“宽口径”培养。
大类招生、“宽口径”培养究竟给高校新生教育带来了哪些冲击?高校如何因势调整,下好新生教育这盘棋?日前,记者走进多所高校一探究竟。
应对变革:依托通识教育打破专业壁垒
“过去,学生一入学就进入专业学院,接受专业化培养。但长期以来,不少学生存在对大学及所学专业认知模糊,对学习和职业生涯缺乏思考规划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个人发展。”在南京大学新生学院党委书记蒋恩铭看来,大学一年级是大学生从高中升入大学的转换关键期。新生入学教育贯穿新生成长,甚至在整个大一学年的起承转接中都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2020年秋季学期,南京大学在大类招生背景下启动新生学院建设。蒋恩铭介绍,新生学院采取书院制教育模式,设立秉文、行知、有训等六大书院,将不同专业、不同背景的大一新生通过书院聚集在一起,打破学科壁垒进行教学,帮助学生选择更适合自己的路径,合理规划大学生活。六大书院还分别邀请周宪、赵曙明、邢定钰等知名学者担任院长,希望以大学者们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引新生,实现薪火传承。
南京大学探索建设新生学院的做法并非孤例。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大类招生、“宽口径”培养作为探索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方式,正逐步被各大高校采用。一些高校将相同、相近的学科门类,同院系或者不同院系的专业合并,按某一个大类招生。学生入校后,经过一到两年基础培养,再根据兴趣和双向选择实施专业分流。
2019年起,踏入同济大学的所有新生,头上都不再扣着“专业帽子”,每个新生只属于某一专业大类——这在同济大学的办学历史上可谓开先河之举。学校成立了十大特色试验班,包括5个工科试验班,涵盖“建筑城规景观与设计类”“土木与环境类”“智能交通与车辆类”“智能化制造类”“信息类”5个类别,以及医学试验班、理科试验班、经济管理试验班、人文科学试验班、社会科学试验班各1个。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同济大学的新生入校后进入新生院所设立的九大学堂进行学习,由新生院统一进行教学管理和培养,实施学堂式管理。第一学年,以通识教育和专业引导为主,夯实一流本科教育基础。到大二,学生再进入各专业学院进行专业学习。通过新生院平台,突破专业培养的思维定式,着力打造宽口径、重交叉、复合型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大类招生背景下,新生教育需要从‘新生教育+专业教育’向‘新生教育+通识教育’转型。”在同济大学高教研究所副所长张端鸿看来,通识教育的本质是一种思维教育和价值观教育,跟传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教育存在本质区别,需要更多引导学生在低年级的学习过程中通过深度阅读、思考和研讨达到学习的目的。
“高中要向下扎根,似乎只需要像一颗普通的钉子,朝着一个方向努力提升成绩。大学要向下扎根,则更像一个旋转着的螺丝钉,要同时处理多方面的事情。”南京大学2021级新生伍甜甜直言自己是新生学院的“受益者”。在她看来,高中和大学无论在时间管理还是教学方式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新生学院不同于传统的固化的班级或专业,更像一个带有教育属性的微缩社会,让新生真正实现从高中向大学的身份转换。
深化内涵:延伸入学教育助力角色转换
今年8月,武汉大学新生被要求提前“入学”。新生们在暑期即需要在线参加“新生训练营”,系统了解未来的大学。这一变化源于武汉大学2018年正式启动的“一年级计划”。据了解,“一年级计划”旨在帮助该校本科新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逐渐构建起校院两级协同工作体系,实现新生入学教育关口前置、时段延展和内容拓展。
长期以来,高校都将入学教育作为新生适应性教育的重要内容。然而,多数高校的新生入学教育都集中在新生开学注册的第一周或第一个月,多采用讲座、集会、参观校园、校史馆等形式。
当前,“00后”已成为高校大学生的主要群体,他们个性鲜明,认知行为都具有新的特点。在张端鸿看来,传统的新生教育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大学新生的需求。“不能再以短期性事务性工作的视角来审视新生教育。新生教育应当逐步延伸,从‘入学周教育’‘入学教育’向‘头年教育’转变,逐渐发展成为具有发展性的中长期教育规划。”
大类招生后,通识教育与新生教育的理念具有一定的同向性。2017年实施大类招生后,武汉大学从课程体系入手,重构并升级“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让新生通过“通识课程”的学习,从价值观塑造、健全人格养成、思维方式扩展、学习能力提升四个方面得到系统培养和引导。学校专门开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导引课”,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引导学生确立自己的学科兴趣,找到与自身能力和兴趣相匹配的专业方向,避免盲目跟风,实现学校教育资源的最优配置,促进学生发展。
“新生入学的第一年被认为是大学教育的奠基年。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初始环节,新生教育承担着教育转轨、专业学习、价值塑造等任务。”南京大学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徐骏介绍,针对传统新生培养集中化、专业化、时间短的弊端,该校新生学院从2020年开始便着手拓宽入学教育的内涵,用一年的充裕时间,全面实施通识教育,推进“五育”并举,加强大学生认知发展教育,帮助新生了解“大学是什么”“大学有什么”,做到“先上大学,再读专业”,真正享受属于自己的大学生活。
统筹布局:以制度保障复合型人才培养
大类招生、“宽口径”培养,为学生打造了个性化发展的新平台。与此同时,也给高校新生教育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
新生用一整年的时间接受通识教育,会不会减少接受专业教育的时间?高校又该如何平衡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的矛盾?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高校都面临着大学新生角色转换的难题。尤其是新生在经历严苛的高三学习之后,大学阶段很可能会有所懈怠。
为此,加强对学生的学业指导,调节学生的学习状态,通常也成为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重点内容。“不能误认为大类培养阶段专业未定,就比较轻松”成为很多专业教师开学第一课的“口头禅”。
怎样从制度层面,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高中学业与大学学业的有效衔接?抓住第一年相当关键。在同济版的通识教育中,除了常规的板块课程,学校还通过优中选优,最终遴选出一批带有“同济烙印”的基础专业课,组成通识教育的主干课程。诸如建筑、城市规划、土木工程、环境、海洋……这些专业基础课,从传统的专业教育的角度来看,都是同济特有的一批“金课”。
面向新生开展通识教育,南京大学侧重于通过各种资源的优化组合形成育人合力。该校全面整合育人资源,面向新生建设专兼结合的新生学院导师队伍,加强与学校职能部门的纵向衔接、与各二级学院的横向衔接,实现资源共享,形成育人合力,帮助新生顺利跨过成长的里程碑节点。
该校毓琇书院新生导师张志俭已从事本科教学工作20余年,他用“人才培养共同体”定义了新生学院中的师生关系。“各个阶段的人才培养工作绝不能割裂开,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进程中,‘填土’‘植树’‘浇水’,各个环节的工作都要做好衔接。”
“高校在注重厚基础、宽口径基础培养的同时,也要对未来的专业方向有深度思考和规划。对于这一点,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张端鸿建议,高校要通过制度设计,激发不同专业资源的融通与叠加,真正在“宽口径”的基础上实现交叉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型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