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职教育> 文章详情页

“三链融合”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新发展 ——江西财经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探索与实践

  江西财经大学自2002年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以来,历经探索、启动、推进3个阶段,初步形成了培养具有“信敏廉毅”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办学特色。2016年2月,“江财众创空间”获批国家级别众创空间,2017年3月获“全国大学生创业示范园”称号;2016年12月,学校被认定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学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形成了“三链融合”推进创新创业工作的新局面。

  “人才培养链”培育创新创业理念

  学校坚持围绕一个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具有“信敏廉毅”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为目标)、实施两个融合体系(以需求导向为主的教学体系和以社会企业为引导的创业体系)、完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要求(专业+职业+创业)、培养四种专门人才(通识型、嵌入型、精英型、职业型)、着力五项创新创业工作(教学、实践、研究、竞赛、评估),构建全过程、全对象、全领域培养的具有财经特色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链。

  从2014年起,学校开始实施“学院招生、大类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各个专业按分层分类人才培养要求修订专业培养方案,将培养创新创业意识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在理论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在实践教学中,注重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在创业孵化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经济管理知识,提高技术成果商业化及市场化运作的成功率。

  调整课程结构为“通识课程平台+学科大类平台+专业课程平台”。通识课程平台中设置14个学分的“职业素养及创业与就业教育课程”模块,其中“创业管理”通识课程为国家级别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学科大类平台及专业课程要求学科交叉,重点建设“创业法学”“设计思维”等交叉融合课程;专业课程平台要求融入创新创业元素,提升专业与创新创业的融合程度。

  “实践孵化链”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学校注重通过各类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组织创业导师为学生提供项目指导与咨询服务,帮助学生将创业想法和创意转化为创新创业项目。2019年,谢亮老师指导的学生团队荣获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技术发明类特等奖。

  学校设立创业基金,扶持创业项目向实体化转变。近3年,充分发挥创业基金的杠杆撬动作用,“助推”创业项目“走出去”。涌现出了以2007级王玉(创办广州若羽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在新三板上市)、2010级MBA缪金生(创办心客众创)等为代表的一批成功创业学生。近3年来,学生获得知识产权成果58项,创新科技转化率在财经高校中居于前列。

  “帮扶合作链”构筑创新创业平台

  (一)创业基地“助力”创新创业

  依托“全国大学生创业示范园”和“国家众创空间”,在校内增加建设“校友项目合作创业基地”,在校外成立“北上广深校友创业联合会”,推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校友创业基地建设。

  (二)导师指导“助智”创新创业

  学校制定了《江西财经大学创业导师暂行管理办法》,建立了创新创业导师库,指导学生创新创业。2016年以来,在校内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创新创业教育及创业指导专职教师队伍,与创业教育相关的专任教师达100人;在校外聘请的导师既有郑跃文、王文京等知名企业家,又有缪金生、彭心等成功创业新秀。

  (三)产教协同“帮扶”创新创业

  学校先后与用友软件集团、科瑞集团、中科招商、慧科教育集团等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创业战略联盟,将产业发展趋势、企业创业资源与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相融合,形成联盟协同、商学结合的新平台,开创了一条专业知识累积、职业技能应用、创业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通道。

  (四)营造环境“助推”创新创业

  学校营造多样的创新创业环境,为创新创业提供模拟准备。

  一是创新创业活动常规化。每年1月进行大学生科研课题招投标,举办的活动包括:3月各类论坛,4月社团文化艺术节,5月创业技能竞赛月活动,6月创新创业项目立项及结题答辩,7月、8月暑期社会实践,9月大学生艺术节,10月各类学科竞赛,11月学术节,12月创业素质考评。

  二是创新创业活动系列化。设有“创新创业论坛”“创业校友论坛”“创业案例研讨论坛”“江西高管论坛”“经济论坛”“博士创业谈”等学术论坛。

  三是创新创业活动深层化。探索深化了“五育”与创业品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与校训教育、职业素质教育与创业素质教育相结合的育人机制。

  (李春根 梅小安)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华高校网 www.zggx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