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展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艺术教育越来越被重视,许多学校更是把艺术教育作为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但由此也出现了艺术教育泛化甚至泡沫化等现象。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照耀世界的明亮之光,借助这种光,你能看见真相、真理和善良,在这种光照之下,你会体验到一种奉献精神和毫不妥协的精神。”真正的艺术教育要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和理解,培养对艺术的表现力和创造力,而不仅是看似热热闹闹的唱唱跳跳、涂涂画画。我们看到,一些学校在新美育的实施层面还存在不足之处。
第一,忽视学生艺术感受。有的学校过于注重理论课程和技能培训——以音乐学科为例,教师对学生主要进行音乐基本理论的讲授和技能训练,有的小学从一年级开始就让学生记五线谱、唱音阶、认识音乐符号,却不注重学生的艺术感受和体验。
第二,教学方法单一。有些中小学开设的音乐、美术等课程,授课过程依然是以灌输为主,缺少记忆联想、趣味故事等教学内容,也缺少帮助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力的措施。比如美术教学,大多是临摹教师提供的范本,要求画准形状、比例、颜色,这样的教学方法很难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是将美术课上成了与其他学科高度雷同的课程。
第三,难以体现个体思维。艺术体验应该是独特的、个性化的审美体验,但传统艺术教育经常会忽视学生的个性表现。比如,美术课会灌输给学生固化的、统一的、标准的思维,并先入为主地教学生画一些模式化的东西:画太阳就一定是红彤彤、笑眯眯、光芒四射的样子,画花朵就一定是红色、盛开的样子,画大树就一定是笔直、高大的样子……千篇一律的规范体现不出学生的个体思维。在构图方面,有的教师甚至要求学生统一从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标准图形画起,美其名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这种做法抹杀了学生的创造力,与少年儿童的接受心理不匹配,容易使学生对生活中的美无动于衷,对生动有趣的物象不会画也不敢画,更会使学生的画作没有心灵感受。
新美育的内涵和外延更为丰富和厚重,应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浸润学生心灵。在传统艺术教育向新美育转型的过程中,艺术类高职院校大有可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小学美育进行帮扶。
建立美育创新实践基地。艺术院校可以与中小学签订美育合作协议,建立美育创新实践基地,将美育从中小学的课堂延伸到更广阔的空间,让中小学学生可以广泛参加音乐演唱、美术设计等艺术实践,实地参观艺术职业院校并参与不同门类艺术作品的创作。美育实践体验能够加强对学生的美育熏陶,引导学生构建健康积极的审美人格。
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借助艺术院校的专业美育师资优势,中小学可以加强对现有美育教师的培训培养,将注重理论讲授向注重教学实践倾斜,有针对性地帮助中小学开齐开足开好美术、音乐、戏剧、书法等艺术课程,充分挖掘各学科美育元素,打破学科壁垒,让诸多课程与艺术教育相互渗透、相互融合。
合作推进美育转型。结合自身教学实际,中小学可以利用艺术类职业院校的专业资源联合开发校本教材,邀请表演艺术家和艺术院校双师型教师在中小学教学或举办现场活动,选派中小学美育教师参与职业院校文艺作品排演,为艺术院校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平台,合作推进传统艺术教育向新美育转型。
提升学生美育素养。艺术院校可以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针对不同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帮助学生掌握1-2项艺术特长,还可以帮助中小学设计、组织、指导开展针对不同师生群体的歌咏比赛、书画比赛并举办艺术周、文化节等活动,丰富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郁的美育氛围。同时,艺术院校也可以借助中小学的美育实践基地,举办艺术作品展演、“高雅艺术进校园”等综合性文化活动,多渠道、全方位发挥美育平台作用。这些活动可以丰富双方学生的审美体验,激活学生的审美情感,既助力艺术院校学生做到“知行合一”,又引导中小学生欣赏他人之美、发现自我之美、体验相互成就之美。
(作者周艳艳系陕西艺术职业学院基础部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