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职教育> 文章详情页

“三聚焦三打造”创新课程思政建设

  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做到立德树人,将其作为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要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进入全新局面。

  理工类高校因为学科特点,更要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其融入到专业课程的教学之中,在进行专业教学的同时推动德育工作的开展。成都理工大学坚持立德树人,以“立德”为根、“树人”为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擦亮理工高校一流人才培养的底色;在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确保课程思政价值指向更加鲜亮、课程思政内容建设更加坚实、课程思政实践探索更加有特色,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有机融合。

  确保课程思政价值指向更加鲜亮

  推进课程思政在理工类高校的应用,要明确课程思政的价值指向,立场要坚定,态度要鲜明,指向要鲜亮。

  成都理工大学聚焦课程思政建设的正向激励性,打造“成理思想意识育人共同体”。学校成立课程思政工作领导小组并出台制度文件,构建正向激励机制,树立正面典型和示范标杆,持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成都理工大学的励志故事,深入挖掘理工科蕴含的科学精神和文化底蕴,聚焦以“攀登精神”为内核的新时代成理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坚定师生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奋斗精神;积极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把牢思政工作生命线,不断擦亮马克思主义底色,筑牢铸魂育人主阵地和主渠道,构建“课程思政”新模式,形成“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协同育人效应。

  确保课程思政内容建设更加坚实

  理工类高校推进课程思政要保证教学内容的坚实,适应课程思政教书育人的内在需求。

  成都理工大学聚焦课程思政建设的坚实性,打造“成理课程思政育人共同体”。学校出台《成都理工大学课程思政建设方案》,创设课程思政工作坊,邀请知名专家进行辅导,组织思政教师和专业教师集体备课、联合备课、“1+1”同上一门课,推动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积极探索完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深挖各学科门类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如盐在水”般融入所有课程,初步形成“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新局面;学校大力实施“五育并举”提升工程,把高尚的品德、创新的思维、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审美、劳动的习惯作为培养导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强化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推动专业课程开展的同时取得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效果;目前学校课程思政建设获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3个、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4个、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0门。

  确保课程思政实践探索更加有特色

  在“三全育人”大格局下,理工类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要不断进行实践探索,让课程思政实践探索更加有特色。

  成都理工大学聚焦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性,打造“成理社会实践育人共同体”。学校以理工科实践为平台,培养学生不畏艰难险阻的意志和勇于攀登云路的“珠峰攀登”精神;以野外实践教学、社会实践等为支点,开展联动创新,推进大实践观的实施,发挥实践育人功能,将育人贯穿实践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吃苦耐劳精神、创新思维、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学校积极研发理工科实践类课程思政育人元素“基因库”、打造实践类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研发建立实践类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和教研实训平台,践行“通专结合,三提一塑”的人才培养理念,培育“公民责任、人文情怀、专业能力、科学思维”,构建“三结合、六转变”的理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实践教学,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提出“五个三”工程和“1+3+N”赛训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和劳动技能课程,组织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性课程,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目前,学校获批建立一个四川省思政工作精品项目(地学实践育人)和一个“三全育人”试点学院,新开教学实践课程60余门,新编教材25部,新建国家实践能力培养平台5个;组织志愿服务活动300余项,累计50000余名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获评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4次、全国“西部计划”优秀项目3次,获国家宣传部门、团组织表彰15次。

  (谷照亮 李璞 张爱艾 齐品)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华高校网 www.zggx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