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一直以来,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将“明明德”作为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探索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于一体的立德树人新途径。
学校创新并实施“十项活动”,将课程思政建设由第一课堂向第二课堂、社会课堂延伸,多形式开展活动课程思政品牌建设,生动诠释了新时代的“大学之道”。
“读”经典,树共产主义信仰
图书馆推荐100本必读红色经典书目,如《把一切献给党》《青春之歌》等。各二级学院在学生中推广,通过“读书打卡”制度确保参与人数及阅读量,通过“朗读者”活动增加阅读兴趣,通过“读书沙龙”活动确保阅读质量,通过“与经典对话”论坛深化阅读效果。通过阅读经典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获取前行的力量。
“诵”名篇,强中华文化自信
举办国学经典朗诵比赛。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理念精心设计比赛,通过比赛展现国学经典魅力,增强学生文化认同,并以此为抓手,开展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的文化素质教育,将之贯穿于学生培养全过程。
“听”金课,筑理想信念城墙
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百名思政名家进校园”系列活动。邀请党校教授等担任主讲嘉宾,讲座内容涉及“四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思政名家来校“传经送宝”,为思政课教师搭建更多的科研及教学平台。这些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政治思想态度奠定基础。
“讲”故事,扬道德模范精神
举办故事会,讲述“百位道德模范人物”故事,用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弘扬中国精神:“天眼之父”南仁东的执着精神,“时代楷模”黄文秀的公仆精神,“航天英雄”杨利伟的奉献精神……一个个普通人物不平凡的故事,深深感染着学生,为大学生的人生之路点燃了精神信仰的灯塔。
“写”感想,展时代青年风采
举办“百年荣光”征文活动,用文字讴歌新时代、讴歌英雄、讴歌人民、讴歌党、讴歌祖国。设立征文评委会,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鼓励奖、优秀人气奖、优秀组织奖若干,鼓励全员参与。优秀人气奖通过网络投票产生,一、二、三等奖作品在学校官微推送,优秀作品向有关媒体报送。
“画”家乡,绘生态文明新风
举办“家乡美”主题画展,培养学生了解美、体验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了校园艺术教育品质,展示了学生的艺术才华、文化底蕴以及对“家乡美”的诠释。
“唱”红歌,咏爱党爱国情怀
举办“青春心向党,歌咏新时代”五月歌会,唱“百首爱国主义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唱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在灿烂阳光下》唱出对党最深沉的爱,《祖国不会忘记》唱出对无名英雄的崇高敬意……一首红歌,一段历史;一场歌会,一次洗礼。沐浴在催人奋进的音乐中,集体荣誉、爱国主义思想情感油然而生。
“弹”名曲,奏时代中国强音
举办“献礼七一”师生演奏会,师生同台弹奏“百首中国经典钢琴曲”。《翻身的日子》弹奏出中国人民摆脱受压迫受奴役的地位、翻身当家做主人的喜悦心情,《保卫黄河》弹奏出在中华民族存亡的危难时刻,八路军、新四军与敌人浴血奋战的英勇气概……师生们通过钢琴曲体会感悟国情民情,增长智慧才干,在艺术学习中锤炼意志品质。
“赛”技能,展城院学子风采
开展“百日健康”运动,筹办多主题小型运动会,调动学生主动性,增进团结协作精神;开展多项技能竞赛,考验学生的心理素质,锻炼学生的临场发挥能力;开展创新创业大赛,营造一个实战的平台,激发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技能和潜力。多项职业技能竞赛丰富了校园生活,展现了学校职业教育成果。
“行”落地,传社会主义薪火
学校开展多项实践活动,体现“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农场种植活动培养学生劳动技术技能,充分体现劳动技术教育的育人价值与功能;“养成教育”系列活动引导全体学生增强健康理念,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志愿者系列活动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努力营造“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的良好氛围;助学政策对特殊困难学生做到“应助尽助”,精准帮扶,精心服务,精细管理,将资助工作做成“扶智”与“扶志”相结合的资助育人品牌。
十项课程思政品牌活动的持续开展是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高职‘课程思政’立体化模式构建研究”的阶段性实践成果,不仅让课堂、思想和知识鲜活起来,更让教育和新时代的“大学之道”鲜活起来。
(张志祥 费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