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职教育> 文章详情页

河南城建学院 奋力谱写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新篇章

  河南城建学院以成功跻身河南省“十四五”规划时期重点建设的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高校为契机,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以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为主线,以“四个聚焦”坚定不移地融入地方办学,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发展道路。

  聚焦专业结构优化,“三导向”打造产教融合重点专业群

  特色导向打造城建类优势学科。河南城建学院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城建学科优势突出的省属公办本科高校。学校紧密契合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发展方向,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对接建筑业上下游产业链和创新链,构建城建类专业集群,形成了覆盖土木建筑上下游全产业链的城建特色专业集群,涵盖了规划建筑、市政环境、土木交通等28个专业,占全校55个本科专业的一半以上。以新技术与产业融合推动骨干专业升级,以“+城建”专业融合模式发挥优势辐射作用,提高教育教学资源运用的综合效率,提升人才培养的竞争优势。城建类专业学子受到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毕业生被赞“基础好、上手快、后劲足、素质高”。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城建学子品牌效应已经形成。

  应用导向打造服务地方发展专业群。密切跟踪河南省战略新兴产业和平顶山市优势产业、主导产业发展需要,以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对接为发展目标,加强应用型专业设置,构建了“规划与建筑设计”“工程建造”“市政与生态环境”“工程管理与服务”“智慧城市”“智能电气与新能源”“新材料与生物化工”等7个专业集群。其中,前5个专业集群对接建设行业的工程咨询规划设计、施工建造、运营维护等产业链和创新链,“智能电气与新能源”“新材料与生物化工”两个专业群紧密对接河南省和平顶山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这些重点打造的学科专业集群,学校培养了大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应用型人才。

  品牌导向提升专业内涵建设水平。学校适应行业发展需求,主动引入现代化技术,不断改造提升传统专业,打造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遥感科学与工程、城市管理等新兴专业。坚持以评促建、评建结合,积极推动“金专”建设,积极参与专业评估认证。目前,工程管理、城乡规划等5个专业通过了高等教育专业评估,土木工程、测绘工程两个专业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土木工程等11个专业实现省内本科一批次招生,40个专业通过了河南省教育部门专业评估,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等13个专业获批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

  聚焦应用型人才培养,“三举措”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强化做好人才培养顶层设计。学校经过2013年、2017年、2019年、2021年4次对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实施全面学分制,并实现了课程内容设计与一线工作岗位要求的紧密结合。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要求实践学分(学时)高于总学分(学时)30%,引导学生走向企业厂房、工程一线,广泛参与生产环节,不断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突出毕业设计的“真题真做”,在毕业设计选题时,引导学生瞄准对接企业生产一线的实际问题,彰显毕业设计的实用价值,更好地满足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学校被评为河南省首批学分制管理示范高校、河南省本科生学业导师制改革试点高校。

  完善提高课程资源供给质量。积极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实施“小班教学”和“大班授课、小班讨论”的教学方式,推广翻转课堂教学法,着力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制定《课程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积极打造“金课”,凝聚“质量攻坚”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以获批河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为契机,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出台《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切实使各门课程“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截至目前,学校建成网络课程1300余门、校企共建课程292门,29门课程获批河南省一流本科课程,8本教材立项河南省“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

  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聘请创新创业领域专家和优秀企业家担任创业导师、赛事评委,为学生提供集创新创业知识教育和实践教育于一体的全方位、开放式服务。深化产教融合,积极联合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先后建设了大学生科技园、众创空间、创新创业学院等创新创业孵化服务载体,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2018—2020年,在“互联网+”“挑战杯”等创新创业竞赛中荣获国家、省级奖项78项;在全国各类大学生技能竞赛中,共获得700多项奖励,其中包括在全国高等学校大学生测绘技能大赛中连续三届获得团体一等奖,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多次获得一等奖、二等奖。学校先后获评“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50强高校、河南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学校、河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示范基地、河南省首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等。

  聚焦队伍建设保障,“三抓手”推动“双师双能型”队伍建设

  更新教师教育理念。学校围绕高水平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提出教师教育理念更新的“三个转变”,即课堂教学目标上从知识掌握向知识、能力和人格协调发展转变,教学方法上从灌输式教学向研究型、实践型教学转变,教学手段上从传统教学手段向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手段转变。依托教学质量评估、教学研究活动、教学技能大赛等活动,不断推动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与教学能力的提升。目前,以创新和实践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改革正在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效果显著,基本实现了符合教育内部规律、符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符合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的目标。

  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出台《关于青年教师到工程一线锻炼的意见》,鼓励40岁以下的教师到工程一线或企业生产一线进行岗位锻炼和实践技能培训,有效解决了新入职青年教师从“校门”到“校门”、缺少实践经验的问题。鼓励教师考取建设行业相关执业资格证书,参与各种实务锻炼。健全教师社会实践活动与成效评价制度,把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重要评价内容,把评价结果科学运用于教师岗位聘用、培养培训、职称晋升和绩效考核。每年坚持外派工程一线岗位实践教师70人次以上,目前学校共有800余名教师拥有工程一线岗位实践经历,充分满足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扩大“双师双能型”教师规模。出台《“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意见》,定期开展“双师双能型”教师资格认定。通过“外引内培”途径,积极引进具有行业企业工作经历的高层次人才,快速充实“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学校上述7个专业集群坚持每年引进“双师双能型”教师1—2人、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10—15人,力争到2025年每个专业集群培育引进“双师双能型”教师50—100人。学校现有“双师双能型”教师400余人,初步建立起了一支教学能力与专业实践能力兼备的“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地方能力已得到显著提高。

  聚焦服务地方发展,“三落实”提升服务地方发展能力

  搭建服务地方平台。学校以产业需求和技术发展为导向,围绕平顶山市支柱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积极探索“政校行企”的产学研用合作育人模式,搭建科研协同育人平台,共建协同育人机制,努力实现教育资源的“共建、共管、共享”,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技术支撑。学校先后与70多家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有以河南省水体污染防治与修复重点实验室为代表的科研服务平台75个,建设以河南省首批省级重点现代产业学院——智慧建造产业学院为代表的产业学院3个,搭建协同创新平台9个,开设协同育人特色班5个,承担“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95项,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着力培养“社会有需要、单位受欢迎、个人能发展”的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

  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立足学科专业优势,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净水处理、水污染防治与修复方面,依托河南省水体污染防治与修复重点实验室和河南省城镇综合设计研究院,深度参与净水处理、水污染防治与修复,参与的平顶山市湛河治理、兰州市水源地建设、长葛市水体整治3项工程都是当地重大民生和生态建设项目,设计费均在1000万元以上。另外,还参与城市水体治理、农村水环境改善、给水工程等项目120余项,参与水厂建设100余座,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育人效果;在健康食品研究方面,搭建“河南省健康食品星创天地”和“河南省健康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平顶山市政府部门、江南大学合作共建“健康食品协同创新中心”,致力于绿色生态健康食品研发,为平顶山市坤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攻克野生环境栽培葡萄的关键技术,带动区域内数千户农民增收;在乡村规划方面,在参加河南省“乡村规划千村试点”工作的同时,受平顶山市政府部门委托,组织300余名师生,深入全市2800多个村庄,开展“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受到了委托方的高度认可。

  引领地方文化发展。学校利用区域内丰厚历史文化资源,先后与宝丰县说唱文化生态实验保护区管理委员会、平顶山鹰城曲艺社、平顶山大香山国学文化园、汝州市廷怀汝窑研发基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立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积极推动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2020年,学校依托“马街书会”获批河南省第二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千里不辞行路远,时光早晚到天涯。经过积极探索,学校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型大学之路仍然任重而道远。下一步,学校将围绕转型发展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努力为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型城建大学而不懈奋斗。

  (刘建华 靳晓霞)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华高校网 www.zggx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