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文物具有超越个人生命时空的历史价值,承载着中华民族反帝反封建历程中的共同记忆,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重要载体,能够开启过去与当下的知识链接、情感共鸣、观念共享。将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搬到革命场馆,采用情境式教学,是近一年来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的新创举。
近日由教育部、国家文物局指导,山东大学、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省文物局)、山东省教育厅共同主办的“全国革命文物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合发展论坛”在济南召开,这是贯彻《关于充分运用革命文物资源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将革命文物资源创造性转化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切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重要举措。这一论坛有利于用革命文物讲好党的故事,展现革命先驱在救亡图存道路上的艰苦历程,传承革命英雄的红色精神。在此基础上,如何深入系统地将革命文物、红色文化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大课堂,还需要在内容体系、方法创新、教学情境、理论探索、评价机制上进一步补充完善。
加强革命文物资源的系统性梳理,对接思想政治教育的教材体系。思想政治教育的教材强调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题与主线,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而革命文物的遗存并不完全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需要人为整理和利用。长期以来,革命文物的甄别认定、标志和统计建档有其自身的逻辑体系,它并不与教材体系直接对接,通常只反映中国近现代历史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因此,以高校与革命场馆协同联动的视角,对革命文物进行系统性梳理至少要从三方面展开。一是按照教材历史分期确定革命文物对应的时间序列,这有助于在选用革命资源时,按照历史发展进程依次选择,以避免碎片化和跳跃式的讲述。二是按照革命文物的横向地缘分布整理,既有助于在教学中既展现出历史遗迹的地理图谱,又有利于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减少实践教学成本。三是按照教材体系中的重要性排序,突出与重大历史事件、英雄人物相关的革命文物在教材中的地位。
发挥革命文物的教学资源禀赋,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创新。首先,鉴于革命文物的保护需要特殊的环境条件做支撑,不能将文物直接用作普通教具进入思政课堂,但思政课堂却可以搬进革命场馆,以情境教学模拟还原历史环境,通过改善教学环境增强课程的感染力。其次,革命文物的图片与影像可以纳入教材或教辅资料,增加思想政治教学的内容与素材供给,充实教学资源库与样本量,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学的说服力。最后,革命文物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融合,便于优化教学设计,将课堂从说教式讲授中解放出来,增强课程的吸引力。用虚拟仿真技术模拟历史事件的发展进程,让学生体验社会实践对历史进程的创造意义。同时用数字高清技术观察革命文物,帮助师生更加精准地捕捉历史细节,重新发现革命文物的育人价值。
传承革命文物的精神内涵,激发思想政治教学的精神共鸣。革命文物虽历经沧桑,却蕴含着丰富的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革命文物的展示与呈现,可以唤醒文物本身的在场记忆,便于参观者睹物思人、触景生情,体会革命文物的精神意蕴。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以静态革命文物与景观场景再现,辅以动态的影视、音乐、解说呼应,便于大学生在掌握基本史实的知识基础上,与历史人物的革命精神形成知、情、意三个层次的共振与共鸣,从而实现铭记和弘扬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的教育目的。
挖掘革命文物的研究价值,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互鉴。文物是历史的见证人,是史学研究的第一手资料。革命文物的发现、研究与利用,可以提供史实的物质佐证,帮助建立史实关联,丰富历史研究的视角。而思想政治课要帮助学生树立“四个自信”,推动党史教育“入脑入心”,首先要借助客观史实的强大说服力。以革命文物的新发现与深入研究为契机,对学生接受的“历史知识”进行去伪存真的鉴别筛选,可以有效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对史实的任意解读、肢解扭曲,让学生明晰唯物史观的方法意义。因此,可以借助革命文物讲堂,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文物保护、鉴别实践相融相促,进而帮助拓展思想政治课的理论深度。
建立革命场馆的实践基地,优化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评价机制。推进革命文物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需要搭建合作平台。高校通过与革命场馆建立实践基地,就双方合作的形式、内容时间、开放场次进行协调,是“纪念馆里的思政课”有序开展的前提。馆校协同合作首先是人员知识结构的互补,可以通过集体备课、专业知识培训等方式共享教育资源。其次,通过研学、参与讲解、文物修复观摩等形式,开展大学生主题实践活动,扩大革命场馆的社会影响力。最后,通过制度设计保障实践教学的效果。在高校预留实践课时、学分,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革命文物保护、革命精神宣讲的实践活动,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作者康欣系西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