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第六中学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突破口,深入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破除“五唯”导向,创新构建多元教育评价体系,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和办学水平持续提高,助力“双减”工作落地落实。
构建学生多元评价体系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围绕立德树人的目标,积极构建多元综合评价体系,以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为主体,依托学校德育课程,着力构建“五一三三”评价体系,即5个维度、一个标志、3个主体、3个层面。5个维度是指从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这5个方面进行评价;一个标志是指能够反映学生在校期间表现和发展状况的各项标志性成果,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重要实证;3个主体是指以学生、教师、家长作为评价实施主体;3个层面是指从质性评价、量化评价和一票认定3个层面进行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多元评价并举,通过综合素质评价等级体现最终结果。
构建学校德育课程体系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在体系建立过程中,严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并结合学校实际,强化“聚集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具有丰厚人文底蕴、乐于探求科学真知、心怀家国天下的时代建设人才”的育人目标,以“面向自我、面向社会、面向未来”为指引,确立校本研究的三大方向:修身课程、素养课程、拓展课程。在此基础上,构建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实践活动课程“四位一体”的德育课程实施体系。德育课程一体化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相互渗透,通过系统、多元、高效的评价机制,完善综合素质评价系统中的“5个维度”,着力提高评价的科学化和专业化水平,激励教师不断成长和全员参与创新多元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德育课程一体化面向全体,以人为本,注重实效,充分挖掘学科德育内涵,使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融合,实现全员育人、全科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并通过整合学校、家庭、社会德育资源,积极打造德育共同体,构建德育工作新体系,全面提高学生道德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构建教师互动评价体系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在课程改革新理念指导下,学校以教师自我评价、学生及家长评价、教师相互评价、领导集体评价等主体评价为基础,着力构建校本特色教师多元互动评价体系。并在教师相互评价中,以学科教研组为具体单位,结合个人的教学工作,将教师的工作效能与其他评价指标相结合,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的教育劳动过程。为教师搭建交流平台,让教师充分展示自我、提升综合能力。同时,根据多元互动评价结果,建立健全教师层级发展体系,分层管理、分层培训、分层发展。
构建德育创新研究体系
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力军,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是搞好学校德育工作的关键。以优秀班主任为“领头雁”,成立班主任名师德育工作室,加强班主任队伍培养,组织经验丰富的班主任与青年班主任开展“青蓝工程”师徒结对,通过开展“传、帮、带”活动,让青年班主任与优秀班主任同步进行班级管理演练,每月一主题、一讨论、一总结、一互学,以月为单位进行过程化推进和评比总结。以教科研推动德育研究,通过每学期定期组织学科大讲堂、专家讲座、培训、外出参观学习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教师学科育人素养。通过德育课题研究、德育公开课、研讨课和示范课等,推动德育课程一体化进程。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和心理咨询室,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使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学会自我调节,成为能适应社会、能与人愉快协作的具有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人。
构建“五项管理”工作体系
确保“双减”工作落到实处
学校以落实“五项管理”为抓手,成立“五项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落实“五项管理”相关工作。准确把握核心要义、紧抓工作重点、坚持效果导向,切实规范办学。通过家校携手联动、优化课业设置等,不断提高育人水平,助力学生健康成长。主动对照“五项管理”要求,认真排查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时整改。同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大对教材研究、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试评价等基本教学环节的规范促进,全面提升育人水平。充分发挥家委会的作用,推动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五项管理”工作体系,不断优化育人环境,保障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确保“双减”工作落到实处。
(冯廷海 李建孝 丁华玲 曹希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