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础教育> 文章详情页

“双减”之下,学校育人主阵地如何巩固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后,社会反响强烈。在“双减”形势下,教育系统应如何在提升校内教育教学质量上精准施力,不断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中国教育报刊社教育大数据研究院基于行业动态监测,对相关情况进行梳理与分析。

  舆情走势分析

  中国教育报刊社数据中心监测显示,2021年7月24日—9月22日,与“双减”工作相关的网络文章总计1892509篇/条,属于近期重大教育舆情主题。从舆情数据来源看,新闻网占比31.36%,微信占比25.25%,客户端占比23.84%,微博占比16.81%。

  《意见》发布后,教育、互联网、金融等多个行业高度关注“双减”工作,各方对“双减”成效的期待值很高,“助力教育良好生态”“教育去产业化”“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等表述深入人心,舆情走势整体呈上升趋势。

  8月11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办要求各省每半月通报一次“双减”工作落实进度;8月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表示,将从立法层面积极施策,减轻学生负担、破解家长焦虑;网友讨论互动热情高涨,舆情走势再度走高。

  8月中下旬,北京、上海、广州、南通等“双减”工作全国试点城市相继出台本地政策;8月30日,教育部召开发布会介绍秋季学期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及“双减”“五项管理”督导有关情况;新闻媒体加大报道与转载力度,舆情走势达到监测时段内最高峰值。

  进入9月后,《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材料管理办法(试行)》《关于将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的通知》《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管理办法(试行)》等相关文件在短期内集中出台,舆情走势持续保持高位波动。

  9月10日,杭州市教育局答复相关提问时表示,大学生家教应先取得教师资格证并按照“双减”规定执行。“双减”背景下的大学生家教话题不断升温,舆情走势于9月15日再度出现峰值。(见图1)

  舆论关注点分析

  综合媒体报道评论、业界声音及网友意见,围绕“双减”工作,舆论关注点主要集中在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提升校内教育教学质量、强化配套治理5个方面。(见图2)

  各地积极开展的校外培训治理工作获广泛支持,有关学科类培训治理的讨论较为热烈。不少家长表示孩子的确有辅导需求,叫停节假日补课会失去“弯道超车”的机会;有观点认为限制学科类培训有加剧教育不公平的可能,“有钱可以一对一,高知可以自己教”;学科类培训被认为会“转入地下”,管理难度增加。

  “双减”形势下,家校协同育人的紧迫性和有效性引起更多关切。《意见》对各学段书面作业完成时间作出规定,但也有家长担忧此举变成单纯的“作业减量”,给孩子布置额外作业的情况依然存在。不少家长认为作业是课堂学习的延伸与总结,担心作业量减少不利于巩固提高。有专家表示,作业“减负”的关键在于提升校内教育教学质量,这对教育理念、教育评价改革、作业设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助力“双减”落实,还需强化配套措施,促进教育生态和社会观念不断改善。从舆论反映看,保障学校课后服务条件、增强课后服务吸引力是推进“双减”落实的关键一环,学校应为学生拓展丰富多彩的学习空间,以“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还应重视教师培训,及时更新教育观念与评价方式,不断激发教师队伍活力,提升校内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家校协同,引导家长密切配合,避免出现学校减负、家长增负的现象。

  各地工作进展与经验分析

  1.作业管理全面铺开,舆论期待充分发挥作业的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

  学生自治、家校协同,严控作业总量。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探索实行两个“举手”制度。一是学习委员“举手”,如学习委员认为当天作业总量过多,可向最后一位布置作业的教师提出减少或者免除该学科作业。二是家长“举手”,当个别学生在认真尽力的前提下仍无法完成作业时,可由家长向班主任申请无法完成作业或延后完成作业。

  落实功能、突出质量,加强作业设计。山东潍坊研制了作业设计十项原则,引导教师落实作业的育人功能,突出作业设计质量,将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组织优秀教师分学段分学科设计科学、规范的作业范例,为全市教师提供优秀作业设计案例。倡导“三布置三不布置”,即:布置思维型、实践型、创新型作业,不布置机械重复、死记硬背、繁难陈旧的作业。布置作业前,教师必须先做一遍。同时,建立市级作业展示平台,征集优秀作业,供教师学习借鉴。

  评语革新、讲评到位,严肃作业批改反馈。福建莆田建立中小学生作业管理长效机制,要求严肃作业批改,所有学科书面作业做到全批全改,标注批改时间,统一批改符号。鼓励使用明确简练,富有激励性、针对性、指导性的个性化评语。要求严谨作业反馈,教师要对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归因分析,采取集体讲评、面批讲解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反馈指导。

  2.各地陆续开启校外培训专项整治行动,舆论期待尽快达到工作目标,并形成长效机制。

  多地发文限制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审批。山西在今年5月率先提出停止审批面向中小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陕西、广东、内蒙古、福建晋江、山东济南、山东滨州、江西抚州、山东潍坊等地也以文件形式进行了确定。教育部部署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工作后,浙江省首张“营转非”执照在金华市发出,相关机构负责人表示对政府后续出台收费标准等有信心,将继续在原有赛道深耕,满足学生与家长的成长需求。

  校外培训治理常态化机制建设全面展开。北京对线上线下校外培训情况以“四不两直”等方式每周开展执法检查,市、区两级专班制定“治乱、减负、防风险”工作总台账和各区台账。天津市教委与各区教育局均成立了校外教育培训监管部门,并在市、区两级对机构强化常态运营监管的基础上,进一步畅通社会监督渠道。辽宁成立了7个督导组进驻各市,重点对校外培训机构是否关停学科类暑期培训班、是否有效治理校外培训广告等50项内容进行督查。

  由行业协会主导的校外培训行业自律正在加强。继中国民办教育协会率120家全国性校外培训机构发出联合倡议书后,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河北、四川等地的民办教育协会也纷纷响应,发布落实“双减”倡议。上海还成立了校外培训机构行业协会,发挥协会在行业自律、行业互助等方面的作用,并依托教育、财务、法律等专业机构力量,构建形成社会共治机制。

  研判与建议

  1.学生和家长对分层、弹性、个性化作业有较大期待,这对学校的作业设计与批改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多数地区已按照《意见》规定,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但具体措施有待细化。

  在区域和学校层面,应针对作业管理的各项任务和各种现实问题开展精准教研。积极探索适合不同学段、不同学情学生的作业设计与指导形式;开展优秀作业设计评选并予以表彰,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深入挖掘、总结作业管理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加强宣传推广,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此外,应建立常态化作业管理督导检查机制,及时追踪监测作业管理工作情况及改进成效。可采取定期检查、随机抽查、问卷调查等方式,对作业布置、讲评、反馈等进行综合诊断,确保学生作业减量提质。

  2.学科类培训受限,培训机构转型和从业人员分流形势紧迫,须有相应的引导和监管举措。

  不少机构正在探索成人职业培训、非学科类素质教育、家庭教育指导、教育信息化服务等领域,但这些新业务是否能成为校内教育的有益补充还有待观察。各地教育部门应协同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强监督与审查,引导机构合规转型。

  大量具备教师资格证和学科教学背景的教培机构教师、工作人员被裁员,可考虑适当增加教师编制或开放相关岗位,将其中的优秀人员吸纳进学校教育体系。

  3.作为推动“双减”落实的配套政策,课后服务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基层学校的执行方式和实际效果、教师的参与意愿和能力,是需要系统破解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各地各校应将课后服务与作业管理紧密结合,在全国普遍推行的“5+2”模式下,充分利用周一到周五的课后服务时间,划分出固定时间用于学生完成作业、教师指导作业。

  应充分考虑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表现,将之作为核定绩效工资与补助、职称评聘、表彰奖励的重要参考。

  4.“双减”工作要长效推进,不能仅靠教育系统“独唱”,各级部门、学校、家庭、社会应高度参与,搭台“合唱”。

  在一些地区,教师结构性缺编、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导致教育政策难以落地、教学改革难以推进,这需要教育、人社、编办、财政等部门群策群力才能解决。营造良好育人生态,还需要妇联、共青团、关工委、媒体等在各级党委统筹下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履职。

  增进家长认同也是推进“双减”工作的关键,需要加快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创新协同方式,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育儿观念,使其对孩子的成长预期保持理性态度,形成“减负”共识。

  建议各方协同联动,在抓好“五项管理”、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构建“五育并举”育人体系等方面形成合力,不断强化学校的育人主阵地作用,推动“双减”落地落实。

  (中国教育报刊社数据中心、教育大数据研究院出品,孙梦捷、孙谦撰写)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华高校网 www.zggx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