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地域歧视 维护公平就业权
杜丽洁(深圳大学传播学院2021级博士生)
巢乃鹏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院长、教授
新闻回放
近日,一则家政招聘截图在网络流传。这则招聘由北京某家政中介公司工作人员发布在朋友圈,招聘要求是35岁到58岁的女助理,工作内容是陪同50岁女士逛街、理疗、旅游、做家务。但东北、河南籍贯无缘。这则招聘将河南人和东北人排除在外,引发了网友争议,网友指出这样的招聘已经属于就业地域歧视。
主持人语
新闻评论要能激发和引导人们去关注和思考社会问题,好的评论文章读来让人回味无穷又发人深省。呈现在读者眼前的这几篇关于“地域歧视”的新闻评论,是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几名同学所作,这几篇评论分别从不同角度切入,有探讨地域歧视的危害,也有对解决地域歧视问题的思考,值得关注。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家政服务的市场规模日益扩大,相关从业人员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从数量上来看,家政服务从业人员已经成为社会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其创造平等的就业机会也是对社会就业环境质量的检验。
从社会个体层面来看,应该鼓励民众对就业歧视等问题积极表达,提高人们的就业公平意识,尤其是受到歧视的劳动者要学会利用合法渠道维护自身权益。反对就业歧视是一个过程,由于社会运行中存在不少约定俗成的“潜规则”,一些受到歧视的劳动者因担心生计问题不敢表达、不敢反抗,才让这样的歧视成为常态,长此以往会对这些劳动者造成身心伤害,也不利于维护社会公平、为民众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
从企业层面来看,必须将反对就业歧视作为企业常态化管理的一部分,避免在人员招聘、用工等过程中出现相似问题。用人企业或者个人应尊重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尊重其人格尊严,有义务与劳动者达成公平合理、互利互惠的劳动关系。作为劳动市场规范的重要主体,企业必须承担起维护就业公平的社会责任。
从社会管理层面来看,这样的做法已经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就业促进法中提出向劳动者提供公平的就业机会、公平的就业条件,因此针对就业招聘中存在的歧视问题应对直接负责的相关企业与个人进行问责,更重要的是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应为那些遭遇就业歧视的劳动者提供反馈与举报渠道,让反就业歧视变得更加透明高效。
反对就业歧视需要不同的社会群体为之付出,努力消除就业歧视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将其从源头扼杀。“事在是非,公无远近”,通过一系列维护就业公平的措施,让违规的企业与个人付出代价,让歧视之风不再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