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础教育> 文章详情页

合作科研可以有 过度包装不可以

  近日,一科研人员被举报两次利用自己和实验室团队的科研成果,供儿子获奖升学。

  原以为又是一个英才少年的励志故事,不承想,伴随着一封举报信,浮出水面的却是父亲以自身成果帮助孩子拿奖的现实争议,而这又与升学录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广大家长敏感而又真实的教育焦虑再一次被触发。随着事件的发酵,虽然当事人、当地教育局以及其子就读的高校均已发布声明否认科创大赛获奖与升学有关,但显然,这些声明并未回复一些关键问题,并不足以消解民众的现实焦虑。

  大学与中学一体化培养人才的“大手拉小手”行动,如果是适当的、正常范畴内的,自然是可取的、值得称赞的,这也是不少中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举措之一。从这一角度而言,这样的跨学段整合科研资源、助力中学生成才的方式并无不妥。只是,如果“大手”与“小手”之间有着亲情或血缘关系,瓜田李下,便难免引起外界质疑,而这样的现实并不鲜见。类似情况的出现,不仅会影响相关赛事的权威性,更是对教育公平的破坏。

  当下,不少培训机构也转型发力编程、科创等素质教育,青少年科技创新等实践性强的课程不断受到热捧。这种趋势之下,科创类比赛的发展势头高涨。正因如此,其出现了问题就更应谨慎面对。借助父母资源获奖、虚假评优评奖等不正之风不仅要遏制,更要溯本清源,铲除其生长的土壤,守护好教育公平。

  从新闻报道中来看,当事学生的班主任及指导老师,都认为此事是正常的。然而,从来如此,就对么?当下的中小学教育,不少活动虽然安排给了孩子,但背后都少不了父母的影子。小到一份手抄报或者手工制作,大到一篇科研论文甚至一项课题。但凡与高中大学升学、评优获奖挂钩了,教育的味道就变了,创新的意识就淡了,加分的套路就明了,民众的质疑就多了。正如网友所言,各类科创竞赛,不应成为“拼爹”的另一个舞台。科学来不得半点虚伪,合作科研可以有,但过度包装,坚决不可以。

  (作者王瑶系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区成外学校教师)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华高校网 www.zggx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