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有根,方能生发;水有源,方能奔涌。
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苏东坡书院)弘扬百年师范传统,始终坚持守正创新,扎根黄冈大地办学育人,积极引入“大别山红色文化”“东坡文化”“鄂东民俗文化”源头活水,并进行时代化升华以文化赋能,使师范生能够“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有发展”,探索出一条既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又符合教育规律的语文良师培养路径,为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奠基。
大别山红色文化赋能
“大别山精神”是一种“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斗、勇当前锋”的信仰精神,学院充分利用大别山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建构起“两观一学一写”的培养方式,坚定师范生扎根乡土的理想信念和奉献精神,解决学生“不愿下”和“不愿留”的问题。
“两观”是观看《大别山红色薪传》《霜天红烛》等学校大型原创红色艺术经典,和参观学校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展示馆、陈潭秋革命烈士纪念馆等红色遗址。让师范生在校期间全面接受红色文化洗礼,继承红色基因,坚定扎根乡土、争做语文良师的理想信念。“一学”是将大别山黄麻起义、红军开创根据地、解放军进驻大别山等红色文化资源转换成课堂思政内容,引导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乡村语文良师的责任与担当,唤醒心底“勇当前锋”的无私奉献精神。“一写”是积极参加各类征文比赛。近年来以参加“读懂中国”征文比赛为中心,通过采访“五老”,亲切感受模范教师的师德师风。两年来,学院学生参加省部“读懂中国”征文比赛获奖5项、编导“一二·九”闻一多爱国话剧一部、省市创新创业大赛获奖6项、受表彰抗疫先锋模范9名。红色文化的熏陶感染,坚定了学子们扎根基层的理想信念。
东坡文化赋能
东坡文化不仅是苏轼文化的精彩部分,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构成之一。学院以东坡文化赋能学生,在师范生必修专业课程基础上开创“小课堂”“大课堂”,培养学生“一专多能”,解决“教不好”的问题。
“小课堂”是在学院教师整理的10部“鄂东文献丛书”、3部苏轼研究著作和一部《黄冈文化简史》著作基础上,重点打造“东坡文化研究”“黄冈文化史”“鄂东名人文化谈”这3门文化课程,在强化学生专业知识素养上,提升学生的地方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大课堂”由校内和校外专家主讲。校内邀请各学院博士学位教师就教育某一方面畅谈,开拓学生的教育视野;校外则持续邀请地方中小学校长、语文名师,还有全国语文学科名师开办讲堂,为学生搭建合理的语文良师知识结构打好基础。此外,学院普抓师范生的专业技能,强化职业素养。“三字一话”奠定了师范生的职业底色,而诗歌吟诵、诗文创作、公文写作、多媒体技术等技能的培育,为乡村语文教师工作的开展插上了翅膀。如近年学院中华经典吟诵队获得国家级别奖3项,多次应邀外出汇演,毕业生也将吟诵带到了乡村。毕业生陈婷扎根乡村小学11年,入选2021年国家“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是学院育人的优秀范例。
鄂东民俗文化赋能
鄂东地处楚头吴尾,具有悠久的民俗文化历史,学院建构“课程—活动—基地”异质同调的学习模式,以鄂东民俗文化赋能,增进师范生的乡土情感融合,提高乡土文化认同感,培养“懂乡音、知乡俗、结乡缘、助乡兴”的新型乡村语文教师,使其既是优秀语文教师,又是新乡贤的代表,实现有发展的目标。
学院每年寒暑假组织薪火团队、方言调查团队等,到大别山周边3个省42个县开展文化调研,作为课程补充的同时,促进了学生对地方方言、民俗、风情有更深的体验和理解,加强了学生的乡土文化认同感,从而自觉守卫乡土文明。而依托乡村实习基地,学院每年派遣学生到黄冈11个县市(区)的乡村进行锻炼,提前感受乡土教育环境和人文气息,有助于学生组织、教学、社交和生活等能力的提高。从课程学习到活动锻炼再到基地实训,学生各方面素养和技能显著提升。薪火团队多次被国家、省市电视台报道宣传,2018年获团组织“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称号;近两年,学生有关语文教学方面的毕业论文获省级优秀奖达30余篇。民俗文化赋能学生的强大机能,为乡村教育的扎实发展撒下了文明、不熄的火种。
现如今,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苏东坡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已发展为湖北省品牌专业,2018年获批湖北省“荆楚卓越教师协同育人计划项目”,2019年率先接受国家教育部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并通过;2021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进入新时代,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苏东坡书院)将继续以文化赋能,发挥地方文化在乡村语文良师培养上的功能与价值,努力培养更多扎根乡土的语文良师。
(方正 潘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