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首要任务和当务之急,各级党委、政府均将“双减”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要高效推动“双减”工作落实落地落细,必须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
以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增强现实、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不仅能够构建以过程性记录、精准化分析、智能化辅导、沉浸式学习为特征的智慧教育环境,还能够实现与传统教育全学科、全要素、全流程、全方位、全时段融合,拓展教育信息化应用服务的边界,提升教育信息化应用服务的效率。因此,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内生动力和价值创造作用,全面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无疑成为“双减”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在探索信息技术助力“双减”的场景应用上,已有学校先试先行。清华附小将“大数据+体质监测”与“双减”工作结合,通过实时记录更新心率、运动步数、热量消耗等身体指标,掌握重点时段、重点群体的重点指标(例如体育大课期间学生们的心率状态和运动密度),实现学生在校期间的全天候体质监测。身体健康数据的持续积累,不仅从学校管理层面为优化课堂和课后服务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也从个体健康层面为学生开出了个性化“运动处方”、做到了点对点指导。以“大数据+体质监测”推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是清华附小落实“双减”作出的有益探索和尝试,具有示范作用。
利用信息技术优化作业设计、布置个性化作业是“双减”非常重要的应用场景。减少作业量、为学生减负,是“双减”的核心指向和关键所在,但是“减量”不是为了减而减,更不是无原则、无标准的乱减,“减量”的背后是“提质增效”。作为“双减”配套政策,教育部要求,鼓励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在这种要求下,教师如果缺少信息技术工具手段支持,必将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设计、批改作业,甚至可以说,某些方面将无法满足要求。有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持,首先可以打破学段和学习单元边界限制,构建贯通学科知识体系的知识图谱;其次,围绕知识图谱中的知识点,制作、编辑、汇集丰富的数字教学资源,形成高质量的数字教学资源库;第三,全面记录学生学习行为、学习过程、学习状态,分析学生学习成效、学习特点、心理性格特征,为每个学生建立“数据画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目标,向不同学生推送不同学习资源,并根据学生答题对错、知识点掌握情况,动态调整推送内容,自动生成班级总体和学生个体学情报告,避免千人一卷、千人一练,实现差异化作业布置、个性化学情分析、精准化学科辅导。
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考试评价是“双减”的另外一个应用场景。教育部发文要求加强考试管理,加强学习过程评价,开展阶段性评价,创新评价工具手段,运用考试结果精准分析学情教情,针对性开展帮扶辅导,切实改进课堂教学。进一步实现学生学习情况全过程评价、德智体美劳全要素评价,信息技术能够也必须发挥应有作用,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以数量换质量”,减少低效低质考试测评数量,来换取高素养高内涵的考试测评质量;“以时间换空间”,减少机械无效训练时间,来换取学生全面均衡的发展空间。
此外,利用信息技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推进双师课堂亦是落实“双减”的重要场景。以“5G+AR/VR”为代表的应用,能够构建全景虚拟智慧课堂,将高质量的教学内容,以沉浸式、实景式、体验式、互动式的方式输入到课堂,有效提升学生学习体验和兴趣。推进双师课堂,将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等优质师资力量以在线方式“输出”到欠发达地区,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共享各类有形、无形的优质教育资源。
广阔天地,大有可为。信息技术支撑“双减”的应用场景当然不止上述几种。围绕打造高效课堂、丰富课后服务、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内生动力和价值创造作用,全面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是信息技术助力“双减”平稳快速落地的应有之义和应尽之责。
(作者系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信息中心副主任唐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