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职教育> 文章详情页

“科学绿化”助力生态修复产业振兴 ——记华东师范大学“生态治理革新者”创新创业项目团队

  过去的盐碱地如今种出了苏丹草、苜蓿草,全国累计完成429万平方米生态修复,间接带动近3000人就业……近日,华东师范大学的“生态治理革新者——可持续生态治理综合方案”项目凭借“生态界面修复系统”专业技术优势,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获得全国金奖,成为学校双创教育图景上的生动剪影。

  2017年,项目团队负责人王丰毅在华东师大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就读期间和同学凭着对生态修复的关注与热爱,开始创业并成立了瑛菲生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之后,王丰毅带领的项目团队入驻华东师大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今年,他带领5名该校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组队参赛。

  作为参赛团队成员,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吴潇宇通过项目认识到了我国生态治理的现状、行业痛点难点,对守护好绿水青山、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了更深理解。“习近平总书记说,‘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今后,我要继续通过创新创业做好‘为绿水青山谋存续,为人与自然求和谐’,为国家生态环境事业奉献青春力量。”

  生态修复,科学绿化是新趋势。“科学的绿化和生态修复,具有产业带动能力的治理方案,才是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的保障。”王丰毅说。

  3年前,王丰毅来到新疆伊犁霍城县清水河镇,看到这里的撂荒土地严重盐碱化,当地曾使用大水漫灌修复,却只换来盐生植物骆驼刺。“缺乏植物生长的基质条件,缺乏合适种质资源和易普及种质技术,缺乏可持续产业形成产出反哺维护成本。”在中华环保基金会的支持下,王丰毅带领技术团队实地调研后提出可持续生态解决方案,受到当地认可,开始参与伊犁草地生态修复示范项目,改善牧业村土地盐碱化状况,探索“生态+产业”乡村振兴之路。

  团队研发出一项新的生态修复技术:首先使用生态界面,为修复先锋植物提供良好根系发育空间,像一层“生态皮肤”;再进行生物多样性环境本底检测,制成“即插即用”的产品化微生物包埋块,活化改良盐碱土壤;而后基于盐碱植物种质资源库,通过特异性驯化,并配合自主研发的丸粒化种子保护技术,增加物种环境抗逆性,提升萌发存活率。

  “通俗地讲,就是以当地农业纤维性废弃物为主要原料制作一层‘大地皮肤’,里面有适合生长的植物种子和环境调节剂,将‘皮肤’覆盖在生态受损区域后可以重新长出植物,并逐渐与原来地表合二为一。”王丰毅说。120天后,技术团队在伊犁种出了第一批高耐盐牧草——苏丹草。

  相比传统技术,新的技术体系至少缩短一半修复周期,降低20%修复成本,修复过程不产生任何异地破坏,增收幅度达到300%,能够满足农民增收和维护成本的需求。“环保专家给我免费改良20亩土地,我相信以后的日子会越过越好。”牧民哈依沙·哈那提高兴地说。

  在团队的指导下,项目区已经开始尝试种植薰衣草。目前,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着2700亩的治理和产业打造,每千亩可带动就业近50人,亩均增收约2500元,年人均增收2.5万元,塑造了乡村振兴的一种新模式。据测算,伊犁项目模式在西北地区有10万亩可推广面积。至今,“生态界面修复系统”技术已经成功运用于新疆伊犁盐碱地修复、河北草地修复、平湖海岸带修复和上海、江苏城市河道与湿地公园建设等。

  教育学部2019级硕士研究生张春颖、地理科学学院2021级本科生周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2019级本科生周渤翔等学生表示,自加入项目团队以来,反复进行头脑风暴、撰写商业计划书、项目路演等,在竞赛实践中学会创造和合作,深刻感受了“企业家精神、教育家情怀”的学校双创文化。

  华东师大副校长、创新创业学院院长戴立益说,学校2018年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学院始终坚持思创融合,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涵育家国情怀,在思想价值引领中凝聚奋斗精神,引导学生在奉献中创新、在创业中奋进,承担青年责任,让广大学子成为有理想、有情怀、有目标、有方法的双创人才。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华高校网 www.zggx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