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职教育> 文章详情页

“顶天立地”支撑科技强国建设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科技创新是其中的关键变量和重要力量,也是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突破“卡脖子”技术限制,保证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既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题中之义,也是从根本上保障国家安全、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一流大学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必须强化使命担当,主动回应科技创新的重大时代命题,产出一流学术成果,培养一流人才,努力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作为以工见长的“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华南理工大学把握高校科技创新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责任使命,发挥自身特色优势,“顶天立地”,以一系列研究成果和应用转化,展现科技创新发展中的“华工担当”。

  用好“指挥棒”

  ——健全科学的评价体系

  科研评价改革是一项基础改革。遵循科技创新规律,建立健全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用好评价这个“指挥棒”,才能更好地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实现人才个人发展与推动科技创新的同向共赢。

  华南理工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出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的“华工十条”,激励科研人员把沉睡专利转化为生产利器。学校规定,对全、兼职到试验区开展创新创业的科技人员,设立成果推广类高级职称评聘系列和晋升通道,将成果转化纳入“标志性成果”,并在政府扶持资金、科研团队建设方面给予支持。在试验区内实施股权转化的科技成果,其无形资产所形成的股权分配比例由学校决定,成果完成人及其团队可占股份的70%—95%。“华工十条”打破了科研与转化“两张皮”的困局,点燃了广大教师“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热情,促进大量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科技创新力的源泉在人。华南理工着力推进教师队伍“1+4”评价体系建设,努力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学校建立“凡评必审”“凡引必审”机制,全面落实“师德师风是教师评价第一标准”;以“预聘—长聘”“一院一策”聘用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全面构建专业技术职务评价体系、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和人才分类评价体系,突出品德、能力、质量和贡献导向,将“破五唯”和“立新标”并举,引导科研人员回归使命、服务发展、追求卓越。

  敢闯“无人区”

  ——深入前沿引领性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

  进行了大量跟随式、模仿式的科学研究。进入新时代,我国对前沿引领性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多、越来越迫切,我们必须走引领性创新之路,积极抢占科技高地,争当科技领跑先锋。

  今年5月,教育部公布首批未来技术学院名单,华南理工成为广东唯一进入该名单的高校。建设未来技术学院,这是学校为适应时代、产业和区域重大需求,培养一批掌握未来关键技术、能与国际接轨的工科领军人才,作出的又一战略性布局。一直以来,华南理工大学坚持“四个面向”,围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断加强重大基础前沿和关键核心技术的顶层设计与前瞻布局,努力在更高起点上探索国际国内的“蓝海区”“无人区”,填补科学研究的“空白区”,实现了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早在上世纪90年代,华南理工大学曹镛院士团队就开始布局聚合物太阳电池等新材料领域,多次刷新单结聚合物异质结太阳电池能量转换效率的世界纪录,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其所在的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成为这一研究领域的全球学术重镇。

  目前,学校有7个学科位居全国高校前10位,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农业科学4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全球排名前1‰,工科排名居全球第22位,国家级科研平台、省部级科研平台数量居全国前列、广东省第一。依托这些优势学科和重大平台,学校深入实施基础研究“登峰计划”、创新平台“两峰一升工程”,着力加强“从0到1”的基础研究,牵头承担70余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课题,从源头上为国家和大湾区产业变革提供科学与技术支撑。

  在广州国际校区这一全新的国际化教育示范区,学校正积极推进跨学科研究机构的建设,在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科学研究方面聚力发力,努力在高端装备制造、微电子、数据科学、人工智能、新材料和生物技术等领域取得原创性突破。

  能啃“硬骨头”

  ——突破行业性重大问题

  重大创新性问题解决不了,核心技术就掌握不了,科技水平和科研产品附加值也就很难上得去。高校必须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努力破解国家发展最紧急、最迫切的问题,研“堵点”、瞄“痛点”、解“难点”,为国计民生重要领域攻克“卡脖子”关键技术问题。

  对此,华南理工立足专业特色,强化协同优势,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地结合起来,从产业创新的服务者转变为引领者,用“创新星火”驱动传统行业脱胎换骨、新兴产业加速崛起。

  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有望助力“中国制造”实现弯道超车。华南理工大学建立了一批高水平科研机构,在动力电池、电机、充电以及智能控制系统等领域取得技术突破,应用于广汽集团、宁德时代、比亚迪、大洋电机、欣旺达等国内知名企业。学校更有大批毕业生成为小鹏、威马、创维等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创始人和技术骨干,学校因此被誉为“新能源汽车界的黄埔军校”。

  华南理工陈克复院士团队扎根造纸行业数十年,致力于解决我国日益严峻的造纸行业水污染问题,其技术革新在国际上达到领先水平,不少创新成果成为世界第一,获得了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为造纸行业摘掉“排污大户”的帽子作出了突出贡献。目前,他又率领团队再出发,致力于打赢造纸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的科技硬仗。

  共建“生态圈”

  ——推进产教研深度融合

  2020年,在长期研发合作的基础上,广东星联科技有限公司以超2000万元的价格,向华南理工购买瞿金平院士发明的“基于拉伸流变的高分子材料塑化输送方法及设备”专利技术,抢占新材料制备及加工产业发展先机。

  推进产教研深度融合,真正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发挥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要将政府、市场、企业、高校或科研院所的力量融合在一起,形成创新合力,进而打造创新创业的协同“生态圈”,从根本上激发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在产教研深度融合上,华南理工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有着“星期六工程师起源地”的美誉,科技特派员数量居全国高校首位。学校积极构建“学院+研究院+研发中心+行业联盟”的产教研融合方式,有效推进科技成果由体制内循环向“内外双循环”转变。

  学校打造“点线面”结合的产教研合作模式,以“点”对接,派遣科技特派员入驻企业,共建校企联合研发中心;以“线”结合,组建产教研战略联盟;以“面”辐射,在粤港澳大湾区前瞻性布局科技园、地方研究院等高水平科研平台和成果转化示范区。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已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100多个校企研发中心,承担超1.4万项企业委托项目,总经费超50亿元;已形成以广州为创新源头、沿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重点布局的“五院一园一室”协同创新体系,推动国家重大战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需求与学校科技成果的有效对接。

  科技成果转化的背后是专利技术的支撑和转移。华南理工着力推进知识产权管理和运营工作,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专利合作条约和国外授权专利等指标大幅增长。2009年以来,学校累计获中国专利奖数量排名全国高校第一。在中国大学专利技术转让、在穗主要高校总体支撑指数等排行榜中,华南理工多次位居榜首,连续4年位居路透社“亚洲最具创新力大学榜单”前十,充分展示出为国家和区域创新驱动发展聚力赋能的深厚底蕴和一流水平。

  (作者章熙春 系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华高校网 www.zggx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