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选“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成功申报国家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与33家重点企业、两家科研院校、多个市级政府部门达成产教融合项目合作并有序推进……近期,宜宾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成果凸显。
随着宜宾市成为四川省入选国家产教融合的试点城市,宜宾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四川省宜宾市政府部门举办的仅有的一所高等职业院校,积极主动承担国家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建设任务,围绕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需求和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教副中心目标,抢抓厅市共建“学教研产城”一体化试验区战略机遇,持续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新模式,提升职业教育的适应性,提升人才育训质量,不断向产教融合、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
多元合作协同发展
产教融合走出新路径
此前,宜宾职业技术学院举行了3次大规模、高规格的产教融合项目集中签约,共有27个推动职业教育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项目,涵盖智能制造、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物联网、新材料等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由此开启了与华为、海尔、大族激光、一电航空、西门子、大疆、宁德时代、中国高科等行业头部企业合作的新模式。大动作之下,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制造业、电子信息业、农业、文旅产业、商贸服务业等不同领域专业群的产教融合陆续展开。
两年来,各大项目推进情况如何?暑假期间,在全国各地多个相关企业都能找寻到校企协同、产教融合的成果。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王蜀楠利用假期,进入了四川酷赛科技有限公司实习。一个月内,她就熟悉了手机主板软件下载、功能校准、测试等多个岗位的工作,成为了工程师学徒。
事实上,四川酷赛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生产手机主板的企业,长期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从2018年在宜宾建厂起,每年都会到宜宾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特别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与我们的岗位非常对口。”四川酷赛科技有限公司人事主管陈婷说,目前已有两名毕业生成长为工程师,成为公司核心技术人员,更多的毕业生成长为表现优异的“新型工匠”。这批实习生中,她希望能有50%—80%的学生留在企业。
王蜀楠的校友张坤,4个月前通过工学交替进入了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学习,在公司安排下,他又从深圳派遣回了宜宾,对四川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电池生产最后一步“密封钉”设备进行调试维护,每个月不仅能领到六七千元的补贴,还能学习到多项技能。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电智学院副教授张焕国是这批48名工学交替学生的带队老师,挂职大族激光新能源事业部工程师,除了完成企业交办的工作任务,他还全程陪同学生,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和生活管理,做好企业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协调。张焕国说:“这是我院学生第一次到深圳企业实习,表现优异,许多学生在3个月内就得到企业的认可,被派遣到全国多地提供技术支持,还有部分学生担负起企业新员工培训责任。他们通过企业的培养和自己的勤奋努力,已经成为了企业二梯队主力。”
企业解决燃眉之急,学生掌握先进技能并就近就业,校企深度合作一举多得。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发展规划与产教融合处处长黄天齐介绍,学院一方面聚焦校企多层合作,构建“双元”育人新模式。与头部企业联合开展前沿技术引入、职业标准编制、课程及资源开发等;与骨干企业联合开展工学交替、现代学徒制、实习就业、人力资源互派等;与中小微企业联合开展员工培训、科技创新与技术服务等。另一方面,紧扣区域产业发展需求,构建产教融合高能级平台。有序推进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冬水田研究院、宜宾燃面学院、宜宾智轨产业学院等重大产教融合项目建设,实现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人才链的“四链”融合。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还与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临港经开区管委会签约共建“宜宾职业技能技术实训中心”项目,联合华为、西门子、海尔、奇安信、海康威视、科大讯飞、华中数控等头部企业和领军企业的社会化培训项目集中入驻,形成专业化的职业技能培训平台。宜宾职业技能技术培训基地既作为学生实践实训教学的重要场所,也成为宜宾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和国家产教融合公共实训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有力支撑地方人力资源开发和供给。
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
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今年5月,101个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推介名单在江苏正式发布,全省仅有5所院校入围,宜宾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宜宾市仅有的高职院校榜上有名。培养乡村振兴人才,跻身各大院校前列,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扎实、特色鲜明。
“我们面向乡村振兴产业需求,校企共建了乡村振兴专业体系。”宜宾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现代农业学院院长先元华介绍,以现代农业学院、五粮液技术与食品工程学院、经贸管理学院、文创与旅游学院等为主,建成了高效服务乡村振兴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专业集群,全面覆盖现代农业一、二、三产业核心技术环节,为服务四川省“10+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宜宾市“5+2”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乡村振兴中的产业人才培养贡献了积极力量。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还创新引领,搭建了农科“双师型”团队和乡村振兴创新创业体系。这意味着涉农专业任教教师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较高的专业职称,又有省市乃至各大企业的专项技能资质。涉农专业核心团队与政校企行深度融合,在省市科技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组建了宜宾市畜牧产业、茶产业、果蔬产业、水产等科技特派团,有32人次入选省市级科技特派员团队,其中两人担任团长、3人担任副团长,高效服务于区域产业发展。
对标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先后与五粮液集团、德康集团、新希望集团、中化现代农业、川茶集团等头部企业深度推进产教融合,共建了五粮液技术与食品工程学院、乡村振兴讲习所、德康学院、国家白酒酿造和茶叶生产性实训基地、四川省现代畜牧业产教融合联盟、宜宾市绿色食品产教联盟等。
近年来,学院教师累计完成各级科研和技术服务项目396项,其中,涉农专业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国家级别其他科研项目两项,主持教育行业标准两项、地方标准20余项以及省级教研教改项目26项、市级科研项目46项,为涉农企业创造经济效益上亿元。
下一步,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将发挥专业人才及平台优势,聚焦乡村人才振兴产业需求,统筹科技教育资源,形成与产业链紧密联系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机制、实践教学体系和创新创业体系,优化学科专业布局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地方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全力推进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建设。
国家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育训结合服务人才培养
今年7月,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匠心善酿”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正式成为国家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
据了解,“匠心善酿”国家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由宜宾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五粮液集团等酒类企业共建,利用虚拟仿真手段解决了教学当中学生缺少实践而难理解理论知识的问题。基地着力培养“酒都工匠”,以宜宾白酒产业链的白酒酿造专业群相关岗位职业标准为基础,创新构建“一平台+三中心”功能体系、“两补充三递进”教学体系、“一链四型”资源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该基地的建设是国家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建设的需要,将支撑四川省“学教研产城”一体化试验区建设,服务省级新区——三江新区“双城、三园、四基地”200多家企业开展员工培训提升、科技创新、生产调试等提升产品质量的增值项目,切实解决园区大中专院校难见、难学的教育教学难点,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目前,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已建成了白酒酿造技术虚拟仿真实训中心,采用桌面式3D投影虚拟仿真+PC/VR体验+手机终端APP+半实物模拟沙盘+网络平台等多种高科技手段,合理运用于白酒酿造教学的课堂教学、实验教学与实习实训等各个教学环节,实现虚拟再现真实生产过程,实现手机终端随时随地访问虚拟仿真实训中心资源,在线或远程完成虚拟仿真实验实训项目。
围绕以白酒酿造技术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建设为主体,学院辐射带动建成了畜牧兽医虚拟仿真实训中心、汽车制造与装备虚拟仿真实训中心等。中心面向社会已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资格认证等30468人次,与20家白酒企业和6所院校共享资源,并积极开展基于虚拟仿真的教研科研项目18项。
“我们制作了24套虚拟仿真实验操作手册,填补了中国高职白酒酿造资源建设的空白。”五粮液技术与食品工程学院院长卢琳表示,在此基础上建设“匠心善酿”国家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将促进学院更好地对接国家平台,实现全国资源共享,建成后将是面向全社会开放的终身学习体系,如同当前的科技馆一样,从儿童到老年人都能从中真切感受到白酒文化的魅力。
(宜职宣)