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础教育> 文章详情页

让残障学生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多种特殊教育教材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

  发展特殊教育是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特殊教育教材建设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社”)作为基础教育教材专业出版社,20多年来一直承担着国家通用盲校、聋校、培智学校三类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全学科教材的编写和出版工作。

  在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评选中,人教社编写出版的多种特殊教育教材获奖,其中盲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语文(盲文版)一年级上下册和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下册获得一等奖,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下册、盲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数学(盲文版)一年级上下册、盲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数学(盲文版)二年级上下册、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下册、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下册、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生活语文二年级上下册、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生活数学三年级上册、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生活适应二年级上下册等获得二等奖。

  获奖的背后,是人教社特殊教育教材编写团队的辛勤付出。从上世纪90年代编写出版的首套全日制特教教材,到2017年开始投入使用的新一套义务教育实验教材,它们作为不同历史时期特殊教育课程实施的重要依据和基础材料,凝结了两代人教社特教教材编者们的心血,也承载和见证了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理念和成果。

  起步:编写首套国家通用特殊教育学校教材

  1994年10月,《关于实行新工时制对全日制盲、聋和弱智学校课程(教学)计划进行调整的通知》发布,印发了调整后的盲校、聋校、弱智学校(班)的课程安排表。三类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教学)计划颁布后,教育主管部门委托人教社编写出版首套国家通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特殊教育学校教材。

  国家通用全日制盲校教材是以人教版普校教材为蓝本编写出版的。为符合盲生的身心特点及盲文呈现的特殊规律,小学阶段各学科教材均在普校教材基础上进行了改编。比如小学语文教材删去拼音、识字、写字等方面内容,低年级增加盲文字母学习内容,并根据需要调整选文;小学数学教材主要对图示等进行相应调整,保证盲生能够通过摸读理解题意等。初中学科则直接将普校明眼文教材翻译成盲文出版,各科版式设计力求科学简单,以符合盲文呈现和摸读的特定规律。这套教材于1995年开始投入使用,1998年春季全部出版。同时,由人教社编写的全日制培智学校通用教材,着重体现补偿性、适用性和实用性,于1993年秋季开始投入使用,1996年春季全部出版。全国通用全日制聋校新教材于1995年秋季开始陆续投入使用,1999年春季全部出版。

  新时代:育人为本,一般性和特殊性相结合

  2014年,《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发布,人教社再次受托编写出版首套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教材。

  接到编写任务之后,人教社组建了由各方面专家参与的各学科特教学校教科书编写组。例如,聋校教材编写队伍由聋校学科教育专家、聋校教师和长期从事教科书研究编写工作的编辑人员组成。来自全国各地10所特殊教育学校(聋人学校)的20多名语文骨干教师先后参加了聋校语文教科书的编写工作。来自全国各地15所特殊教育学校(聋人学校)的20多名数学骨干教师先后参加了数学教科书的编写工作。

  从2015年开始,人教社各编写团队进入了对特殊教育领域的学习和研究。为做好此次特教教材编写工作,提高教材的针对性、实用性和质量水平,人教社各编辑室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工作。

  比如,盲校音乐教材编写组在全国盲校进行了广泛的调研,深入到一线课堂了解盲校音乐课的实际情况,并走访众多盲校音乐教师,了解教师的实际需求。经过调研分析,他们决定将“矫正与康复”渗透在教学活动中,以提高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运动协调能力,矫正不良体态、开发潜能、补偿视觉缺陷,促进学生运动机能的健康发展,克服因视觉障碍带来的困难,促进学生生理、心理的健康发展。对于盲校的孩子而言,音乐是他们的一扇窗。但个体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课堂教学既要满足一般的课堂需要,又要照顾到盲校进行更为多样的音乐学习的可能性。因此,盲校音乐教材的编写中确定了以人文主题为明线、以音乐知识为暗线,并对教学内容作出分层教学要求的编写理念。让教材能够更为灵活,面向每一个个体,为每个孩子能够实现梦想作出努力。

  聋校小学数学编写组则面对不同的新课题。随着人工耳蜗的出现,聋生的数量已经在逐年减少。然而,很多聋生由于通过听觉获取信息的局限,在表达、阅读理解和抽象思维能力等方面相对滞后,需要进行特殊的设计。编写组走访了北京启喑、广州聋校、衢州聋校、厦门聋校、泉州聋校、贵州黔东南民族特殊教育学校、榕江聋校等,召开数学教师座谈会,进行个别访谈等,并将“聋校数学教材结构设计”发给14所聋校征求意见。

  大版本、全彩色、光滑硬挺的纸质,新版聋校数学教材拿到手上,单从外表几乎看不出与普通教育教材的区别。主编卢江长期参与普通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对于两者之间的区别,她说:“聋校教材每一册在内容量上是普通学校的2/3左右,但是在编写思路和教学理念上已经与新的数学教育理念接轨。”

  卢江举了个例子,在1995年出版的上一版聋校数学教材中,关于统计部分,会直接给出统计图表让学生学习。而在新版教材中,关于统计的学习是从收集数据开始的,并且将学习活动置于具体的生活化场景中,让学生经历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完整过程,引导学生体会数据中蕴含的信息,学会用统计解决实际问题。“这正是数学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变化。”当然,针对聋生认知方式的特殊性,教材也有针对性地设计。“小步子、多循环、有铺垫、多复习。”卢江说。

  人教社职业与成人教育编辑室负责培智教材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生活适应的编写工作。他们进行了全国性问卷调查与多次实地调研,调查范围涉及东部、中部、西部等地区的几百所学校与教研部门,多次邀请专家学者参与特殊教育的相关座谈与会议。其中培智生活数学编写组的问卷调查共收到全国21个省份的256所学校的反馈数据。

  调研结果显示,256所培智学校中主要的教学模式为分科课程教学和综合课程教学两种,基本上各占一半。人教社特殊教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培智三科教材总主编朱志勇介绍,两种教学方式各有利弊,编写团队集思广益,提出了解决方案:先期投入编写的培智学校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生活适应三科教材,采用以生活适应为主线、三科教材统一框架的形式,对三科教材中出现的内容主题、人物设定、活动场景等方面进行整体统筹、相互协调。

  2016年12月,《盲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聋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正式颁布。同年,人教社依据三类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编写完成首批部分学科起始年级22册教材,2017年7月获审定通过,于秋季学期开始投入使用。按照规划,全套473册教材将于2023年完成编写工作。这套教材将育人为本作为首要原则,坚持一般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探索与创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盲校教材、聋校教材和培智教材三类特教教材编写组通过广泛调研、悉心研究,在教材编写的理念、内容和呈现形式以及教学资源建设上都作出了积极的探索与创新。

  新一套盲校教材在改编过程中充分研究了全盲生和低视力生的不同特点,并根据目前大多数盲校全盲生和低视力生没有条件分班教学的现状,决定采用相同的教学内容和进度安排、侧重不同的呈现方式来同时编写盲文版和低视力版教材。盲文版教材一方面根据全盲生的特点和盲文摸读的特殊规律灵活调整内容、素材、习题设计、图示、版式设计等;另一方面在教学活动的编排设计上注意引导学生调动听觉、触觉、嗅觉等多种感官的认知功能,扩充自读材料、充分发挥阅读能力的优势等。而低视力版教材除了内容上的调整,更加注重版式设计和图文色彩分布等因素,以符合低视力学生阅读特点。

  以盲校历史教材为例,编写团队到盲校听课座谈,研究教学特点,采用“课堂讨论”“活动课”等适合盲生学习和发展的呈现形式,还在历史图画部分专门为盲生制作可触摸的历史图画和历史地图,增强教材直观性、生动性和可读性,真正实现盲校教材的“图文并茂”,让低视力生和盲生同样能够使用优质教材,享受教育公平。

  聋校新教材更加注重培养聋生多元沟通与交往的能力,提升社会交往素养,培育健全人格,从而为其适应社会、融入社会,获得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能力奠定基础。为此,为新设课程“沟通与交往”新编的聋校教材,与上一代特教教材《语言训练》主要进行听话、看话、说话训练不同,它构建了包含口语训练、手语训练、书面语训练及其他沟通方式和沟通技巧训练的一整套学习系统,目的是帮助聋生掌握多元沟通与交往的技能和方式。

  此外,新教材注意通过操作、语言和思维相结合的教学过程,对聋生进行缺陷补偿和潜能开发。比如,在笔算的教学中,除了通过直观图说明算理外,还用文字解释竖式中每一步的含义;让学生对着直观图和竖式“说一说竖式中每一步的含义”。卢江介绍,这样在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的同时,也能启发学生思考,将所观察到的用语言表达出来,促进聋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人教版《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物理》的主编孙新介绍,聋生由于听障的影响,使得用眼观察、动手操作成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如何让聋生在观察和动手中更多地获取物理知识呢?他们在教科书插图的设计中,大胆地尝试引入连环画的设计理念。“通过事物连续变化的图景设计,帮助习惯于断续性思维的聋生将思维连续起来。”孙新说。

  实验是物理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也成了连环画的发挥空间。教科书在序言“科学之旅”中,就设计了演示“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再次沸腾”实验的连环画插图:实验过程通过4幅图片进行了分解,把水烧至沸腾、烧瓶中的水停止沸腾、向瓶底浇冷水、烧瓶中的水再次沸腾。“一方面帮助聋生完成了连贯的思维过程,有助于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帮助聋生打造身临其境之感,激发聋生探索未知、积极参与,在观察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获得愉悦。”聋生的声学部分该怎么讲呢?新版物理教科书的另一大亮点,就是引入了声现象的学习。主编孙新介绍:“在声学部分,新版物理教科书帮助聋生感受声音的产生,了解自己听不到声音背后的原理,同时个性化地添加了助听器保养、人工耳蜗等内容。”

  在其他学科教材的编写中,也同样注重通过创设真实自然的交往情境,使学生在互动性和体验性活动中获得知识,发展探究学习的能力,提高沟通与交往能力;坚持教育性,努力培养聋生的健全人格;尊重差异性,为教师教学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开展个别化教学提供便利条件。

  随着“随班就读”政策的实施,培智学校的招生对象逐步由以轻度智力障碍儿童为主变为以中度、重度智力障碍儿童为主。培智教材编写组对低年级段三科新教材进行统一框架、统一人设、统一场景的整体建构,既各有侧重,又互相关联、互为补充。

  比如三科教材的第一课均以“我上学了”为主题,生活适应教材的教学内容为认识自己的班级,感受上课、课间等学校的日常活动;生活语文在这一课中引导学生跟读“教室”“班级”等词语;生活数学则通过教室里的课桌上有1支笔、1个铅笔盒来认识数学中的“1”。

  生活语文教材主编徐勇雁介绍,为了既有效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同时又能体现生活语文教材的特点,编者采用了“根据生活适应创设的学习情境,一方面在生活语文中增加相应的阅读图片、跟读词句”的办法,例如在“学校生活”中学习“学校”“教室”等内容来补充学生的口语词汇量,解决由于认字量少造成的学习局限;另一方面,在词语中有意识地结合学生的生活,用词语带出简单易学的字,如“一年级”的“一”字等,作为识字目标,以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目前,低年级段的生活语文与生活适应教材的匹配度能达到70%左右。”徐勇雁说。

  “培智教材不仅要有生活性,更要有科学性。”生活数学教材主编王旭刚点出了新教材的另一特征。为了保证科学性,编写组的专家们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比如在生活数学教材中,绝不会出现“小红个子高”“小明个子矮”这样的字眼,“在数学语言中,这样的表述是不严谨的,‘高’‘矮’应该是一个比较的概念,是通过比较实现的,如‘我比你个子高’。”

  同时,人教社在新一套特教教材编写时还注重特色教学资源的策划开发。例如,为使盲校信息技术教学更为便捷高效,研发出配套教材使用的盲人通用辅助阅读APP,通过图像识别、语音合成、语音指令等技术,将纸质教材的内容用手机进行语音输出,大大提高了视力残疾学生学习计算机操作的效率。“书空”字卡是为辅助培智学校生活语文教学而创新设计的一项专利产品,学生可以用手指在字卡上按照正确的笔顺进行“书空”练习,一方面解决了培智学校部分学生手指小肌肉群无力、控制不灵活、书写困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发挥了“书空”练习在字形教学中的独特作用。除此以外,盲校语文、英语、音乐教材也都配有相比普校教材更为丰富的音频资源,对视力残疾学生学习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辅助和拓展作用。

  展望:让特教教材回归基础教育本质

  根据盲、聋、培智三类特教教材编写出版总体规划,2021年人教社将组织编写完成第六批66册特殊教育教材、送初审,并加强教材使用跟踪监测,多渠道搜集和听取反馈意见,深入了解一线实际使用情况,结合学制周期,定期修改完善已出版教材。

  同时,人教社对已出版的特教教材加强内容修订管理,不断提升教材质量。各学科教材在每季修订过程中紧跟义务教育教材,尤其三科教材,及时体现中央新精神、发展新成果。在教材中系统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通过专题完善进一步提升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民族性、时代性、系统性,提升育人实效,确保教材始终经得住历史检验、跟得上时代步伐。

  从初建九年义务教育特教课程教材体系,到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更为成熟的义务教育特教课程教材体系,两代人教版通用特殊教育教材作为国家课程实施的重要依据和基础材料,虽然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了不同特点,但在编写过程中始终注重体现时代精神、坚持继承与创新的原则和“以人为本”的理念,从而见证了我国特殊教育从强调特殊性到回归基础教育本质,从注重补偿性到潜能开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历史过程。(任轩)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华高校网 www.zggx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