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础教育> 文章详情页

与美同行:让学生笑得更美

  “铃铃铃……”星期一下课铃响起,安静的校园一下子变成喧闹的海洋,学生从各个班级涌出,飞快地奔向各自的目的地,很快校园又重归宁静。这是江苏省太仓市沙溪实验中学每个学生最期待的时刻——学校依托古镇文化建设美育课程基地并开设了各种美育社团活动。

  寻美:谋学校发展之路

  学校坐落于太仓市沙溪镇,是一所年轻的农村初级中学。在教育环境和生源情况不断变化的当下,学校常常思考:怎样才能在新时代更好地让师生成长?通过调研与访谈,学校重新定位了办学目标与方向,利用毗邻千年古镇——沙溪古镇的优势地理位置,依托古镇丰富的课程资源,聚焦课程建设,大力开发美育课程,围绕美育课程建设形成了以“汇美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向美而生、为美而行”的办学理念,从环境、课程、教学等方面入手构建“大美育”课程体系,引导学生发现美、体验美、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实现“以美的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主张。

  创美:美的环境感受美

  美的教育需要美的环境,学校汲取古镇文化特色,沿用沙溪古称“印溪”,打造“印溪学影”美育环境,围绕美育课程基地建设的需要,重点推进“一场五区三中心”建设。“一场”就是把整个学校建设成一个美育体验场;“五区”是创美区——美的操作区、承美区——美的活动区、见美区——美的见证区、筑美区——美的体验区、融美区——美的展示区;“三中心”是“仁慧”教师发展中心、“美学”课程研习中心、“寻美”学生成长中心。

  以创美区为例,学校分三期建成涉及3D打印、创客制作、印溪学堂、国际理解教育的“美育沙溪创新教育课程群”、“数学发现生活,数学发现美”数学创新探究实验室、“美育沙溪科技之美”人工智能创新实验室,为师生创设更优质的创新教学环境、学习空间以及动脑设计、动手实践的机会。学校对木工室、劳技教室、国画室、陶塑室等专项教室进行改造,丰富教室的设备设施和功能,是印溪木工、机器人足球、古镇水乡建筑、美画古镇、陶塑等美育社团的重要活动场所。

  作为承美区,学校利用新建学生发展中心大楼的机会,建设了家政体验中心、国学体验中心、生命体验中心,包括印溪学堂、书法教室、美术教室、音乐教室、家政社团教室等新的专用场馆,功能更加完善,它们也是美育课程基地的主要活动区域。

  学校还建设了“美育课程自然美实践基地”,在沙溪镇胜利村、涂松村、中荷村、淞南村分别开辟了美育实践基地、劳动教育基地,建成了水稻种植、水果种植、稻米加工、新农村建设等学生校外实践基地,为学生亲近家乡、感受新农村变化、体验自然之美提供了丰富资源。“种子农场”“溪水润物无土栽培区”“鱼菜共生智慧生态系统”“‘鱼鸭共生’池塘生态系统养殖基地”等区域是学校内部的实践场所,学生可以学以致用,体验生活之美、知识之美、劳动之美,提高实践探究能力。

  此外,学校还与吴晓邦故居、沙溪文史馆、江南民间现代诗歌馆等场所合作,共建美育课程实践基地。这些场所均长期免费对学生开放,以供学生开展校外拓展性学习之用。

  学美:美的课程体验美

  学校依托沙溪古镇资源进行一系列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形成以“美学”为特色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两部分。

  在国家课程方面,学校从艺术学科入手,融入古镇文化元素,进行模块化课程设计,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综合实践活动则围绕古镇的丰富资源开展包括古镇人文、美食、建筑、小导游、志愿者在内的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

  校本课程以美育社团活动的形式实施,形成古镇人文、艺术鉴赏、技艺工坊、古韵今风四大板块在内的“乡美”系列课程,包括古镇美食、古镇水乡建筑、美画古镇、竹编、滚灯、评歌演绎、溪水润物、鱼菜共生、小溪志愿者等40多个美育社团。

  以最受学生欢迎的古镇美食社团为例。一方面,学校积极发现和挖掘校外资源,聘请古镇美食技艺传承人进校指导;另一方面,不断挖掘学校教职工资源,邀请具有相关特长的教师以及学校食堂职工参与古镇美食的指导工作。学校开展与“古镇美食”相关的美食种类调查、文化知识搜集、制作、品鉴等活动,让学生走进家乡,探寻民间艺术的足迹,体味乡情与乡韵。

  从环境“美”的展现,到学科“美”的挖掘,再到课程“美”的创造,学校将立德树人、以美育人融合教育教学之中,让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活力少年。

  (作者郑亮生系江苏省太仓市沙溪实验中学教师)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华高校网 www.zggx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