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进“双减”的背景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山东省安丘市莲花山中学从“教与评”“评与学”两个方面优化课堂教学策略,构建“双评课堂”教学范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推进“双减”扎实落地。
赋能培训,以赛促学
加强梯度培训,培养课改领军教师。针对青年教师,学校立足课程标准、教学常规等方面的培训,制定青年教师学习手册,包括《教师课堂教学基本行为规范与基本技能规范》和《基于课程标准的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等,引领青年精准备课、上课、布批作业,站稳讲台。
学校组建名师工作室核心研究团队,有经验的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进行师徒结对。师傅重点在课程标准解读、教材研究解读等方面进行辅导,弥补青年教师经验的不足。学校从校、教研组、备课组三个层面开展“评价任务设计与实施”培训会,让每一位教师明确评价任务设计的原则和实施办法;开展基于“评价任务设计与实施深度落实”的第二轮培训会,对第一轮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梳理并强化落实。经过培训,学校从每一门学科队伍中选拔一名教师,作为教学改进的前行者,先行一步进行微课题研究,实施一课一法的教学改进行动,为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改进提供了经验。
以赛促学内化于心,以学促做外化于行。学校开展“三说比赛”,全体教师参与说学习目标、说评价任务、说教学活动设计,把课堂双评设计落实到个人教学中;开展创新课堂讲课大赛,破解评价任务设计中的障碍,提高评价任务设计质量,确保有效落实。通过开展学校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亮相课、老年教师常规课等听课活动,学校为教师建立探索、学习、交流的平台,推动教师提高教学素养、教学技能和教学水平。
科研跟进,督导并行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课程标准?如何提升学生素养?学校在广泛征求教师、学生意见的基础上,梳理出影响教学质量的24个问题,向全校公布,并向教师征集解决问题的“金点子”。每一位教师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认领一项或者多项问题,带着问题开展教学活动,在实践中验证问题、解决问题。学校每月汇总一次,将优秀研究成果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推广。
围绕“双评课堂”,学校公布了36个微课题,引领每一位教师开展微课题研究。对于学校确定的重点课题,学校拿出经费予以支持;对于一般性课题,学校评选优秀成果,给予现金奖励,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科研热情。教科室每月一次对微课题研究情况进行调度,学期末评选出的优秀研究成果,上报市教研室参加高一级评选展示活动。到目前为止,学校评选出“时政播报”“单词自然拼读”等校级优秀成果50多项,其中5项被评为市级教研成果奖。
学科微课题串联成线,便形成了以教学法为主线的“一课一法”。在推进“双评课堂”的进程中,学校先后打造了语文散文阅读课、数学“闭路循环”计算课、英语读写课等不同学科的“一课一法”,形成了每一学科的新授课、复习课及其试卷讲评课等不同课型的“一课一法”。“一课一法”让“双评课堂”高效落实成为现实,极大提升了教学质量。
构建“双评课堂”,学校的督导尤为重要。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双评课堂”教学领导小组,由核心团队成员组成研究小组,包科领导具体负责工作落实。在备课上,学校推出了“两单一案”,主要包括单元备课单、课时备课单和自主学评案。单元备课单包括单元主题、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课标要求、核心知识、教学目标等六个方面。自主学评案包括学习目标、学习任务、评价实施三个板块。“两单一案”彻底解决了“做什么”和“怎样做”的问题。
突出学法指导,力争当堂达标
“双评课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学法的指导。
在教学中,教师要开展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学校一是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学会预习。教师紧紧围绕学习目标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学生预习后,教师要认真检查,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和思考习惯。二是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学会听课。教师要教学生会听关键词、重音、提示语、重复语。学生在听懂的同时要勇于质疑,对敢于提出问题的学生,教师要提出表扬和鼓励,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习惯。三是要求教师做好复习指导。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复习,复习要系统和全面,让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当堂达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课堂作业是当堂达标的一种形式。学校的做法是,教师引领每一名学生独立完成课堂作业。作业完成后,先让同桌的学生互阅,然后统计达标结果,对达标的学生进行表扬、激励,让出错较多的学生到黑板上展示错误之处并写出正确答案。在作业设置上,教师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程度较好的学生,教师提出的要求相对较高,对程度较差的学生,则提出“跳一跳”便可实现的目标。同时,教师对学生的目标要求应是动态的、递增的。有的教师还推出了学生自己设置作业、同桌互批、小组挑战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作者都振华 马志强系山东省安丘市莲花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