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础教育> 文章详情页

新美育应该重塑“感性教育”

  “美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等能力的教育,也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强调一种有生命的、个体性的主体状态美。针对当前偏重“理性教育”的现状,学校美育应该重塑“感性教育”,协调发展当前教育中的感性和理性两方面,以此形成“全面发展”的教育。因此,以某一“学科教育”来理解“学校美育”是片面的;同样,单纯将美育理解为“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教育”也有失偏颇。学校美育应该是学校普通教育的一部分,存在于各学科教学之中,以多门课程为载体,逐步完善学生的理性与感性协调,进而达成以美育人的教育目标。

  转变教学理念,厘清美育如何作为

  学校美育不是简单地从教学内容中寻找“美”,然后让学生去认识这些“美”,也并非在原有的教学目标上简单加上一个美育目标;而是应该以学生“情感教育”为主线,通过课程设计和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感性教育,从而平衡感性与理性教育的比重,培养“有序”的个体生命。因此,教育理念的转变是学校美育实施的必要前提。

  一是转变“美育=艺术教育”的观念。艺术教育作为一种感性教育的有效手段,是学校美育的重要载体。但艺术教育并非美育的全部,不能简单将艺术教育与美育画等号,而是应该推动美育多元化,探索跨学科教学的实施路径。学校可以将“生活经验”作为各学科之间的链接点,强调不同学科教学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教师通过跨学科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经验”的横向联结,让学生了解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和社会生活的广泛联系,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挖掘不同学科所蕴含的美育价值,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同时,学校可以结合自身的教育属性和资源,因地制宜开设与本土文化、艺术相结合的美育课程。

  二是摒弃“艺术教育=艺术技能教育”的认识。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主阵地,但若将艺术教育等同于艺术技能教育,将对学生审美的培养简单等同于绘画技法的熟练度、歌唱技巧的成熟度等,显然违背了美育的培养目标和美育课程的出发点。作为学校美育的重要载体,艺术课程需要杜绝单一的技能技法训练,通过欣赏、观察、练习、思考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健全课程体系,确保美育有所作为

  美育并非简单的“单学科教育”,学校美育要丰富课程体系,拓展课程资源。关于美育政策的相关文件指出:要从构建科学的美育课程体系入手,大力改进美育与艺术教育的教学体系,深化各级各类学校的美育改革,逐步完善“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的教学模式。这就要求学校在开齐开足美育课程的基础上,保障学生获得“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不断拓宽课程领域,丰富课程内容,满足学生深层次的“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等需求。

  从资源整合角度出发,学校应该形成校内与校外、课程与活动、线上与线下的多方位和多角度美育覆盖。一是充分利用博物馆、美术馆、美育实践基地等公共资源,整合区域内学校、地方艺术团、民间艺人等优质资源,融入地方特色艺术,充实美育资源配备,形成地方美育资源共享平台,将社会美育与学校美育相联结;二是开展校外美育教学与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的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实现课程与活动、家庭美育与学校美育相结合的美育合力;三是依托“互联网+”时代,利用多媒体信息化手段,将“理性”教学内容以多种形式展现,网络教学与现实场景的融合有助于教学过程中的情境代入,对于“理性”知识而言也是一种“美”的融入过程,弥补了“感性”层面的缺失。

  从课程设置角度出发,学校应该健全美育课程体系。在纵向层面,针对不同教育阶段、不同学科内容,设置不同的美育目标,构建大中小幼相衔接的美育课程体系;从横向层面,推进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充分挖掘不同学科所蕴含的美育价值,设计学科美育主题单元,使美育课程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等课程有序衔接、渗透融合,促进学生人文艺术素养和科学素养的整体发展。

  找准评价重心,保障美育所作所为

  目前,许多学校美育课程的教学还在沿用过去知识教育的模式,将美育等同于艺术教育或掌握某种艺术技能的教育,对于美育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指标,也简单地等同于学生艺术学科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

  新时代的学校美育教学评价应该是以审美导向为核心追求的评价模式,而不是通过考试的形式追求技术测量结果,或者以教师或管理者的身份对教学结果进行评判和等级划分。因此,在美育教学评价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评价目的,即“以评促建”,而非“以考代评”,评价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现当前美育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其次,以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获得”为评价内容,以学生内心对“美”的感受与发现,即课堂教学和活动中学生的审美体验、审美感受为评价“抓手”,考查学校美育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是否能够提供帮助,实现学校美育评价从技术测量到关注生命个体的跨越;最后,在大中小幼衔接的美育课程体系基础上,设立“一体化”教学评价目标,关注不同阶段学生审美能力的达成度,充分运用“互联网+”时代的技术优势,同步获取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审美体验”的美育数据,给教师提供实时动态反馈,以此督促学校美育工作的落实,监督美育实施水平,完成新时代的美育使命。

  (作者李彬彬 吴 键 系中国教科院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所长)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华高校网 www.zggx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