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新征程上,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这一重要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理论的继承和创新,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指明了前进方向,意义十分重大而深远,必须深刻把握其中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内在统一。
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内在逻辑规定。人的问题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的逻辑起点与核心,关注人生活的现实世界,关注现实世界中“有个性的人”,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唯心史观的主要标志。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同时,马克思、恩格斯分析了不同历史阶段中个人与国家、个人与法的关系,不断探索和完善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进一步强调,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就是人的全面发展,“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以唯物史观作为人的发展学说的基础,以实践观点为基本出发点,从而第一次把人的发展学说从空想变为科学。马克思所追求的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人的个性、能力和知识的协调发展,也是人的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精神素质的共同提高,同时还是人的政治权利、经济权利和其他社会权利的充分实现。
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不懈的价值追求和实践主题。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人的发展。一百年来,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在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了丰硕的实践成果和理论成果。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了新的大台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辟了实现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的新路径,即包含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统领下,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多维度、系统化地推动了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创新性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一是明确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民,面向“人”本身来确立发展的根本方向,让人民过上更美好的生活;二是明确发展依靠人民,强调发展过程的全民参与,激发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三是明确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强调共享成果的均等性和全覆盖,共享的范围从国家经济建设成果延展到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成果等各方面,并强调共享是渐进式的,共享的实现程度与人的发展要经历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均衡到均衡的历史过程。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必将有力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人的全面发展一定程度上表现为人的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过程,就是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新征程上,推动人的全面发展面临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总体上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无疑从理论指导、物质基础、制度保证、思想文化等方面,为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我们必须采取更有力的举措,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人的全面发展,首要的是充分尊重人的主体地位。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要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要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不断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使发展成果更好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的是要促进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深化改革开放是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激发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社会活力的不竭动力。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条件,是要满足人的多层次、多方面的需要,要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发展教育事业是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基本途径,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满足不同层次的教育需求,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综合素质。
(作者杨波 朱倩分别系东华理工大学、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杨波系东华理工大学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