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在浙江杭州某中学举行的运动会开幕式上,有班级学生入场时表演了当下热播的网剧《鱿鱼游戏》中的场景,不仅是背景音乐,连服装、道具、人物、场景都做到了高度还原。对此,有网友表示,“孩子们太会玩儿了”;也有网友认为,“孩子们最好不要看这个剧,对心理不好”。
青少年都喜欢探究新鲜事物,热衷于追求各种新奇体验。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海量影视作品随手可及的现实之下,观看、议论乃至表演热播的电影,抑或是美剧英剧、日韩动漫作品等,已经屡见不鲜,在青少年群体中并不是什么新闻。但要明确的是,并不是什么影视作品都值得一睹为快,更不是哪部网剧热播就应该“穷追不舍”。一些剧作内容惊悚,暴力镜头和血腥场景比较多,对人性之恶展示得过细过密,连成年人看了都有些蹙眉,更不用说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未成年人。
也许有人从自身经验出发,认为孩子看某些剧作没什么大不了,“我们孩子学校老师给他们放这个电影,好像也没啥影响,过段时间都忘了”。事实却是,每个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不一样的,不能以个别孩子没有受到影响作为评判依据,更不能以此来为惊悚主题影视作品之于未成年人的不良影响正名。从许多新闻报道来看,深受某些影视作品毒害乃至变得精神抑郁的案例也不在少数。
青少年正处于价值观养成的关键阶段,往往在模仿他人的过程中学习知识、习得技能,积极的内容或行为示范固然能助力他们成长,但消极的影视作品也能给他们带来长久的负面影响。对处于拔节孕穗期的青少年而言,格外需要过一种积极健康的精神生活,经营好自己的心灵空间。而这需要教育者把好他们精神生活的内容关,予以正确的教育引导。
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责任人,家长一定要做好功课,增强责任意识。当孩子还小的时候,最好先了解孩子所看的影视作品,觉得内容合适再让孩子观看;观看时,最好和孩子一起,这样好回答孩子的各种提问。随着孩子逐渐长大,虽然其有了看影视作品的权利与自由,父母仍不能掉以轻心,要主动了解孩子近期看了什么,主动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有的孩子看了惊悚题材的影视作品后,不敢独自入睡或者心理变得压抑,此时父母一定要有所觉察,及时进行疏导,或者找专业人士帮忙,以排解孩子的负面情绪。
父母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媒介素养,使其学会判断影视作品的优劣,善用媒介助力自我成长,才是家庭教育之道。必要时,父母不妨多向孩子推荐优秀的影视作品,和孩子一起观看探讨,如反映家庭生活、英雄人物、童年趣事和时代变化的高质量剧作。
各中小学也要多关注学生的追剧文化,如果很多学生都热衷于探讨某一本书、某一部电视剧或者某一部电影,乃至有学生模仿其中的情节,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有所关注,进行必要的价值观引导。对含有负面内容的剧作,不妨大大方方拿到桌面上进行辩论研讨,帮助学生正确看待艺术作品的优劣以及潜藏在背后的价值倾向。任何一部艺术作品,实际上都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不只是分析人物设计、剧情发展、艺术特色,还可以从价值观、世界观上加以辨析,在是非高下的辨析之后,学生们更容易提升艺术鉴赏力,并潜移默化沉淀出真善美,成为心怀梦想、富有朝气、脚踏实地、大有作为的一代。
在当下影视作品尚未分级的现实之下,青少年热衷什么、有着怎样的精神生活和价值取向,不是一件小事,需要教育者高度重视、密切关注、积极引导,进而在优秀艺术作品的涵养之下养成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生活情趣,唯此,新一代才能真正成长成才,未来更值得期待与托付。(钟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